播种期对浙鲜85秋季延后栽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2020-03-31 02:32吴美娟黄洪明汪暖傅旭军
大豆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粒数播种期分枝

吴美娟,黄洪明,汪暖,傅旭军

(1.浙江省兰溪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 兰溪 321102;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 310021)

大豆是兰溪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 000 hm2,其中鲜食大豆1 333 hm2,以鲜食春大豆为主,鲜食夏秋大豆近年得到较快的发展。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258 d,十分有利于鲜食秋大豆生产,历史上盛产兰溪大青豆和乌皮青仁[1-2]。

据调查,浙江省鲜食秋大豆主要收获上市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0月下旬以后市场上鲜食大豆供应量减少而价格上升。因此,在保证收获鲜荚的情况下,采用秋季延后栽培,推迟播种和收获鲜荚的时间,有利于避开上市高峰期,取得较好的销售价格,提高生产效益[3-4]。为明确浙鲜85在兰溪市以及周边区域秋季延后栽培的适宜播种期,2018年秋季开展了播种期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浙鲜85种子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提供。试验在兰溪市云山街道永丰村柴锦和户进行。试验田前作西瓜,壤土,pH 5.8,有机质22.3 mg/kg,全氮1.32 g/kg,速效磷62.20 mg/kg,速效钾59.00 mg/kg。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播种期,分别为8月6日、8月13日、8月20日、8月27日、9月3日。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大区面积73.00 m2。由于播种期间高温干燥,采用育苗移栽以尽量减少天气对出苗的影响。试验田畦宽1.46 m,种4行,行距36.50 cm,穴距32.50 cm,每穴栽植3株。

1.3 测定项目

生育期间记载各出苗期、开花期和收获期;豆荚鼓粒饱满时收获鲜荚并称重;收获前取样考种,分别考查株高、有效分枝位、有效分枝数、荚数、粒数、荚重和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下出苗到收获天数随播种期推迟相应延长(见表1)。其中9月3日处理为75 d,比8月6日处理延长了9 d,且尚有部分荚未能充分鼓粒。据兰溪市气象台资料,2018年11月8日以后,气温降至15℃以下,接近大豆鼓粒的最低温度。

表1 不同播种期浙鲜85生育期

其中从出苗到始花的天数则表现为先延长后缩短,这可能是受气温和日照综合影响的结果,随播种期推迟,生长期间气温下降,日照缩短,开花提早。

2.2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2.2.1 株高、分枝数和分枝位

表2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株高降低,单株有效分枝数减少,但有效分枝位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

2.2.2 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和不同类型荚比例

单株荚数随播种期推迟而减少(见表2),8月6日处理单株荚数最多,为24.42个,9月3日处理仅为11.27个,主要是生长期间光温下降,有效积温逐渐降低,植株营养生长量减少所致。据兰溪市气象台资料(见表3),8月6日处理出苗到收获期间≥10℃有效积温1 119.3℃,而9月3日处理为763.6℃。

三粒荚比例对每荚粒数有较大影响,是鲜食大豆商品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中随播种期推迟三粒荚比例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每荚粒数也存在相同趋势,均以8月20日处理最高,分别为27.55%和2.00粒。

表2 不同播种期浙鲜85主要性状

表3 不同播种期浙鲜85气象资料

大豆开花结荚的最适昼夜温度分别为22~29℃和18~24℃,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开花结荚[5]。试验中一粒荚的比例可能与开花期气温有关,气象资料分析表明,8月6日处理始花后7 d日平均气温达28.66℃,且其中有5 d高于31℃;而9月3日处理为21.95℃,有4 d低于22℃。

2.2.3 百荚重、百粒重和出籽率

百荚重与不同类型荚的构成比例有关。试验结果表明,随播种期推迟,百荚重先增后减(见表2),其变化趋势与每荚粒数相同,与一粒荚比例相反。

不同播种期的百粒重和出籽率均随播种期推迟呈下降趋势。百粒重下降与鼓粒期温度逐渐降低,营养物质的积累能力减弱有关,而百粒重的降低又影响了出籽率。

2.3 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测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播种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见表4)。其中以8月20日处理产量最高,鲜荚产量12.59 t/hm2;其次是8月13日处理,产量12.20 t/hm2;9月3日处理产量明显降低,为5.20 t/hm2。

进一步分析表明,虽然试验采用育苗移栽以减轻天气的影响,但由于8月6日、8月13日处理在移栽后还是出现较为严重死苗现象,导致收获株数明显少于其余各处理(见表2),对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播种期推迟,产值和效益变化趋势与产量相同,但受产量和价格的综合影响,效益高峰期为8月27日,比产量高峰期有所推迟。9月3日处理产量大幅下降,虽然销售价格较高,但产值和效益仍然最低,分别为2.60、1.30万元/hm2。

表4 不同播种期浙鲜85产量和效益

3 小结与讨论

浙鲜85秋延后栽培,随着播种期推迟,出苗到收获天数延长,而出苗到开花天数则表现为先延长后缩短。这与相邻的衢州市的试验结果有所不同[6],一是可能试验的播期范围不尽相同;二是供试品种的光温敏感性各有差异。

综合试验结果,浙鲜85在兰溪市以及周边区域秋季延后栽培,随着播种期推迟,株高降低,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减少,三粒荚比例、每荚粒数、百荚重先增加后减少,百粒重、出籽率呈下降趋势。8月初到8月下旬播种均可取得较高的产量,但8月上中旬播种,易受高温干旱影响,而9月初播种则产量大幅度下降,试验中以8月20日处理移栽后生长好,且三粒荚比例及百荚重高,产量为各处理之首。因此,浙鲜85秋季延后栽培,适当推迟到8月20日至8月27日播种,更有利于取得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粒数播种期分枝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不同播种期酒用高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一株吊兰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氮水平对小菊“东篱秋心”分枝和开花的影响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