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让初中物理课堂更精彩

2020-03-31 04:30赵建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

赵建华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在新教改趋势下演变得异彩纷呈,有效的教学往往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真正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兴趣,才能够达成对初中物理“枯燥”特性印象的全面颠覆。兴趣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教学的兴趣,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与教学的双重兴趣,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与兴趣的结合,然后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优化相关教学设计,最终发挥物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巩固强化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引导物理兴趣课堂的精彩学习路径。

关键词:有效;物理教学;初中物理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57

人类求知的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对于初中物理这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既可以被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又可以提炼成比较生僻的原理。兴趣的导向作用之下,人的精神激励作用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在运用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被诱发求知欲,培养、提高、巩固和不断刺激初中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心理特征。教师如果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热爱物理并吸引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需要在教学优化和教学策略方面做文章。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培养目标

1.把控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之上,全面促进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明确教学目标,并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不同形式表达出来的前提之下,加强物理核心素养文化的渗透性,提升结合生活实践的物理文化素养和物理学习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以物理学习为兴趣的初中生群体。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核心和灵魂是学生的趣味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2.分层次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兴趣化

在初中物理课堂之上分层次的教学,基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消除了与原有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关于初中物理理论知识的交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求,可以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答疑。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可以表现为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具体的说就是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层次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分为几个疑问性的问题,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这种以问题所表达的分层次教学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容易理解,而且在学习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灌输太多知识所带来的脑力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

3.利用学生兴趣引发教学目标生活化的思考

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生活中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教学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经验上,这是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生活化的展开方式。每一个初中生都生活在科学和实际生活中,这一领域内的很多生活表象都可以与物理学科知识相连贯,灵活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积极参与和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而生活过程中所蕴含的初中物理知识与道理,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针对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最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由于教学目标所展现出的丰富多彩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优化教学设计

1.兴趣化的情境创设进程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广泛的激发,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努力。教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之后,以兴趣化的情境创设完成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一般来说,这种教学情境往往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的让初中生非常熟悉的场景来展开的,课堂上的课程特点常常是学生课后反复钻研的前提。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层次化,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给予教学目标的传达,这样具有难度差异的目标给予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其中所包含的初中物理教学素材对于学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

兴趣化的情境创设进程来源于生活,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但是兴趣化的课堂情境创设和情境的维护则需要教师积极的干预。

2.兴趣化的新课导入进程

人的好奇心是最容易引發求知欲的,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常常会因为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所引发,在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进程中,很多初中教师都采取了悬念来表达物理这门抽象型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虽然有时这些悬念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具有趣味性,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着这种好奇的心理和意愿,学生探求知识上下求索的实质就是一种对于新知识的自发性领悟。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相近的知识点和易混点的迁移讲述,根据设问新颖的问句来探求学生内心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得知其内心的意图。

3.趣味性的知识过渡迁移

趣味性的知识过渡,常常指的是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把脑海中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密切的结合,这常常需要教师发挥教材的引导性作用。由于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被教师所总结,现行的物理课本中又加入了一些图片,教师也可以结合视频课件来完成趣味性的知识迁移。这主要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并结合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鸣营造。

4.实践与操作实验融合

由于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在围绕课程特点和学生所产生兴趣的基础之上下功夫,常常需要发挥实验的独特魅力。兴趣化的物理新课导入进程可以发挥实验的独特魅力,物理是为数不多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内容之一。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双重理解。喜欢学习物理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强,而且能够快速地将兴趣和理论结合在一起。

三、发挥物理教师主导作用,巩固强化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穿插不同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穿插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目前,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引发学生兴趣并且激发其新关注点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学习课题引入的时候,以自学的形式帮助初中生提前预习,并且使其理解不同公式和定义的特点。然后在课堂上结合实验或者小组讨论、议论的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正确的解答方式。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和议论问题,不断地增强参与感。而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则是看到学生的思考过程,如果走了岔路,再给予及时的讲解和支持。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最应该做的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设置疑问,但是这些疑问的内容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新的学习热点,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穿插知识点的一种常用方式。

2.针对性地改进初中生自制力差的问题

初中生每天要应对大量的课堂作业和课堂学习,而青春期的学生自制力差、学习基础程度不同,如果自学的方法不够得当,很有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出现自制力减弱,幼稚,贪玩,好动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初中物理课堂的知识不能做好衔接。比如,在《电流和电路》的实验课时中,教师就可以积极运用鼓励方法进行合理的课堂激励。教师可以将初中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将这些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分配在每一个小组中,然后再给予课堂教学引导,提问干预评价以及课后作业批改的时候将这些学生单独提出来,有计划地帮助其改善学习,不能使其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而掉队。教师的鼓励和评价的干预作用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鼓励能够打动人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强化初中物理课堂练习模块

物理属于自然学科中由自然现象所提炼出来的学科知识,而最终又会被运用到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目标生活化的具体操作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学习效果层面上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初中物理课堂《压强与浮力》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采取课堂实验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强化不同学习模块的知识要点并辅助学生记忆公式,杜绝遗漏。有效的进行初中物理课堂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总结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模块练习的意义,并能够强化其记忆,增强教学效益,及时让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并提炼新的知识,不断反思,加深记忆。

4.基于情感的物理学习教师评价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情感需要作为重中之重来考量,人的情感左右着人的行为,教师从教学目标角度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可能有打击积极性之嫌,此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情感和知识技能之间的量化性,其情感错综复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但是学生的教学意图和教学兴趣并非不可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应当对于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学习弊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既注重考虑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又结合日常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分别评价,从而达到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的双重意义。比如,在日常作业或者思维导图复习评价之时,初中物理教师就可以考虑将情感的渗透和鼓励,加入到物理课堂教师评价的内容之中。

四、结论

教学目标往往是成功展开初中物理教学的先决性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學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把控教学目标,并以学生兴趣的培养目标为辅助力量,既可以有调控性的功能,同时又可以避免教学活动的偏差。由于初中物理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理科学科,其实践性和实验操作成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把控兴趣引发的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实际兴趣走向相结合,能够引入各类趣味实验和趣味生活实践,从而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黎德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4):38-39.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初级中学51911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兴趣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