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是为人之德的最高境界

2020-04-01 04:42曹仙源
杂文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龙须齐宣王私德

曹仙源

“德”可分为私德与公德。

私德系个人道德,即“自立立人”,首先要让自己站起来,自己把自己当人,活得像一个人。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的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为人的正轨。”这里所谓“正直的人”就是有私德的人,所谓“正轨”就是为人应该做到、必须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意思,因为这是做人的底线。追根溯源,亦即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此,务必学个“诸葛一生惟谨慎”,切实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行、慎言、慎修、慎盛、慎终……

《诗》曰“靡不有初”,个中慎始大抵不难做到,但未必都能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一如慎独,君不見也当闻,很多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发生在“八小时以外”。为什么?就因为在“八小时以内”,大家都在群体视野中活动,“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各人一举一动,彼此尽收眼底,自然谁都不便、不敢“乱说乱动”。而“八小时以外”则各自为政,便将回归自我,麒麟皮下的马脚就露出来了。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就露过底:“我的自我约束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都发生在八小时以外。”故而汉代杨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之说、李氏京兆尹“公烛之下,不展家书”之事被誉为自律经典。另外,慎微如羊续“悬鱼拒贿”、 刘宠被称作“一钱太守”之典传颂不衰,慎终如胡守安“去时还似来时贫”之告白成为美谈,慎修如“柳下惠坐怀不乱”“鲁男子闭门不纳”“关云长秉烛达旦”之佳传妇孺皆知。慎盛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岂不闻:可怜蜂蝶频入网,多在高飞得意时。

公德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之中的公共道德,亦即“自达达人”,自己好起来、站起来了,还要有担当,同时让别人也好起来、站起来,把别人当人看,竭尽保护好人好官之责。最忌捧红踏黑,污口横蔑,落井下石。古代设有谏官,类如当今纪检干部,其责任本为监督官员,建言献策。可有个谏官却无事找事,上朝时乘机献媚,说是御膳中有一根头发,意欲拿下人下刀。同样是这么一回事,朱元璋用膳时也发现玉盘中有一根头发,龙颜勃怒,怎生了得!左臣右相立即站出来圆场,忙说不是头发,是龙须。当朝开国皇后马秀英贵而不骄,识大体,顾大局,也急起帮腔:“是的是的,我刚才亲眼看见皇上掉了一根龙须。一时只顾说话,没来得及提醒皇上,臣妾也该受罚。”朱元璋遂阴天转晴天,皆大欢喜。可隋文帝为了一丁点不顺心的芝麻小事,即恃权逞威,勒令大法官赵绰处死刑部侍郎辛亶,赵绰断然抗旨:“(辛亶)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召。”文帝恼羞成怒,转而喝令将赵绰斩首,可姓赵的素来认法不认权,无所畏惧,“执法一心,不敢惜死”,“陛下可以杀死我赵绰,但绝对不可擅杀辛亶”!

古有株连九族酷法,朝野敢怒不敢言。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邾石父图谋造反,被齐宣王处以极刑。齐宣王还不解心头之恨,必欲诛杀其九族。有个叫艾子的士人,拿着一根三尺长的绳子来到齐宣王面前,单刀直入,说:“邾石父犯罪,已经伏法,应当没事了,大王凭什么还要诛杀他九族无辜老小百姓呢?!”宣王回答:“这是先王的既定法律,我怎么能违反?”艾子更上前一步死谏:“大王亲舅舅的公子巫向秦国投降,还献出了大城邯郸。如此看来,大王您也是叛臣的亲族,应该受到株连。我这里献上三尺绳子,就请带头自尽,做个榜样吧!”好个艾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众面对面以大王之道还治大王之身,使之无言以对,一举止诛九族!

私德传馨,自立立人,也只能是独善其身,良民而已。立品宜思真君子,唯私德、公德双馨,方能自达达人,兼济天下,以直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梦圆愿景,方为立德的最高境界。

王成喜/图

猜你喜欢
龙须齐宣王私德
沉默的齐宣王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阿信手工龙须糖 绿色营养又健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滥竽充数
拔“龙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