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东南部稻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用初探

2020-04-02 16:29沈海根王雪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种子站215200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稻区穗数结实率

沈海根 沈 婷 王雪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种子站 215200)

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太湖东南部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为2020年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积累数据、提供依据,笔者按照上级种子管理部门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主管部门的要求,于2018年、2019年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进行了优质粳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系)及来源

2018年参试品种有“南粳3908”“南粳46”“常农粳11号”“常农粳12号”“宁粳8号”“嘉58”“常农粳8号”(CK1)、“武运粳30号”(CK2)8个,2019年参试品种有“南粳3908”“南粳晶谷”“常农粳11号”“常粳18-13”“武7375”“嘉58”“南粳46”(CK1)、“武运粳30号”(CK2)8个。其中,“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46”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常农粳8号”“常农粳11号”“常农粳12号”“常粳18-13”为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武运粳30号”“武7375”为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宁粳8号”为南京农业大学选育;“嘉58”为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进行,供试田块土质为黄泥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

2018年,于5月16日播种,采用机械流水线穴盘育秧方式,每667 m2大田用种量为4 kg。6月11日插秧机栽插,每块大田(1 333.33 m2)种植1个品种,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667 m2移栽1.53万~1.80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4.74万~7.07万苗。水稻成熟后做好核产工作。

2019年,于5月17日播种,采用机械流水线穴盘育秧方式,大田用种量同2018年。6月10日插秧机栽插,每块大田(1 333.33 m2)种植1个品种,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667 m2移栽1.78万~1.85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4.81万~6.48万苗。水稻成熟后做好核产工作。

1.4 田间管理情况

1.4.1 2018年试验

秧田期:5月16日播种,营养土拌壮秧剂。秧板上覆盖无纺布12 d(防灰飞虱等害虫),施除草剂1次,施起身药1次。

大田期:6月9日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 kg;6月15日施第1次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6月22日施第2次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7.5 kg;7月12日捉黄塘,每667 m2施尿素5 kg;8月2日施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钾肥10 kg;合计每667 m2施纯氮19.85 kg。7月8日—10日脱水轻搁田,7月19日—25日搁田。其间化学除草2次,防治病虫害4次。

1.4.2 2019年试验

秧田期:5 月17日播种,营养土拌壮秧剂。秧板上覆盖无纺布12 d(防灰飞虱等害虫),施除草剂1次,施起身药1次。

大田期:6月6日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 kg;6月16日施第1次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11 kg;7月5日施第2次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7月19日捉黄塘,每667 m2施尿素5 kg;8月5日施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合计每667 m2施纯氮20.31 kg。7月1日—3日及7月10日—15日脱水轻搁田,7月26日—8月2日搁田。其间化学除草2次,防治病虫害4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评价

2018年整个水稻生长期试验区天气较适宜水稻生长,雨水少、日照足、积温多。其中,分蘖期雨水少、日照足、温度较高,有利于水稻分蘖发棵;生长中期天气良好,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灌浆结实期及成熟期降水少、日照足、温度较高,水稻结实率高,有利于水稻收割入库。2019年水稻生长期间试验区天气总体较好,水稻生长前期天气较差,水稻生长中后期天气较好。其中分蘖期因梅雨期延长到7月18日出梅,阴雨日多、日照少、积温不足,不利于水稻分蘖发棵,多数品种高峰苗不突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品种病害加重;灌浆结实期和成熟收割期降水少、日照足、温度较高,水稻结实率高,有利于水稻收割入库。

从穗粒结构看,2018年试验中水稻苗期发棵好,高峰苗数多,有效穗数足,结实率、千粒重较高,大多数参试品种表现良好,其中“常农粳11号”生长整齐、株高适中、穗粒结构较理想、综合表现较好。2019年由于水稻分蘖期受梅雨期延长的影响,苗期发棵不太理想,多数水稻品种高峰苗数不突出,但生长中后期天气较好,水稻有效穗数较足,结实率、千粒重也较高,大多数参试品种表现良好,其中“常农粳11号”表现为生长整齐、株高适中、穗粒结构较理想,可作为高产优良粳稻品种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常粳18-13”“武7375”品质优良、产量高、米饭口感好、综合表现优良,且有望于2019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可积极扩大示范并逐步推广。

2.2 产 量

由表1可知,2018年各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均较高,每667 m2产量幅度为596.9~655.6 kg,其中“常农粳11号”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55.6 kg,比“常农粳8号”(CK1)增产5.6%,比“武运粳30号”(CK2)增产 3.6%。

表1 2018年各参试品种穗粒性状及实产比较

由表2可知,2019年各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均较好,每667 m2产量幅度为607.7~681.4 kg,其中,“常农粳11号”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81.4 kg,比“南粳46”(CK1)增产5.5%,比“武运粳30号”(CK2)增产12.1%。

综合两年试验情况,“常农粳11号”表现为生长整齐、株高适中、穗粒结构较理想,可作为高产优良粳稻品种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武7375”“常粳18-13”品质优良、产量高,米饭口感好,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优质米品种积极扩大示范、开发。

表2 2019年各参试品种穗粒性状及实产比较

2.3 主要经济性状

2.3.1 有效穗数

2018年、2019年试验结果表明,“嘉58”有效穗数较多,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为23.24万穗、23.63万穗;“常农粳11号”有效穗数略少,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为20.30万穗、20.93万穗;其他参试品种每667 m2有效穗数均在21万穗左右。

2.3.2 每穗粒数和结实率

“常农粳11号”两年的每穗总粒数均较多,分别为135.1粒、131.0粒;“常粳18-13”和“武7375”在2019年参试中,每穗总粒数也较多,分别为136.5粒、126.8粒。

“南粳3908”两年的结实率均较高,分别为94.9%、95.1%;“武7375”在2019年参试中,结实率较高,为95.6%;其他品种的结实率均在92.0%左右。

2.3.3 千粒重

“常农粳11号”两年的千粒重均较高,分别为27.6 g、29.5 g;“南粳3908”的千粒重也较高,分别为27.9 g、28.1 g;“南粳46”的千粒重表现也较好,分别为28.0 g、27.7 g;其他品种的千粒重均在26 g左右。

2.4 生育期

“南粳3908”的成熟期较早,两年试验中成熟期分别为10月29日、10月28日;“武7375”和“常粳18-13”在2019年参试中,成熟期分别为10月30日和10月31日;“常农粳11号”的成熟期比前述3个水稻品种略迟,两年试验中成熟期分别为10月29日、10月31日;“嘉58”和“南粳46”的成熟期较晚,两年试验中成熟期均在11月5日左右。

3 品种(系)简评

3.1 常农粳11号

“常农粳11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粳稻新品种,为迟熟中粳类型,2019年每667 m2产量为681.4 kg,两年平均产量每667 m2为668.5 kg,居参试品种产量第1位。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长势较好,叶色绿,叶姿挺,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适中,穗型中等偏大,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高;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发生较轻,纹枯病发生中等,抗倒性较好;后期熟相好,米质较好,达到国标优质稻谷标准。该品种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扩大示范、推广。

3.2 武7375

“武7375”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系,为早熟晚粳类型,2019年每667 m2产量为674.0 kg,居参试品种产量第2位。该品系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田间生长整齐,长势较好,叶姿挺,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有效穗数适中,穗型中等偏大,结实率高,千粒重中等,灌浆快,熟相好;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发生较轻,纹枯病发生中等,抗倒性较强,综合抗性较好;一般在10月底成熟,品质优、米饭口感好。该品系有望于2019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扩大示范并逐步推广。

3.3 常粳18-13

“常粳18-13”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系,为早熟晚粳类型,2019年每667 m2产量为668.2 kg,居参试品种产量第3位。该品系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群体生长整齐,长势较好,叶姿挺,叶色绿,分蘖力中等偏强;有效穗数适中,穗型中等偏大,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一般;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发生较轻,纹枯病发生中等,抗倒性较好;一般在10月底成熟,品质优、米饭口感好。该品系有望于2019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扩大示范并逐步推广。

3.4 南粳晶谷

“南粳晶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为早熟晚粳类型,2019年每667 m2产量为654.9 kg,居参试品种产量第4位。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田间生长整齐,长势较好,叶姿挺,叶色绿,分蘖力中等偏强;有效穗数较多,穗型中等,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高;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发生较轻,纹枯病发生中等,抗倒性较强;一般在10月底成熟,品质优良。该品种可在太湖南部稻区扩大示范、搭配种植。

3.5 嘉58

“嘉58”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合作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单季晚粳类型,两年平均产量每667 m2为633.3 kg,产量表现较好。该品种为光身稻,株型紧凑,株高适中(一般不超100 cm),生长整齐,剑叶短挺,叶色淡绿,分蘖力强;有效穗数较多,一般每667 m2有效穗数在23万穗左右,穗型中等,千粒重一般;抗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发生较轻,纹枯病发生中等,茎秆坚韧,抗倒性强;米质好,口感好;缺点是成熟期偏晚,一般在11月上旬成熟收割。该品种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搭配种植,在低洼稻田、鱼塘复垦稻田等也可选择种植该品种。

3.6 南粳3908

“南粳39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为早熟晚粳类型,两年平均产量每667 m2为618.4 kg,产量表现较好。该品种为“南粳5055”系统选育出的早熟晚粳稻,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分蘖力中等偏上;有效穗数适中,穗型中等偏大,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高;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发生较轻,抗倒性较强;成熟期转色好,熟相较“南粳5055”好,食味品质优良。该品种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搭配种植或替换“南粳5055”种植。

4 结 论

综上所述,经过2018、2019年两年对引进的11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筛选比较,“常农粳11号”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武7375”“常粳18-13”品质优良、产量高、米饭口感好、综合表现优良,有望于2019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太湖东南部稻区扩大示范并逐步推广。

猜你喜欢
稻区穗数结实率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黄淮北片水地小麦育种现状及性状演变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