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坚守,用猕猴桃托起农民“致富梦”
——专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梁红教授

2020-04-02 06:19林世爵
广东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梁红特派员猕猴桃

文/林世爵

[导读]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获科技部通报表扬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梁红教授长期扎根一线,服务“三农”。其组建的广东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20年来对接广东省和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潜心猕猴桃育种研发、高效栽培以及推广示范等,带动了和平县等多个山区县市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和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2万亩,占全省90%以上,年产值约4.5亿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为响应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梁红教授表示,将继续以猕猴桃研发为重要抓手,结合当地实际精准扶贫,推进广东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东科技》:梁教授,您好!首先祝贺您获得科技部通报表扬。作为长期致力于猕猴桃品种研发、高效栽培和技术推广的特派员专家,您是如何与猕猴桃结下不解之缘的?

梁红:1998年秋,我带领团队开展银杏植物资源调查来到河源市和平县,了解到和平县正在大力发展 “两果一竹”(猕猴桃、白果和毛竹)。 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和经营管理粗放,导致猕猴桃产量较低和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不佳。为打破和平县猕猴桃生产窘境,1999年我组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猕猴桃研发团队帮扶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并指导和平全县猕猴桃种植。从此,与猕猴桃结缘20年。

《广东科技》:据了解,早在2010年,您就组建了广东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请您介绍一下团队组建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梁红:2010年,在我们猕猴桃研发团队的基础上,我们申报了“广东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并获省科技厅认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团队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0人(校内13人、校外7人),从原来服务种植业为主,扩展到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的科技和产业服务。

《广东科技》:近年来,您带领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主要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

梁红:近年来,我们团队主要致力于广东猕猴桃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工作,包括引种、选育种、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等。我们先后主持选育了4个新品种和引进3个优良品种在我省猕猴桃产区大面积推广,集成山坡地猕猴桃果园高效栽培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果园应用示范,从而使我省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猕猴桃产业也成为和平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年产值4.5亿元)。目前,广东全省已有15个山区县市种植猕猴桃,总面积超过6万亩。猕猴桃在助力和平县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和平县的知名度,和平猕猴桃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岭南特色水果“双创”示范县项目,并获批成为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梁红教授在和平县农户猕猴桃园内调研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梁红教授在和平县与农户交流猕猴桃栽培技术

专注猕猴桃科技研发和产业服务20年,我们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走到田间地头,挥洒智慧的汗水,在为科技兴农、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和荣誉,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 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3项、河源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评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1项,获遴选广东省农业主推品种1项、主推技术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

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和平猕猴桃在品种资源、栽培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凝炼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先后获省农业、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林业局立项课题共18项。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新的科学技术问题,从而把研究引向深入(性别分化、种质创新、设计育种等)。与此同时,特派员团队通过科技服务产业也促进了科研条件的建设,学校先后建立了广东省现代农业 (猕猴桃)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 (特色水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产业科技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后劲。

《广东科技》:通过十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您带领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工作能力得到锻炼、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为地方培养各层次的生产能手和专业技术人才。请问您在团队建设以及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梁红: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农村基层,服务农业第一线,带领农民奋斗在田间地头,能够长期坚守和取得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团队成员的“三农”情怀、队伍的成长壮大、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在我们团队成员中,先后有7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7人晋升副高级职称。此外,我们也一直坚持为地方培养各层次的生产能手和专业技术人才,包括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5人以及一批生产能手,他们中产生了全国人大代表2人、全国劳模2人、广东省劳模2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带队调研猕猴桃团队合作基地——下车镇高峰猕猴桃种植基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项目带动。通过发现问题和凝炼项目,我们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20余项,使每个团队主要成员都有自已负责的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补贴参与项目合作的农户和企业,增进团队成员荣誉感、责任感和成长压力,通过项目带动和团队合作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 。二是坚持无偿服务。不收农民及企业的指导费、咨询费和培训费,无偿提供良种接穗及种苗,开通微信、电子邮箱及手机,随时接受咨询和预约,使团队成员能及时了解基层的需求,发现生产第一线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新的研发思路和服务视角。三是以点带面。所有新品种、新技术都在示范基地试验和集成,再通过技术培训推广到种植户和企业,吸收基层技术人员参加科研项目、田间试验、撰写论文、申请科技推广项目及申报奖励,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晋升职称创造科研业绩条件。

《广东科技》:广东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梁红: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传送到农民手中。科技特派员不能只当二传手,还应是科技的探求者和信息源,要把基层和农民最需要的技术、成果和信息传给他们、教会他们,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因此,我们团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除了坚持日常的全产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区域性的规划和产业内部的合理布局;二是重视优质高档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和自主选育;三是优化山坡地猕猴桃果园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四是加强连片大果园中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的试验示范。对于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我们将尽量争取政府部门支持,以减轻实施风险和农民负担,也使农技推广工作更加顺利。

《广东科技》:对接下来我省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梁红: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管理是保障。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领导,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列入各级政府乡村振兴目标责任制考核主要内容,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机构,安排专人从事科技特派员组织与管理工作。

需求对接是前提。科技人员和基层需求的有效对接是科技特派员工作成功的关键。应突出重点做好供需对接,根据农村基层、农业产业特点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所急需的科技人才要求,挑选优秀人员。派出单位在组织发动的基础上,实行个人报名、部门推荐、组织挑选、双向选择。

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乡镇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科技特派员的科技项目开发和相关工作经费。各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要重点支持乡镇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工商企业、民间资本投资乡镇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项目的新路子,加大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农业科技推广基金对乡镇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梁红特派员猕猴桃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提取猕猴桃的DNA
求婚,寒极做证
摘猕猴桃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极地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