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之后,听段《贵妃醉酒》?

2020-04-03 05:16罗晓汀
环球时报 2020-04-03
关键词:票友梨园京剧

本报特约记者 罗晓汀

于正3月30日在微博发布爱奇艺独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男主尹正的剧照,以及两张京剧装扮的动画人物图做宣传,被网友指出图片出自某手游,于是《鬓边》被扣上“蹭热度”的帽子。一部戏曲题材的民国剧集宣传图能被年轻网友发现,这证明该剧成功“出圈”。从被赞制作精良到被指讨论焦点偏离京剧本身,看完《鬓边》的观众,能听一出《贵妃醉酒》吗?

IP+讲究的服化道

戏曲题材电视剧既要呈现梨园百态,又要吸引观众看故事,这样才能满足观众审美期待。在类型上,《鬓边》的定位是民国传奇剧,同时展现个体命运、时代社会变迁。完整融入梨园内容的同时还要带给观众的新鲜感,因此为了塑造《鬓边》人物形象,制片人于正没有使用自己最擅长的“爽剧”模式。

《鬓边》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的北平,所有传统曲艺都在此融汇,这里也见证近代中国的艰难时刻。剧集通过两个核心人物程凤台和商细蕊将戏曲和人物联系在一起,穿插主线故事,吸引观众持续追剧。两人如同俞伯牙和钟子期,许多原著粉认为,这是剧集对原著改编最精彩的地方,剧中京剧的魅力和韵味使得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推进更加自然。另外,剧中程凤台和商细蕊合作重建戏班,维系京剧传承,其中的正能量也感染了许多观众。

另一处得到票友和普通观众一致好评的是《鬓边》的服化道。据制作团队统计,全剧主演服装、戏服合计将近2000套,还采用“燕京八绝”之一的京绣,最终头面、水袖、扎大靠等戏服细节得到票友认可。有票友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剧中由专业戏曲服装团队制作的包头勒头、化妆贴片和梳头戴头面等都“十分讲究”。

剧集目前已经涉及二十多出京剧,五六出昆曲,包括《赵飞燕》《潜龙记》《小凤仙》等原创剧目,还有涉及杨贵妃、苏三、赵飞燕、梁红玉等多个经典角色,横跨旦角八个流派,青衣、花旦、花衫、刀马四个行当。为了方便普通观众理解,剧组还将选段出处和字幕打在画面右侧,起到京剧知识科普作用。

该剧大到梨园里的规矩道义,小至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任何一处失真,都可能被严肃质疑。从某种角度看,《鬓边》其实带有行业剧的痕迹,对专业性要求较高。除了戏曲本身,剧集对京味儿的呈现比较到位。经过处理的台词更贴近地域特质,“捧场”“兹是”“忒”等既是北京方言的标志,也是梨园常见的词汇,京腔京调为剧集增添不少韵味。▲

剧是剧,戏是戏

戏曲题材影视剧曾经有过自己的爆款时代,例如1997年的《大秦腔》、2001年夏雨主演的《天下第一丑》、2003年由康洪雷导演的《青衣》和2012年李保田主演的《丑角爸爸》等,豆瓣均分在8分左右,但该类题材总体影响有限。有观众质疑,于正习惯踩着大众的兴奋点做爆款,《鬓边》本质上依然是一部“IP+话题”影视剧,相关讨论仍以演员为主,戏曲元素相对并非讨论热点。例如《鬓边》开播不久后,登上热搜的并非剧中的京剧元素,反而是“尹正胖了”“尹正吃肘子”等话题,明显偏离该剧的主干。

但也有观众认为,虽然话题讨论存在一定偏离,但本剧的高关注度很大程度还是来自演员对戏曲的精彩呈现,演员在剧中抛水袖、跷功、扇子功等戏曲技巧有模有样。以京剧扮相登台表演,不论是拍摄效果还是演员表演都体现出戏曲的风韵,这才让观众相信商细蕊的梨园梦。

然而《鬓边》的戏曲呈现上还是遭到不少质疑,有票友指出,商细蕊的人设是京剧革新者,但实际上创作者是把几大名旦事迹“糅”在他一人身上,例如改编《贵妃醉酒》,明显是梅兰芳先生的功绩;先学生后改旦的,是尚小云和徐碧云;台上是旦角、台下似书生的,则是名角程砚秋。但这是否“洗稿”,有待讨论,因为商细蕊是虚构人物,将经典名角事迹集于一身也是为了令观众便于理解。

上述争议也证明戏剧题材电视剧的艰难处境,一方面要让受众年轻化,创作者必须考虑年轻人的喜好,即偏向轻松、甜、解压,过度强调故事的厚重感可能面临曲高和寡的尴尬。目前来看,《鬓边》的一大优点是没有轻易删减戏曲元素,也没有一味强调娱乐性。有票友说,如果观众看完剧,能够对戏曲产生兴趣或者认真看一场《贵妃醉酒》,哪怕京剧被蹭热度,这个热度也蹭得值。▲

猜你喜欢
票友梨园京剧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京剧人设》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