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肌泵对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0-04-05 10:33保燕杨海兰普云华张春梅陆平杜玲娟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保燕 杨海兰 普云华 张春梅 陆平 杜玲娟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肌泵在下肢动脉缺血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床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家用人工肌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动脉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动脉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肌泵能够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症状,促进其康复,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工肌泵;下肢动脉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85-01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也是血管外科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临床中多采用球囊导管、药物治疗和术后间歇性压力梯度三联治疗,但疗效受限于手术效果、患者体质,因此达到临床治愈后下肢动脉缺血有较高的复发率,尤其是在手术治疗后患者血管壁受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也更高,因此急需一种创伤更小、疗效更加显著的下肢静脉缺血临床治疗方法[2]。我院于临床中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人工肌泵治疗下肢静脉缺血,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样本均来源于我院临床,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5.6±3.8岁,观察组25例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6.3±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存在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入院就诊时均经下肢动脉CTA检查为急性动脉栓塞引起动脉缺血,且静脉CTA可见血流畅通无阻碍。
  2. 所有患者经手术探查排除其他可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病理因素。
  3. 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下进行,术前送达知情通知书。

1.3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沙格雷酯,药品来源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吉富工厂,国药准字J20160067,产品编号C14202037085,规格100mg/片,每日3次,一次1片。

观察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肌泵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引导患者进行肢体放松,从低压(通常40mmHg)开始进行治疗,模式为动脉-静脉模式,根据患者耐受性和症状改善程度逐步增加压力。

以三个月治疗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疗程的完整治疗,患者症状稳定可控后即可安排患者出院,患者出院后展开为期12个月的随访调查。

1.4评价标准

  1. 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下肢皮温及肤色,同时结合疼痛评价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皮温正常、下肢肤色正常,自觉无疼痛、麻木,观察无肿胀。有效:患者皮溫正常、下肢肤色正常,自觉疼痛但可耐受,观察下肢轻微肿胀。无效:患者皮温、肤色异常,疼痛、麻木感清晰,下肢肿胀明显。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2. 患者随访调查期间延续住院期间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每周至少接受两次人工肌泵治疗,统计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缺血发作情况,计算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技术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经X2、t进行秩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有效率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统计

随访调查期间,对照组2例患者因下肢动脉栓塞死亡,3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20.00%;观察组25例患者2例发生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8.00%。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下肢动脉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急性危重症之一,多由动脉栓塞引起。临床中多采用球囊导管、药物治疗和术后间歇性压力梯度三联治疗,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限制[3]。

人工肌泵是近年来在临床中逐渐普及的一种加强动脉灌注、消除水肿、抗血液凝集疗法,是一种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新方法[4]。通过多腔(通常是12腔)数字渐增压力治疗,改善患者肢体远端供血情况,提高氧合度,是一种可有效改善患者远端肢体动脉血流动力学条件的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压力梯度疗法,人工肌泵产生的压力更加符合人体血流动力学特征,更加自然,因此不会对患者血管产生多与负担,即使是大型动脉取栓术后也可应用,并不会增加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对原发性血管栓塞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在本组研究中共选取100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后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辅助联合人工肌泵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随访期间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工肌泵在下肢动脉缺血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降低近期动脉缺血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均具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虎,詹海婷,俞瑾等.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7,34(6):1047-1050.

[2] 罗建民,魏磊,吴学东等.右美托咪定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7):668-670.

[3] 吴军,莫绍雄,罗玉忠等.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二尖瓣置换术病人心肌保护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5):574-576.

[4] 杨文聪,彭晓鹏,沈国刚等.外科换瓣术中心脏停搏前灌注左西孟旦心肌缺血预处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8,53(10):1127-1130.

本课题受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7zDX177)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