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新模式探讨

2020-04-06 03:59唐冬雷唐韵贾洪峰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职业教育

唐冬雷 唐韵 贾洪峰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职业院校在脱贫工作中内生动力不足、供需不平衡、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构建“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业教育赋能脱贫攻坚的新模式,论述实施该模式应做到:加強党的领导,做到扶贫先扶志;实行扶贫与扶智、扶技相结合,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注重榜样的力量,做好脱贫致富榜样的选树和带动;注重提高村民素养,做好“阳光行动”;注重培养农村青年学子,做好“育鹰”行动。

【关键词】职业教育 脱贫攻坚 党建牵引 双轨并行 五轮驱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009-03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至今,打赢脱贫攻坚战志在必得,如何保证脱贫的稳定性,防止返贫,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这些均是脱贫工作关注的重点。“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脱贫的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教育扶贫,能够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而职业教育能够最直接、最有效、最精准地给贫困群众传授各种职业能力,给农村带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掌握生存、发展的技术技能。因此,研究总结职业教育如何赋能脱贫攻坚,对于可持续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治本之策,而职业教育更是为“造血式”脱贫、可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促进群众收入增加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应用性,其所提供的技能教育更为具体、实用,所传授的技术、技能可直接用于实践。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往往由于无法掌握实用技术、技能,导致收入较低,出现贫困。通过职业教育的帮助,农村劳动力得到接受教育与专业化训练的机会,从而提升科技素质,在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等方面都能有全面的提升,使他们从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个体,转变成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收入。此外,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性,一方面能够提高务工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城镇化发展。

(二)提高贫困群众的经营能力,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在扶贫工作中对于产业的引入以及发展有着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如技术、资金、人员等一系列的支持,但是农村产业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群众。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除了广泛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外,还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营销及管理服务过程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这就要求农村的群众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技术,还要会经营、懂管理,这样才能与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相适应。职业院校可以运用较强的专业资源,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训,让农村群众掌握相关经营知识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三)搭建信息传递桥梁,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

信息闭塞是阻碍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供需信息及渠道,农村的产业、产品竞争力较差,各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盘活,影响了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技能、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能为乡村搭建信息桥梁,通过知识和信息的输入、职业素养培训,农民的眼界得到拓宽,对市场、信息获取与分析解读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市场需求动向,紧随不断变化的市场,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把握并调整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效参与市场活动,抓住市场机遇,增强竞争力,获得较高经济回报。

二、职业院校在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生动力不足,依赖于政府的主导

虽然教育扶贫是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仍主要聚焦于义务教育以及技能培训领域,多数由政府主导进行需求分配,职业院校主要是根据政府的安排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这种自上而下的安排有助于政府组织、引导、协调、监督、管理职业院校参与扶贫工作,但也存在着政策指标与职业院校实际情况相脱节的问题。此外,职业院校本身并不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力量,其还有自身需承担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领和组织协调,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内生动力不足、主动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

(二)供需不平衡,以职业院校自身资源供给为主

职业院校主要发挥自身的校企合作优势、技能培训优势,通过对帮扶地区提供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开展扶贫。但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往往根据自身所拥有资源开展职业培训服务供给,没有经过前期的需求调研,对贫困户的需求掌握不足,导致在供给过程中贫困户的参与度、接受度不高,服务效果不佳。同时,培训内容方面也主要专注于技能培训,忽略了对个人可持续发展有利的软技能以及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由于一些培训的技能仅仅在短时内具有市场竞争力,导致培训对象可持续发展力不足,影响脱贫的稳定性。

(三)可持续性不强,以短时扶助为主

职业院校开展扶贫过程中,虽然有开展一些培训,但在目标完成、绩效考核等压力下,还是更偏向能获得短时效果的项目,如资金支助、物品支持、产品内部助销等。这些方式能够在短时内解决贫困户的部分困难,达到完成脱贫任务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脱贫方式的可持续性不强,没有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容易出现脱贫又返贫现象。

三、基于“党建引领”的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工作中明确组织引领,职业院校要有一个引领带头的组织牵头推动“职业教育+脱贫攻坚”模式的探索,通过有效的组织引领,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真正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开发和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联结,是开展脱贫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职业院校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党建引领,促职业教育赋能脱贫攻坚。笔者结合柳州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实践,总结出“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业教育赋能脱贫攻坚的新模式(见图1)。

(一)“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内涵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全面加强党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领导,成立学校党委牵头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脱贫攻坚战。“党建牵引”是整个模式的核心,以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好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其打造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核心引擎,是职业教育赋能脱贫攻坚模式的核心。“党建牵引”,一方面解决了职业院校自身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缺乏组织领导、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村脱贫攻坚中的组织领导问题。

“双轨并行”是模式的推行方向,通过“‘志‘技升级”和“产业发展”两条轨道,一方面,解决贫困村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科普常识、种养知识和技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帮助贫困村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从根本上改变、消除“等、靠、要”思想和行为,激发贫困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能够让职业院校与贫困村积极交流,获得对其需求的沟通与反馈,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贫困村的产业技术服务。

“五轮驱动”是模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扶志、授渔、头雁、阳光、育鹰”的具体行动,职业院校系统设计扶贫工作规划,重点实施“扶志行动”“授渔行动”“头雁行动”“阳光行动”“育鹰行动”等五大行动,让脱贫落到实地,让贫困村真正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技能,实现长期的稳定脱贫。职业院校通过这五大行动,不仅仅是解决了短时的脱贫问题,也在与贫困村的合作过程中,形成长期的技术服务支持体系,让“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模式更为长期持续。

(二)“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内容

1.加强党的领导,做到扶贫先扶志。职业院校扶贫过程中的内生动力不足,往往是由于缺乏统筹与宣传。各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针对贫困地区的“扶志行动”,建设坚强有力的贫困村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同时,让贫困村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投入脱贫攻坚。从选人用人、组织建设以及政策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牵引作用。

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两个过硬”,选派政治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将职业教育领域的优秀党员同志输送到农村参与扶贫工作,让其承担起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建设、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五大职责,驻村主持贫困村党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方面,各职业院校可积极推进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与贫困村党支部共建,共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规范开展党组织生活,加强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领导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督查和指导,加强与贫困村党组织的交流,针对性开展学习、培训,指导开展村党支部建设。要建立“一帮一联”机制,定期派出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关心贫困村民生活,落实脱贫政策,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订脱贫措施和计划,对贫困村民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工作。

2.实行扶贫与扶智、扶技相结合,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加强对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一年以上劳动预备制培训,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补助政策外,给予扶贫助学补助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对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和就业进行扶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能稳定就业,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效办法。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针对贫困地区的“授渔行动”,扎实开展适用性、针对性强的職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适用的职业技能。

在职业院校开展脱贫工作过程中,供需不对应是一个主要问题,如何处理好“授人与渔”的效度问题,首先就需要做好深度需求调研。职业院校拥有丰富的师资资源,应该充分挖掘院校的社会调查资源,做好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村劳动力需求调研,与帮扶地区党委政府开展项目研讨,共商脱贫致富规划,制订工作方案。职业院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优势,结合调研需求结果,开展“菜单式”培训,列出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或产业开发项目菜单。

此外,在后勤保障方面,各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能力,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提供培训所需的教学、生活资源,为他们免费开展机械加工、电焊工、电工、电子装接工、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叉车驾驶、家电维修工、电子商务、茶叶加工、农产品检测、文旅产品设计、乡村旅游开发等技能培训和服务项目,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为贫困地区劳动力在家务农或外出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注重榜样的力量,做好脱贫致富榜样的选树和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及时总结宣传成功典型和先进人物,传播自立自强的正能量,讲述脱贫致富的好故事,坚定依靠自身苦干实干、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从思想源头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通道。

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针对贫困地区的“头雁行动”,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专业、师资和社会资源优势,开发农产品种植加工、畜牧养殖、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等产业,并通过选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引领全村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职业院校要组织村委选准“能人”,选准那些敢于创业,积极发展生产,有一定思路和经验,也愿意带动其他村民共同致富的“能人”,组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展就业创业和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创业政策,掌握一定的创业方法,具有更强的共同致富的思想观念、更强的创业精神和一定的管理方法、专业技术。

此外,组织专业教师和社会资源,积极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根据贫困村资源优势和特点,精准开发产业项目,形成一定的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产业。如优质农产品种植、优质家禽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优质矿泉水、侗绣工艺品等。

4.注重提高村民素养,做好“阳光行动”。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针对贫困地区的“阳光行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向贫困村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与脱贫、惠民政策,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促进在贫困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的乡风民俗。

首先,职业院校要坚持发挥起教育专业优势,配合开展义务教育保障工作。深入村民宣传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在校接受科学文化教育,为脱贫致富、避免返贫奠定基础。

其次,可组织调度教师和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利用寒暑假到贫困村、学校宣传推广普通话,增强村民的科学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到农村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微心愿、学习和生活用品捐赠等活动,开展家用电器维修、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开展“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到农村小学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提高儿童防范意识,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开展防诈骗、防拐卖、防范邪教、禁毒、禁赌等宣传活动,推动农村建立积极健康的乡风民俗。

5.注重培养农村青年学子,做好“育鹰行动”。职业院校应系统设计针对贫困地区的“育鹰行动”,培养贫困村青年学子,用好国家招生、资助政策,保障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培养一个孩子,帶动一个家庭”。

在政策允许情况下,扩大对贫困地区招生指标,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针对性开展贫困地区初中、高中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提升升学考试成绩。助力贫困地区学生升学,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学生走出山村,走进大学。

同时,加强对在校贫困学生的关爱,精准掌握学校贫困学生情况,走访贫困生家庭,深入了解贫困原因,针对性帮扶。利用好助学政策,保障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完成学业,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职业教育必将发挥攻坚克难的重要作用。“党建牵引、双轨并行、五轮驱动”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还将为职业院校积极投入我国广大农村的“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谢俐,彭振宇.高等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与贡献——首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5—2019)》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

[2]陈佩云.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功能、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8(6).

【基金项目】柳州市2019年市级党建示范项目“职教赋能脱贫攻坚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作者简介】唐冬雷(1964— ),男,广西全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职业教育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