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2020-04-06 21:48蒋卫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学科核心素养

蒋卫平

本文系安徽省立项课题“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AH2018134)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的实现途径和作用。在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答疑型微课”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答疑型微课;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42

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教育研究者探讨和梳理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发展历程和关键概念,提出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型。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按照《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英语学科教学应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学习到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注重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維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学者张连仲等人将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外语学科必须做的事情,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二是通过外语课程可获得的素养和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等,为“with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三是与外语课程联系不紧但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很重要的素养和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为“beyond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对应的就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情和教学实践,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生疑惑,聚焦知识网点,精准选材,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展现出来,形式生动多样,内容短小精悍。

“答疑型微课”的视频化易于留存、传播和互动共享,易于学生自主化、碎片化、移动化地学习,更好适应“互联网+英语教育”的发展,易于师生间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

1.设计制作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必要性

(1)“答疑型微课”是传统教育理念更新的必然要求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是要消除或者弥合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现象,相反,而是要尊重、顺应、指导、帮助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的学生。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要在核心素养下针对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的学生,通过差别化、个性化的答疑,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等,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实现每个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才能达到全体学生的均衡化发展,才能更好更全面地面对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水平。

(2)“答疑型微课”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怎样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根据英语学科的内在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学情,应倡导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可以把学生个体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这种条件下“答疑型微课”应运而生。“答疑型微课”真正建立在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其充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核心素养下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意识、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交往品质多方面素质的协同共进发展。小组成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充分交流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即便答案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学生也不会有害羞的心理和感受,不仅不会,他们更敢质疑、更愿质疑也更乐于质疑,据此“答疑型微课”的素材就有了真实可信、高效可用的第一手材料。

“答疑型微课”的形式有:常见错误、典型解题、综合疑难等,这些微课均能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及时听到教师的释疑解惑,通过分析破解达到举一反三,通过点拨疑难、解惑释疑达到知识的迁移,学生因此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性、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3)“答疑型微课”是教师教学方式改进的必然要求

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呢?①做小组的指导者。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英语教材和学生学情,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目标是导航,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拟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学生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②做小组的引导者。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以小组教学的互补性、实效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组、分类引导,能够使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各抒己见、分享交流、发展共进,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③做小组的疏导者。教师可专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解疑答惑,解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易混点,热点、考点、高频点,帮助学生整理学习问题、点拨疑难、拓展提升、总结反思,把在教学中遇到的现象及时记录整理反思,尤其是课堂的原始生成,应作为制作“答疑型微课”的有益素材。

2.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应用

“答疑型微课”的应用是指教师从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需求出发,围绕求学、教学、自学过程中的兴趣点、未知点、重难点、困惑点和典型例题及例题变式、推导等学科问题分片段讲解的教学微视频。微课答疑与传统答疑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课后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1)激趣助兴,提升学习的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体悟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易疲劳,特别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运用情境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英语微课导入情境的设计上,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典故、名人故事、电影片段、经典台词、先进人物事迹、学生自己的学习心得、富有生活趣味的话题、校园班级事迹等有趣素材,让学生共同参与、谋划、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专注度都会提高,学生也会更加懂得分享、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释疑解惑,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教材中的重难点和惑疑点一般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特点都不同,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记得住、理解透和用得上。以高考英语词汇考查和学习为例,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中有词义猜测题,其考点有:猜测某个词、词组、句子的意义,对文中的多义词或词组进行定义,判断某个代词指代的对象。

①通过构词法猜词:根据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构词知识判断生词词义。

②通过描述猜词、句法功能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

a.描述猜词即作者对该人或该物作出的外在相貌或内在特征的描写。

b.通过句法功能来推测词义。

c.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

③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猜词

a.通过同义词猜。

b.通過反义词猜。反义词常见信号词为:however、but、while、whereas(然而、反之)、unlike、otherwise等;同义词常见信号词:or、namely(即,也就是说)、that is、that is to say等。通过反义词猜词,一是看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或副词,如but、while、however等,二是看与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如“He is so homely,not at all as handsome as his brother.”根据“not at all...handsome”可以推测出homely是不英俊、不漂亮的意思。

④通过上下文猜词。

a.首先是找出生词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才能猜词。

b.有时文章借助关联词(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 a result、of course、therefore等)表示前因后果。

⑤根据常识猜词。

(3)总结拓展,提高效率优化效果

以复习时态为例:时态包括时和态两个概念,时即时间,态即状态。时包括现在、过去、将来以及过去将来,态包括一般、进行、完成以及完成进行。四种时和四种态,两两结合,构成十六种时态。

在高中阶段,常用、常考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以及现在完成进行时。

笔者在微课中采用了时间轴线的动画,形象生动地解析了常用、常考时态所表达的情境,制作课件、录制微视频、上传微视频,让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做好笔记和练习习题,以更好地进行消化和巩固,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答疑型微课”的反思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具有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在开展英语微课的教学中,英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学情和课堂实际,因材施教,保证“答疑型微课”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而且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科学把握,正确使用。

1.微课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制作微课,微课与课件一样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

2.提倡制作“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答疑型微课”。教师在微课录制时要研究学生,依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问题制作微课,多设问、多启发、多指导、多点拨、多评价。

3.集学科年级组和教研组之力,打造年级和学校校本资源,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微课资源库,形成适合本校学情的科学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总之,“答疑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答疑型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减少重复劳动,加强教学教研,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不断更新、丰富、完善、创新英语学科的信息资源,形成本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答疑型微课”的校本和资源体系。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4]张连仲,孙大伟.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1).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第二中学246200)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