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革新领航创佳绩——让农村的孩子爱上学英语

2020-04-06 21:48王翠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教学方法

王翠玲

摘要:现如今,教育改革也在冲击着农村中学。作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如何既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笔者认为,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同时,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其共同进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好学,从而成为新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英语氛围;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49

随着很多家长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所以很多学校办了寄宿班,笔者先后带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三轮的寄宿学生,目前正在带着第四轮。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笔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一、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每次上英语课之前,笔者都努力设计教学情景,把知识点融入情景中。例如,在教授can的用法时,笔者先说:“I can sing.Can you sing?”学生回答:“Yes,I can.”然后让学生说出会做的事:“I can swim.”“I can dance.”“I can draw.”很多学生又联想到以前学过的“I can play basketball.”“I can play computer games.”等。接下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操练:“Can you swim?”“Yes,I can./No,I cant.”这样不仅练习了一般疑问句,也练习了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在这个操练中提炼了“I cant...”,学生很自然就能掌握否定句,对于书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反复操练中自然而然地轻轻松松就掌握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关注全体学生,使其共同进步

只有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提高了,才会带动每一个学生进步。所以,教学中笔者适当调整了教学方式,在关注学困生的同时,也要关注优秀生和中等生。除了教师亲力亲为辅导学困生外,还可发展优秀生带后进生,中等生互相帮助,每个学期评出最优秀的“小老师”和进步最大的学生,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上一届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张保平,刚进入七年级时基础特别差,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词组,更别说学习习惯了。在七年级上学期,所学的英语都比较简单,知识点比较少,即便如此她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每每她想放弃时,笔者总是鼓励她,同时也是鼓励笔者自己,不能放弃她。每次考完试之后,笔者找到她,帮她分析试卷,检查哪些知识点她没掌握,不会的再耐心讲解。对于做得好的方面,给以鼓励,让其树立信心。在一次次的坚持下,张保平的英语成绩逐渐提高,到了七年级下学期她已经及格了,到了八年级下学期150分的试题她已经能突破120分了。她有了信心,笔者也有了信心。笔者带的这个班级七年级上学期有十几个学生英语成绩不及格,而到了七年级下学期基本消灭了不及格。当然,有个别学生出现反复现象,但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最后,这个班在中考中取得了平均分127分的好成绩。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并长期保持下去。在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说,敢于表达应在什么情景中说什么话。因此,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当然,要以感兴趣的话题为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读背,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精华,得到文化的浸润,从而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这样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的自信心。

四、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

学好一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处于这种语言的环境中,所以创设情境是对话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教学中,可根据对话内容巧设生日聚会、购物、打电话、看病、问路、旅游、野餐等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将所学的语言生活化,同时巩固了语言知识点。当学生进入角色成功地完成对话时,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动机和情感受到了很大的鼓励。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 bag?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一名学生早晨起床后着急找书包”的情景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卧室的照片,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小组合作,就卧室中的物品方位进行对话:“Where is the school bag/shirt?”接下来,笔者又在教室里用学生的文具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使其真实地体会到了介词in、on、under的用法。“Where is his book?”“It is on the desk.”“Where is her ruler?”“It is in the book.”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学习了新的语言内容,并将它融入了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像春雨一样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想学、乐学、好学,爱上英语。同时,锐意创新,采用多种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的人才。虽然是在农村,虽然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應用这种方法,经过三轮英语教学实践,笔者所带的每一届学生的中考英语平均分均达到了120分以上,最好的成绩是均分127分,这使笔者更有信心进行教学实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桃山中学234000)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