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相关探析

2020-04-06 23:10雒瑞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

雒瑞荣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能有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更快吸收课堂内容。本文主要从开放式实验应用到随堂实验、课外实验、小组实验和课后归纳四个方面入手,对开放式实验的课堂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生物教学;开放式实验;随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42

生物是一门需要动手实验的学科。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将动手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一、结合课本,开展随堂实验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性格较为活泼,对新鲜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具体接触过生物这门课,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新鲜,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并不断采用活跃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随堂实验中使用开放式实验的方法,能够使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行实验。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认识显微镜》,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学习,在学生积极性增强的同时,教师可顺势在多媒体上展示显微镜的图片,现在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台显微镜,大家可以对照多媒体,辨别一下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利用开放式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从心理上接纳这门课,也为接下来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形式灵活,组织课外实验

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教学中教师应把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展开教学。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在进行这一课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离开教室,到校园里去寻找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同学们,我们第三章的内容是《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大家就从校园中开始,看看我们学校里都有哪些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大家要注意做好记录,一会回到教室里和同学进行分享。”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返回教室,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的学习:“我们的校园中有苔藓、乔木、灌木等,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绿色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它们内部又是怎么循环的?”教师利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法设计课外实验,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使学生真正体验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感,同时也让学生冲破教室的界限,扩大视野,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探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生物学科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进行小组实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开放式生物课堂实验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層面来看,也让学生学习到在团队合作中应该如何相互配合。如《种子的萌发》,这一实验内容周期较长,变量较多,需要不断记录,这时就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供不同的变量,如“阳光对种子萌芽的作用”“空气对种子萌芽的作用”“水对种子萌芽的作用”让学生进行选择,同时引导学生分工:“各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变量,讨论设计出实验报告,并轮流记录观察日记,等到种子发芽后,各小组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日记要一起交上来,并在课堂上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知道,要想顺利完成实验并得到客观的实验结果,往往是要需要与团队一起合作完成的,而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巩固课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这样符合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四、整理归纳,落实学习内容

开放性实验的课堂上实验器材多、活动多,课堂气氛活跃,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有着更强的掌控能力,在组织课程顺利进行的同时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状态,时刻注意学生是否把精力都放在做实验上,如果学生过于活跃,或者实验的过程偏离了教学任务,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的思路带回课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内容。比如,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随时走动,以掌握学生的实验进度,并时刻注意学生的实验安全性。在开放性实验课堂上的最后十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收回注意力,整理实验报告单。利用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让学生把今天的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可互相检查实验报告,查漏补缺,同时整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完整归还,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实验课堂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而在接下来的常规课堂中进行补充,真正做到动手实验和理论知识相辅相成,使生物课程的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增加开放性实验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对生物课堂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活力。将生物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认真的实验态度,引导学生亲手打开生物学科的大门,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际活动也让学生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生物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亮.例析初中生物实验的开放式教学——以“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心脏”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10):61-64.

[2]徐焱.指向科学探究的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课例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9(9):77-78.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教育科技局03320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一体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