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20-04-06 23:10郑芳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教学

郑芳红

摘要:现如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显性学力的发展,还应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拥有理性思维,应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形成自主观察能力与探究意识,使其更具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响应新课改理念号召,彰显科学学科的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基于此,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浅议如何在初中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43

新课标强调“应促使学生历经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应升级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重视对科学实验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在打造高效科学实验课堂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及分析中获取科学知識,认识科学现象,形成探究能力,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重视对信息化教学设备与创新施教模式的灵活应用,丰富中学生的科学实验体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意识。”立足于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不仅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多彩、便捷,也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更需要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提高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关注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等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升级教学引导方式,使科学实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使他们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要点与操作方法,在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意识,形成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对初中科学教学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既有助于深化学生认识,也事关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发挥实验的育人优势,使其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做中学,促进他们的“知行合一”,使其形成科学素养、实践意识与探究能力。

二、浅议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打破教学局限

重视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并且具有换位思考意识。在传统的教育视域下,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材是主要的施教蓝本,只要学生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具有应试能力,教学任务便完成了。而关注实验教学,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则需要促进科学教学的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教材及课堂的限制,使教学更具引导性、科学性与创新性。

2.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更加关注教学相长问题。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角色灵活转化——教师应做好课堂启发者、参与者,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促进他们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融入到教学探讨中,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升级认知;学生应成为实验学习的主人,既需具有主动提问的意识,也应积极参与教学探讨活动。

3.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科学实验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将实验与学生的认识意识、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融会贯通,营造生动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具有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实验学习态度,具有理性认识与学习兴趣。

4.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积极运用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做中思、在观察中提升自我认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从而使科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可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他们的知识理解,并将其内化为科学素养、外化为实践行动。

三、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1.做好教学激趣,吸引学生参与实验

为了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重视激趣引导。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因其自律意识欠佳,他们在课堂中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较为有限的。为此,可以应用情境创设、问题导学等方法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全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其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

例如,在浙教版七年级上《细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单细胞生物运动的短视频,使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是如何在自然环境复杂的地球上进行繁衍生息的?”,可适度展开教学拓展,让学生在实验中探思“是否只有单细胞生物能够进行无性繁衍?”以促进科学教学与生物学科的整合,继而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让他们通过科学实验了解衣藻、草履虫的生存环境,看看它们具有怎样的“本领”,从而在教学激趣中引发学生的实验研究兴趣,使他们形成规范实验的意识,并就实验问题进行交流。

2.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实验感受

为了使科学实验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纷呈,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任务驱动、生活化教学、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展开实验探索,以便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探究意识。

例如,在浙教版《汽化与液化》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并通过教学实验,让他们理解“液化——汽化转化过程”及两者关系。给学生温度计、水、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硬纸板等实验用具,使其合作分析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并能够测得汽化过程中的周边空气温度变化,从而在实验探究和数据记录中,使他们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原理。或以组间比拼的方式,使其阐述合作学习的体会、心得,进行教师与组间评选,看哪组实验更规范;亦或展开快速问答,结合他们的实验学习感受,当教师说“蒸发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无关”“蒸发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等问题时,使学生快速判定对错,在最短时间内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并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3.重视分层教学,以实现因材施教

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动手能力强弱等多有不同,为了促进他们在实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教师还应重视分层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进行动态化、精细化分层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一直处于与自身科学素养相符的层次中。

例如,在浙教八年级上《电流的测量》教学中,可以将基础较好、思辨能力强的学生划分到A层,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给他们测量电流的实验用具,使其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展开自主探究实验,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实践意识欠佳的学生,教师可将其划分至B层,并使其进行合作探索,先观察电流表、了解其工作原理,接着对其加以有效利用,继而分析小明家厨房电路设计的问题,使他们在探究学习中升级认识,形成电流单位换算的意识。对缺乏自主实验意识、学习兴趣淡薄的学生,可将他们划至C层并对其进行实验教学引导,让学生结合串并联问题,认识到电流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验中,能够正確使用电流表,记录不同点位的电流值,并试着推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4.促进教学拓展,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为培养中学生的自学意识,使他们具有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教学拓展,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开阔认知视野。

例如,浙教九上《物质的变化》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展开探究性实验——联系燃烧和灭火、物质的转化、物质的酸碱性检测等实验,在动手实践中大胆提出假设,得出科学结论。利用课堂进行实验感受的交流,展开多边互动,实现智慧碰撞,使学生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科学知识库”,从而使他们具有观察生活、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联系的观念,增强其探究能力与自学意识。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验,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并形成探究能力,这些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形成生本意识,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验感受,促使实验学习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具有教学反思与总结意识,能够认识到教学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使他们对科学学习抱有好感、更具进取心。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寇长平.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5):24.

[2]傅琴.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创新性思维培养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2018(8):1.

[3]吴建军.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8.

[4]季康林.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7(5):3.

[5]叶能益.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1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西洋中学317016)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微课不微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