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高质量蜂蜜生产技术

2020-04-07 09:15周冰峰朱翔杰周姝婧祁文忠王彪徐新建付中民
中国蜂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群势蜂王蜂群

周冰峰 朱翔杰 周姝婧 祁文忠 王彪 徐新建 付中民│文

1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中华蜜蜂饲养岗位团队;

2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3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固原综合试验站

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宝贵蜂种资源,是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蜂种之一。中华蜜蜂易分蜂,维持的群势较弱,所以中华蜜蜂生产高质量蜂蜜的技术难度相比西方蜜蜂更大。有关蜂蜜质量的论述已发表在《中国蜂业》2018年第10期,其质量特征除了安全卫生外,主要体现在以含水量反映的成熟度。本文中的高质量蜂蜜是针对目前生产水平而言,从蜂蜜商品属性角度,合格蜂蜜就应该达到这种质量[1]。优质蜂蜜在高质量的基础上,体现在单一蜜种的纯度。现有的中华蜜蜂管理技术大多从子脾上摇取蜂蜜,子脾上的蜂蜜含水量高,蜂蜜中花粉等杂质多。因此,从子脾上很难取出高质量蜂蜜,且从子脾上取蜜会严重伤害蜜蜂虫蛹。

高质量蜂蜜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丰富的主要蜜源和群势强盛的蜂群。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推动了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2]、中华蜜蜂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使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大幅度提升。在天水综合试验站和固原综合试验站的中华蜜蜂示范蜂场,规模化强群饲养管理技术取得很大进展,生产出成熟度高的全封盖蜜脾(图1)。

蜂蜜优质高产的三要素是蜜源、蜂群和天气。选择场地需注意,在蜂群的增长阶段,也就是在蜂蜜生产群培育期粉源和蜜源较丰富,为蜂群的恢复和发展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蜂蜜生产蜂群要求健康、强群、脾新;理想的天气为晴天、无风或微风,昼夜温差较大。

中华蜜蜂封盖蜜含水量偏高,在华南春夏生产的封盖蜜不足39 波美度,这种含水量的蜂蜜易发酵变质。解决中华蜜蜂成熟蜜含水量过高的关键技术是将蜂蜜生产群育子区和贮蜜区分开,不取子脾上的贮蜜,完全成熟的蜜脾放入干燥室脱水。西方蜜蜂群势强,易将蜂蜜生产蜂群分隔出育子区和贮蜜区,生产优质蜂蜜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一、蜂蜜生产群的培育和组织

蜂蜜生产群育子区和贮蜜区分开是中蜂优质蜂蜜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蜂蜜生产群分区的蜂群基础是强群,所以在流蜜期前的蜂群增长阶段,快速恢复和发展蜂群对中华蜜蜂优质蜂蜜生产至关重要。

1.蜂蜜生产群的培育

大流蜜期开始前50天至流蜜期结束前40天蜂王产下的卵发育成为主要蜜源花期的适龄采集蜂。通过促王产卵、饲料充足、巢温调节等技术手段,大量培养健壮的适龄采集蜂。

强群是蜂蜜优质高产的基础,也是蜂群健康的基本条件。健康强群需要抗病力强、维持强群、产卵力强的蜂王,以及提供蜜蜂健康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和良好的巢温条件。

(1)人工育王

蜂王对蜂群快速增长、控制分蜂、维持强群、减少病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蜂王是培育强盛蜂蜜生产群的必要条件。

种用群选择:种用群包括提供种用雄蜂的父群,提供移虫的母群和培育蜂王的哺育群。种用群应具有突出的维持强群、分蜂性弱,群势恢复发展快,抗中蜂囊状幼虫病,造脾能力强、贮蜜封盖快;采蜜能力强等遗传特征;无其他特别不良性状。

种用群可在同一生态环境范围内选择,杜绝跨生态区引种。在选择种用群时,要注意保持蜂场的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种用群不能太少,越是周边中华蜜蜂少的地方,越是要注意保持蜂场的遗传多样性。

优王培育:在分蜂热发生季节的初期育王。分蜂热是蜂群准备分蜂的状态,也是蜂群大量培育蜂王的时期。适宜大量培育优质蜂王季节的特征是,蜜粉源丰富,雄蜂健壮且数量多,群势强盛。在进化过程中,蜜蜂选择了最适宜的季节培育蜂王,所以此时育王的质量最好。

育王群哺育力强:哺育力强的育王群要求群势强盛,哺育蜂多,卵虫数量不宜过多,巢内贮蜜粉充足,外界有相对丰富的蜜粉源。小幼虫巢房底部有较充足的白色浆状物。必要时,在育王期间,将哺育群中的卵和小幼虫脾调出,以保证培育蜂王所需要的充足王浆。

控制培育蜂王的数量,王台数量过多,可能因营养不足导致培育的蜂王发育不良。建议每个育王群一次育王,不超过20个王台。

(2)促进蜂群快速增长

促进蜂群快速增长的技术要点是培育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优质蜂王;维持适当的群势,保持巢温稳定和保证充分的哺育能力和饲喂能力;调整蜂脾比,保证蜂脾相称,在低温季节需蜂多于脾;巢内粉蜜充足和有充足的可供蜂王产卵的空巢房。

(3)病虫害防控

应用中华蜜蜂健康养殖技术,防控病虫害发生,减少药物残留。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是防止外来病源入侵、增强蜂群的抗病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病蜂群。

防止病源入侵:封闭蜂场,防控防疫,限制人畜进入蜂场,场外人员禁止开箱动蜂群。开箱操作前穿干净消毒过的工作服,用肥皂将手冼净。蜂场、蜂箱和工具定时消毒,避免蜂群感染疫病。

增加蜂群对疫病的抵抗力:抗病育王、强群养殖、蜂脾相称、营养充足、小环境良好。

病群的发现和处理:了解我国蜜蜂病虫害疫情动态,有针对性加强防范。经常在巢前观察蜂群,密切关注病虫害方面的异常情况,及时开箱检查确定疫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当地政府畜牧主管部门和养蜂组织。

2.中华蜜蜂蜂蜜生产群的组织

(1)组织强群

在流蜜期到来前,群势不足的蜂群可以采取群势调整和蜂群合并的方法组织强群。

蜂群调整:根据蜜蜂的群势和距离流蜜期的时间,采取补充子脾和蜜蜂成虫,加强蜂蜜生产群的群势。距流蜜期开始1个月前可补充卵虫脾,补充卵虫脾需要注意保证巢温和哺育力。距流蜜期开始20天前补充封盖子脾,距流蜜期开始10天前补充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进入流蜜期,可将生产群中过多的卵虫脾脱蜂提出,调整到非采蜜群中。

蜂群合并:在流蜜期的初期,将相邻的两个中等群势的蜂群合并为一个生产强群。在合并前需要渐移法近距离移动蜂群,使被合并的蜂群逐渐靠近生产群。

(未完持续)

猜你喜欢
群势蜂王蜂群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权力至上的蜂王
诠释蜜蜂中毒的诸种“怪象”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蜂群”席卷天下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蜂王入群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