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植入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20-04-07 11:14郑群朱小金
医疗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脏生命评分

郑群,朱小金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心脏性猝死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植入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预防一级及二级心脏性猝死,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研究发现,植入ICD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易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进而增加心律失常及植入ICD治疗次数,对其心脏功能有严重危害,因此,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尤为重要[2]。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植入ICD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需植入I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5~74岁,平均(64.23±6.08)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7~75岁,平均(65.46±6.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心脏性猝死的一级或二级预防或肥厚型心肌病植入ICD的患者;年龄≥18岁的患者。排除标准:伴有精神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植入ICD失败的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嘱患者禁食6 h,常规备皮,动作轻柔,保护其隐私,完成后协助患者清洗干净,并建立静脉通路,入室后使用ICD(美敦力公司)。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1)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植入ICD的基本知识、手术意义与安全性,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2)术中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如出现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应及时给予处理。(3)术后护理:将患者转入监护病房,了解其术中情况,告知患者卧床的重要性,嘱其72 h内卧床勿翻身,24 h内术侧肩部制动,预防电极脱位及术侧肢体肘关节以下静脉血栓形成;告知患者咳嗽时请勿用力,如出现此现象,应立即用手按压伤口,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于6~8 h内用沙袋压迫患者局部伤口,且更换敷料应遵循无菌原则;术后7~10 d拆线,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出现伤口渗血、红肿及心率异常及时报医处理;术后第1次起床动作应缓慢,以防跌倒发生,嘱患者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

1.3 临床评价

(1)干预后,比较两组生命质量: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OL)[3]评估,包括睡眠、精神、疾病认知、治疗态度、食欲、日常生活及家庭理解7个项目,每项1~5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好。(2)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4]评估,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4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0~40分,分数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QOL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QOL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睡眠 精神 疾病认知 治疗态度 食欲 日常生活 家庭理解对照组 20 3.60±0.32 3.41±0.23 3.22±0.21 2.89±0.18 3.14±0.18 3.25±0.33 2.85±0.23观察组 20 4.21±0.19 4.22±0.23 4.31±0.19 3.94±0.25 3.95±0.24 4.63±0.20 3.93±0.26 t 7.330 11.137 17.213 15.243 12.075 15.994 13.91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概念 自我护理知识 ESCA总分对照组 20 30.03±2.15 19.82±2.14 22.93±2.20 31.01±5.02 103.79±11.51观察组 20 34.46±3.76 22.95±3.68 26.75±3.72 36.22±5.69 120.38±16.85 t 4.574 3.288 3.953 3.071 3.636 P 0.000 0.002 0.000 0.004 0.001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心血管常见病,在美国每年有3万例患者死于心搏骤停,占心血管疾病的65%[5]。植入ICD是治疗出现心搏骤停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见手段,但接受植入ICD放电治疗的患者易出现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临床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易触发其心律失常,进而增加了植入ICD治疗次数,降低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OL、ESCA评分均较高,表明对植入ICD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地让患者参与到自我护理中,使其尽快承担自我护理责任,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够保证其尽早出院,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术后生存能力;采用引导方式使患者表达真实想法,并调整患者现有想法,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护理人员的康复宣教,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研究发现,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特别是女性患者[6]。因此,ICD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心理障碍,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护理方案的制定由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共同完成,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利于患者机体营养均衡,提高患者排泄能力,改善预后;患者植入ICD后应加强心电监测,如创口发生并发症,应及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给予患者功能锻炼指导及饮食指导,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植入ICD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心脏生命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心脏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