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于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2020-04-07 03:55张海萍
考试周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关爱尊重学困生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果我们放弃了“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那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发“学困生”潜力,重视对每一个“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的生命也精彩绚丽,就更具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学困生;尊重;关爱;策略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为关键的教育,直接影响一生的成长、发展方向,所以,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幼小生命,关爱弱势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用我们应该有的良心和责任,关注、负责所有受教育者。“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当是作为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也精彩起来,教师才有资格去谈全体学生的发展。而学困生是各校各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一个弱势群体,更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 尊重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

(一)倾注爱心去牵手

1. 为这些孩子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同学做他们的同桌。这样,当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给予帮助,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明白帮助别人是赢得别人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2.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各种小队的各项活动,发挥他们在小队活动中的作用,让身上散发出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信心。

3. 我还注意到这些孩子比较孤独,所以就在班上开展“手相牵”活动。暗示班上优等生主动去找学困生交朋友,让他们从内心真真实实感到:我原来也是受好学生欢迎的。

(二)以激励为途径

1. 确定切实的目标。自信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确定短期能见效的目标,使学生在得到一个个交往成功的满足之后,获得新的成就感,从而培养起交往的信心。所以,我帮他们制定一学期的总目标,同时结合本学期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把大目标从“与家长交往”“与老师交往”“与伙伴交往”“与陌生人交往”四个方面按周制定小目标,月与月之间逐渐增加难度,采用“大目标,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发掘闪光点,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学困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因此,我们应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如:我班的小L同学,在一次学校大扫除时,其他同学不愿意干的脏活,他自愿干,没有一句怨言,劳动十分卖力。我看在眼里,回教室后,作为典型,我加以大肆表扬,同学们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还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我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少见的自信。一个充满青春,充满活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不算太难。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学困生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我建议中队召开“夸夸其谈——优点”中队主题会。在中队主题会上,大家争相发言,指出这些孩子的优点,如爱劳动、忠厚老实、爱帮助人、文静、不打架……他们听了大家的发言非常激动。高兴地说:“我没想到,我还会有这么多优点!”在中队会的最后,我趁热打铁,鼓励孩子在保留原来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并对他们交往方面提出新的希望。这样,通过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优点,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融入班级,他们在交往方面更加主动,更加自信。

3. 给予充分的信任。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催人奋进,促人努力。对学困生来说,只有信任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使心理辅导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同时,信任他们,也是尊重他们人格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卑、压抑的学生找回自尊,找到自信。这也是激发其交往自信心的突破口。这学期的一节数学课上检查家庭作业时,其中一个孩子又没做,我询问原因,她说,因为时间紧张走得急,把完成作业放在家里忘记拿了。开学初她曾因为这个原因几次检查是没有作业(撒谎的理由),我犹豫了。难道她又撒谎了?这几周她一直表现得不错呀,我是不应该相信她?我选择了相信,就没有批评她,只是叫她下午记得拿给我检查,果真,她昨晚是认真完成作业的,此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因为我的信任,明显感到孩子心里的那份踏实来自老师对她的理解与肯定,脸上的笑容可以说明一切,而且总愿意找机会跟我走得很近,真好!这都源于信任。

4. 提供机会找自信。在班级活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帮助找回自信,赢得与同伴平等相处的机会,并获得交往的快乐,以激发其努力向上的勇气。因此,在集体活动时,我总是设计一些能独立完成的活动让他们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的夸奖。课堂上,我常把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并暗示他们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引导他们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去面对学习,面对交往,面对将来的人生之路。

二、 善用策略,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兴趣

(一)注重细节,春风化雨,走进孩子心灵

我一直肯定:细节最能打动人心,感化人格,是最能直击人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所以,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特别注重细节,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知道他們需要妈妈般温暖的呵护,温柔地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拿起他们柔软的小手,弯下身子和孩子们交流,一个肯定的目光、一脸赞许的微笑、一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殷切的叮咛……

(二)肯定进步,激起学习欲望

进步让人看见希望,为此,我尽可能每周要抽出一些时间在班上开展“学困生”进步奖励活动,使他们在点滴进步中,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进而帮助他们激发“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

(三)肯定成绩,推波助澜

学困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很难甚至几乎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这可能性很小的进步,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也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如:我班的小J同学,在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第二单元的数学成绩提高了5分,我及时加以肯定,并告诉其家长这个好消息,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虽然在第三单元的考试中又出现下滑,但这个现象是暂时的,我及时与他谈话,消除了他的精神压力,很快在第四单元的测验中他的成绩又上升了。虽然只是几分的进步,但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四)在吃“偏食”中体验取胜的喜悦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想办法挤一点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导,出两道比较简单的与当天所学内容相关的习题,一般他们能够做对,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脸上就会绽放出“我也能行”的笑容,就这样平时注重对他们吃点“偏食”,以补充营养,进而体验更多取胜的喜悦。

三、 增加感情投资,给予更多关爱

(一)课堂提问给予“关爱”

在课堂教学的每节课中,我们都应该不怕延误教学时间,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因为这些孩子在知识层面,思维层面,语言组织、归纳、表述层面都比其他孩子,尤其是要比优等生相差一大截,所以他们思考回答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而多数的回答又是让老师和同学不满意的,白白浪费了珍贵的一些课堂时间,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啊,真的是很可惜已经流过了的时间,于是

部分老师就觉得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不提问他们,这样,学困生被提问到的机会就很少甚至没有了。很能理解老师有时也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教室里还有大部分学生也需要去关注啊。但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关爱,我们不能放弃他们,而要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老师就得想尽各种办法,让全班学生在一节课中都有所收获和进步,既提升了优等生,也照顾了学困生。复杂的问题难就降低难度,或者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先教学困生,再由学困生来回答,增加自信心,并给予指导和改进。

(二)分层布置作业给予“关爱”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孩子在写作业时速度也会很慢,所以不能给他们布置和全班学生一样难度一样数量的作业,应该根据每天学习的内容选择少量基础性的习题,争取能让他们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完成,也就是尽可能在课堂上写完,保证作业的质量,提高孩子的基础能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值得。

(三)参与集体活动给予“关爱”

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所有班级活动中来,对班集体多一份责任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班集體的温暖。尽管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却在其他方面常于别人,我班的小张同学,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在学习中总显得没有足够的自信,而她在朗诵、唱歌、舞蹈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在音乐方面,她是其他孩子崇拜的偶像,所以班上举行的一切文娱活动中,我就让她扮演主角,领诵、领唱、领舞,所有活动中她都表现特别棒,我们班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记得在学校大队部最近组织的主题为《纪念一二·九运动》的五、六年级队会比赛中,小张同学激情高昂、催人泪下的领诵赢得在场所有师生的热烈掌声,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加上全班同学的齐心努力,我们班又获得了第一名,回到教室,再看小张时,孩子脸上的笑容啊,那真是最美最漂亮的,我知道,此刻孩子心里的那份快乐、自信、满足都会给她的学习带来无穷大的动力!

(四)鼓励表扬给予“关爱”

二十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懂得,学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肯定与欣赏,别人对他们的一点点赞赏都会转变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我会格外增加对这些孩子鼓励表扬的时间和机会,只要是与他们有关的好事,哪怕就一点,我都不会放过,我班的小刘同学,成绩让各科老师揪心,但他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而且总是主动去独自一人清理班级区域内的垃圾,冬天小手会被冻得通红,看着真让我心疼,还有更多的是感动,这样的品质的确是大多数孩子不具有的,所以,我总把他的行为举动作为教育全班学生道德品质的鲜活素材,而小刘同学眼里多了些许坚定自信的目光。

四、 总结

转化学困生的过程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一直做下去的工作。我常想,只要我们用真心坚持去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许这一弱势群体就不再是弱势,他们也会同样活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甚至更棒!所以我深信,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满满的爱去点燃和唤醒学困生,就没有“攻不下的城堡”和“解不开的疙瘩”!

作者简介:张海萍,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关爱尊重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