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家庭观的变化

2020-04-07 03:50肖泽铖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平衡感贝蒂弗里

【摘要】战后美国中产阶级随着经济繁荣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阶层,白人妇女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她们的行为和观点的变化对美国意义重大。在60年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之后的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展示这一变化的过程并且初步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家庭观妇女不平衡感

一、“家庭至上”的黄金时代

战后的美国,存在着一股十分强烈的回归家庭的思潮,全国上下都掀起迷恋家庭生活的热潮,而这种迷恋又集中体现在对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渴望上。[1]因此,从战后到整个50年代,“家庭至上”似乎成为了整个美国社会公认的家庭观念。这种观念浪潮并不是没有原因。

首先,美国战后一定程度上具备使众多家庭得以充分发展的经济条件。美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十分迅速,且很快在50年代走向繁荣高涨。[2]政府实行财政赤字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刺激国内消费,集中投资学校、住房、老兵福利和社会福利等。一定程度上为家庭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增加。[3]这意味着家庭成员拥有更高的消费水平。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对美国家庭有着重要意义的市郊化过程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许多中产阶级白人夫妻离开城市,走向郊区,在此将未来的生活托付给家庭和孩子。

其次,战后美国社会成员心中存在着一股强烈的家庭重聚的期望。战时,大批丈夫作为士兵离开妻儿,前往前线,而妻子则独自在家中承担着本应该由丈夫承担的许多责任,成为了家庭的支柱。战后大批复员的男性回到美国,他们在战时饱受战争的摧残和离开妻儿的痛苦,因此家庭便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归宿。[4]

最后,战后美国社会的高人口增长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战后美国社会出现的“婴儿潮”现象继续推动了在战争中就已开始的生育高峰。[5]从1950年到1960年,美国人口几乎增长了20%。[6]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团结是成功、健全的个人生活标志。[7]

正是这种由社会舆论所引导的家庭观念在战后的美国对许多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批妇女纷纷离开工作岗位,成为了家庭主妇。在这过程中,妇女的身份也重新被社会舆论塑造了。然而,正是这种被塑造的妇女观念和家庭观念在60年代的美国遭到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公开挑战和质疑。

二、60年代的变化——对家庭观念的质疑和挑战

进入60年代,美国战后原有的“家庭至上”的家庭观念逐渐受到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公开质疑和挑战。在战争结束的十多年后,许多女性发现这种似乎美好的家庭观念很大程度是由社会舆论塑造的,并最终引起了众多的情绪问题。使这种将成功家庭定义为以孩子为中心、男主外女主内的富裕郊区家庭的强大家庭观念遭到了持续的攻击。[8]最终,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反对声音构成了一股新的观点:不再一味强调家庭和孩子的核心价值,而更注重家庭价值和妇女自身价值之间的平衡和转移。

以往的家庭观更加强调妇女的价值应当在奉献家庭和照顾孩子中实现,家庭主妇就是一个合格妇女的职位称谓。但不久后,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便开始否认家庭就是妇女的全部意义和归宿,认为妇女本身也是价值实体,除了奉献家庭和孩子外,妇女应当有资格去接受完整的教育,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事业。

这种观念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妇女们普遍对以往的家庭观开始感到困惑和不满,但最终没有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第二阶段,一些妇女开始发现问题的本质,提出公开的质疑和挑战。

第一阶段属于非理性阶段。在该阶段,长期生活在市郊的中产阶级白人妇女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情绪问题在困扰着她们,她们经常感到空虚和孤独。她们逐渐开始对这样的家庭生活从困惑上升到不满和厌烦,但最终大多数女性还是没有发现困扰她们的真正原因,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二阶段则属于理性阶段,一些善于思考且有长远眼光的中产阶级白人妇女摆脱纯粹的情绪问题而深入思索,逐渐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她们认识到这种情绪问题来源于一种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是由妇女所面对的现实和自身实际能力间的矛盾造成的。女性从小和男性一同接受教育,形成了不逊于男性的能力和视野,而最终许多女性却放弃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放弃追求自己事业和梦想的机会而跟随社会普遍的家庭的观念,很早就结婚生子,在市郊生活,将余生奉献给家庭和孩子。这种强烈的不平衡感最终迫使越来越多的妇女们开始挑战和质疑“家庭至上”的家庭观,使她们发现女性的价值被家庭完全埋没了。这最终导致了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家庭观的变化。

这一观念的阶段变化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本文认为是1963年,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奧秘》的出版。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首次集中且深入地分析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家庭问题,将妇女产生的莫名情绪定义为“无名的问题”,[9]并且提出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种被社会舆论塑造的错误的女性观念——“女性的奥秘”,也就是认为,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是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她们的角色就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满足丈夫、孩子和家庭的种种自然需要”。[10]最后又在书的最后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妇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鼓励妇女认真对待教育和家庭,接受更多的教育,以成为独立自由的存在,进而充分实现自身的各种可能性,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使妇女获得新生”。[11]

三、家庭观念变化的原因

妇女对以往家庭观的公开背离和挑战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如果这种变化最开始是由一种心理因素,即妇女们对自身和现实间产生了不平衡感所引发的种种情绪问题所导致的。本文初步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促使了这种不平衡感的出现。

首先,社会舆论的持续塑造。战后所流行的“重返家庭”的观念一定程度上确实符合当时人们的要求,此时疲惫的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们也认同这种观念。但同时,许多社会舆论本着自身的目的长期反复地通过迎合当时的家庭观念而塑造一个理想的妇女形象:家庭主妇。[12]杂志报刊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观念刊登大量以主妇为主角的文章,和20年代刊登大量关于独立女性的故事和文章形成了巨大反差。[13]通过社会舆论的长期渲染和塑造,一个理想化的女性最终根植于美国人心中,使得中产阶级妇女在哪都无法摆脱这种由社会所创造的妇女形象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被塑造的妇女形象并不是源自于妇女们的内心,因此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其次,郊区生活的负面影响。美国在战后迅速开启了市郊化的进程。当时推动市郊化的主要原有: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城市问题的恶化、[14]住房建造业的繁荣发展、人口增加带来的住房需求、战后家庭生活的极端重视[15]等。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看中了郊区远离都市喧嚣和繁忙、更干净安全等特点,将其看作养育孩子的绝佳场所,从而纷纷奔向郊区。但是在此之后,郊区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一方面,郊区环境过于雷同和单调。[16]区所提供的社区生活相对单一,大多数的社区基本属于同一阶层、同一民族、同一种族甚至同一年龄段。[17]另一方面,正是这种远离都市烦恼的郊区生活反而使得妇女的生活更加单调和没有挑战性。

最后,妇女自身能力的提高。在第一次女权运动中,妇女为自己赢得了参与工作、接受教育和参与政治的权利。尽管在实际中仍受到性别歧视,但她们确实有机会像男性一样去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和参与政治。因此,当战后“重返家庭”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妇女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不逊色于男性。但是,战后许多有能力的女性在大学时放弃了继续毕业和进修的机会,将继续追求教育和事业的机会让位于男性,生活在舒适的郊区里,履行着被塑造的合格女性的职责。这样,在极度舒适的家庭生活和自身不断提高的自我实现能力间的矛盾便逐渐扩大,最终造成了不平衡感。

四、结语

60年代对战后家庭观的背离和挑战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家庭观最明显的变化。本文尝试指出这一变化的过程、本质和原因,初步认为,这一变化本质上是由于妇女们由于不断提高的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和要求压抑这种实现价值的需求的现实所导致的不平衡感造成的。不平衡感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舆论的持续塑造;郊区生活的负面影响;妇女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对于这种变化对美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本文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受限于篇幅也没有进行赘述,这是文章不足之处同时也是笔者下一步需要补充完善的方向。

【注释】

[1]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宋薇薇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20页。

[2]乔纳森·休斯、路易斯·凯恩:《美国经济史》,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95页。

[3]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26页。

[4]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41-1950 ,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237页。

[5]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宋薇薇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20页。

[6]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26页。

[7]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宋薇薇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22页。

[8]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宋薇薇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529页。

[9]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0]贝蒂·弗里丹:《第二阶段》,小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总序。

[11]沈芳媛:《从《女性的奥秘》看贝蒂·弗里丹的女权主义思想》,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3期,第155页。

[12]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3]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14]徐和平:《战后美国市郊化原因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2年第10期,第42页。

[15]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33页。

[16]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30页。

[17]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830页。

【参考文献】

[1]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宋薇薇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乔纳森·休斯、路易斯·凯恩:《美国经济史》,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下册,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4]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41-1950 ,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5]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贝蒂·弗里丹:《第二阶段》,小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沈芳媛:《从《女性的奥秘》看贝蒂·弗里丹的女权主义思想》,载《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3期。

[8]徐和平:《战后美国市郊化原因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2年第10期。

作者简介:肖泽铖(1995—),男,汉族,广西柳州人,研究生在读,单位:天津師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平衡感贝蒂弗里
以木为媒
弗里达·卡罗的睡衣晚会
比钢铁更坚硬——弗里达·卡罗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弗里达的传奇一生
上帝的手艺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