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火种,隔离不隔“爱”

2020-04-07 17:52赵松华
人力资源 2020年2期
关键词:办公远程疫情

赵松华

前阶段,在网上有一篇文章被大量转发——《17年前阿里全员隔离,马云是怎么熬过非典的》。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感染非典,导致全公司五百多人被隔离在家。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指向阿里巴巴将面临一场灾难的结局:错过业务发展的高峰是一场灾难,因为员工出现问题业务流程被迫中断也是灾难,出现大规模员工抱怨造成的人心涣散同样也是灾难,包括他们的领袖马云……”当然,虽历练无数波折,最后的结局是阿里挺过来了,可以说,是非典成就了淘宝,成就了阿里。

非典过去两年后,马云把5月10日定为“阿里日”。马云在设立“阿里日”的公开信中表示,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非典时期公司的不屈奋斗而设立的。他如此写道:但凡一个个人乃至一个公司,要成就其非凡的伟大,必经受并战胜非常的困难和挑战。

不知道其他人的反应如何,在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处在一种置身事外的状态的。我总认为,能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成功的企业是微乎其微的。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时,或从此一蹶不振,或就此消亡,或重新洗牌。那么作为大多数企业中的一员,我们如何在这场战“疫”中活下来呢?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还不想在此期间宣布破产,还想通过一系列手段渡过难关。那么,保留住你现有的员工是头等大事。因为随着疫情发展,即使你想让员工回到工作岗位,一些员工为了生命安全,宁愿选择暂时放弃工作,也不愿冒生命危险。所以此时,HR要配合老板,尽量留住员工。笔者提供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统一思想,消除焦虑

许多90后、00后员工表示,2003年非典时,自己还小,而且信息传播速度也没有如此迅速,那时并不知道疫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然而这次却不同,时时更新的数字,每一天都有新病例的确诊,每一天都有死亡病例的发生。或许就在同一次列车里,或许就在同一个航班里,甚至就在同一个小区里,就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连门都不敢出,更别提上班了。怎么办?只有暂时放弃工作了。

相信每家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员工,他们不是不想工作,而是焦虑疫情的蔓延会不会影响到自身。其实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思想的可怕。所以,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具体讲应该是一把手,要及时洞察员工的心理焦虑,及时进行疏导。HR要提醒并配合老板,在公司的微信群中,在公司的OA网上等等内部社交工具中,做好思想工作。比如一家电器集团的老总亲自在OA网上发布一条通知:

“兄弟姐妹们,我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里给大家拜年,同时也向大家以及亲人表示慰问。此前发布的通知中关于2月3日上班的安排,暂时取消。具体上班时间公司将根据政府通知以及疫情发展情况而定。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所有员工以及家人的健康是公司最关心的事,保护大家的健康安全是现阶段的头等大事,在此期间请切记少外出,待在家里、勤洗手,特殊情况外出时必须戴口罩。不传谣不信谣,多看新闻不传播不实消息;同时要求大家手机处于开机状态,随时关注钉钉消息。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是我们永恒的避风港。让我们陪伴和守候在家人身边,共度这一段特殊的时期。我们坚信疫情不会阻挡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携手并肩,同心同力,疫情终将被击退!(此信息阅读即可,不用回复)”

此后,集团老总每天都会给大家发布一些疫情期间的心得,针对网上不真实的信息及时向员工辟谣,经常在微信群里与同工互动,不定时地发一个小红包。此时,没有领导与下属,只有共患难的兄弟姐妹。老总不断地向员工保证,企业停工不停薪,尤其是湖北的员工,要在家做好防控保护,希望见到健康的大家,并嘱咐员工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好好陪陪家人。想想看,当员工在家里并不安心地休假时,能收到公司最高领导者的慰问,心里是何等安慰。

其实,如果你的员工因为工作的事情产生了焦虑的情绪,你应该感到欣慰。因为焦虑证明了员工在乎他的这份工作。心理学家表示,焦虑是人的生命力。人只要有所追求,有所希望,就不可能没有焦虑。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员工焦虑的无外乎两点,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工作。老板不是医生,无法治疗他们身体上的问题,但老板此时是员工另一个战场上的“护法”,只有这个战场安心,员工才能安心在家。

后方保障,全程无忧

面对突发状况,公司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应对目前的复杂情况,一定不要拍脑门瞎决策。我们应多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根据专业的意见来决定每一步。某咨询公司在春节大年初一就成立了防控工作组,由老板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担任联络员,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公司请来三甲医院传染科主任担任总顾问。

专门小组成立后,立即对全员进行统计摸底筛查。总体上,全部员工分成若干个类别来摸底:身体状况(是否有感冒症状,是否疑似,是否确诊),目前位置以及假期结束返回工作场所前的位置变化计划,假期结束以后返回工作地的方式及地点,是否去过湖北,是否去过武汉,是否有接触史等等。统计信息一定要准确,要告诉所有的员工,这是为你负责,也是为所有的同事、为整个社会负责。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或者企图隐瞒不报,一旦真的出现了问题,就是害人害己害社会。

对敏感的、高危的员工分别建群,密切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敏感的人群包括去过武汉及湖北的、在武汉或湖北但目前身体健康的;高危的员工是有感冒症状或者疑似(以医院诊疗判断为准)的,尤其是有过接触史或正在疫区的。敏感的、高危的员工,必须每天上报体温及身体状况,直至疫情获得控制。

作为公司负责人,你要知道你的所有员工的状况,并且坚定地跟他们在一起,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他们,因为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公司应设立紧急预案,假如有员工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确诊了怎么办?身处武汉核心地带的员工生活如何保障?一系列的问题都必须要有预案,任何一种情况出现了,都必须要有专人跟进、处理、反馈信息。一定要考虑到极端情况。如果公司不考虑极端情况,那么真的遇到困难,大家就会束手无策。

公司还派专人采购必需的应急物资,例如口罩、酒精、消毒液、测温枪等等。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员工出现感染迹象时,万一没有这些物资,需要公司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为正式上班后办公场所的健康问题做准备。

要让信息透明化,不要让小道消息在员工之间流传,让每个人都了解这些关键的、重要的信息,让每个人都知道,公司在卓有成效地、良好地运转着,在关注大家、帮助大家。所以要建立起向全员通报的机制,告诉员工,有多少人处于健康状况,多少人疑似,多少人确诊了。即使没有一例疑似或者确诊,也必须要通报,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公司在积极努力地应对疫情。

向大家推送、推荐合适的防治方案。要通过专业的医生、顾问,甄别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类信息,把有效的、专业的、合适的防治方案、疫情的信息,及时推送给全体员工。目前形势下,谣言比官方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公司员工之间流转着大量无法考证的信息。通过专业人士鉴别的消息,显然不仅仅有助于员工正确应对疫情,也有助于防止各类不实消息的散布。

有了这些举措,公司员工的心态很快会恢复正常并趋向于乐观。因为员工都看到了,作为管理层以及运营后台,正在有效地运转,积极地应对,且有专业人士在指引员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能够给每一位出现问题的员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灵活办公,一直在线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地政府都严阵以待,紧锣密鼓地加强疫情防控。为了减少人员流动而诱发的疫情传播,国务院要求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要求企业不早于2月9日前复工。1月31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市企业灵活安排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2月9日24时前,其他企业具备条件的,应当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应工作;不具备条件安排职工在家上班的企业,安排职工工作应当采取错时、弹性等灵活计算工作时间的方式,不得造成人员汇聚、集中”。

灵活办公已经成为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的流行做法,也是中国企业特别值得引入的工作理念。虽然这次是因为疫情防控不得已而为之,但是随着5G技术的商业普及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拥抱灵活办公模式,并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灵活办公。

当然,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并通过工作设计和组织支持来使更多的工作可以实现远程办公。比如,可以带回家和独立完成的灵活工作,相对来说容易安排远程办公;工作日程固定、要求相互依赖和人与人交流的工作,比较难以安排远程办公。数量和结果易于衡量的工作,也易于使用远程办公,从而可以使员工不受监督也能够工作量饱满。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远程办公的需求和可行性也因人而异。员工期望远程办公的动机不尽相同,一些人是为了避免办公室政治和提高效率,一些人是为了平衡工作与家庭,还有人是期望减少通勤负担。相对来说,女性承担较多的家庭职责,对远程办公的需求更大。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不希望在工作时间离群索居,一些人害怕因远程办公而被孤立。缺少规划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员工,参与远程办公可能会出现工作拖延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和加强培训等方式,使更多的员工符合远程办公条件。

此外,企业要为远程办公的员工提供技术平台和文化支持,使其能够高效投入工作之中。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在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的软件应用方面,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等都是典型代表,企业可以考虑选购或自我搭建远程办公平台。

瘟疫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瘟疫的人。公司充满爱心的温暖,是战胜内部“瘟疫”的一個关键,是企业人文的一个重要内涵。企业价值观中的“友善”,还有人们常说的“大爱”,都不应当只是口头上的词语,而应当是行动的指南。加强人文关怀,做到隔离不隔“爱”,应是公司关注的重点。在这场全民与疫情的战斗中,不能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群体有被遗弃的错觉和感受,这是企业的责任,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猜你喜欢
办公远程疫情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战疫情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远程诈骗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