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4-07 04:17李俊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李俊芳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潮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做出努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05

随着教育教学的日益发展,创造力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还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接下来,本文就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加强师生互动,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性

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些数学教师甚至直接教给学生数学解题思路,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严重打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数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而且抽象性和逻辑性也比较强,很多学生对于数学都有一种畏难心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数学教学依赖性比较大,师生间的互动比较少,无法及时地了解学生所疑虑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时,辅助线的作法通常有: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或作顶角的角平分线,以上三种方法均很容易将性质证出,但教师若能不拘泥于以上三种方法来证明,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探索,就会发现将三角形ABC看成两个三角形(△ABC和△ACB),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证得两个底角相等。这种证明方法不需要添加轴助线,由于以上三种证明方法又具有创造性,求异思维又得到了培养。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提升文化素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要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还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思维,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升。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而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这样学生从想表达变成敢表达。其次,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这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思路和想法,还能让学生创新出更多的集体思路;最后,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想法,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始终保持探究和创新的欲望,敢于去创新。

例如,证明“圆内不是直径的两条相交弦不能被交点互相平分”时,常規的思维告诉我们,从正面证明显然比较困难,如果该题若能逆向思考问题,从命题的反面出发就比较容易了。学生可大胆假设反面成立,即不是直径的两条相交弦能被交点平分。可设交点为P,则连结OP,由垂径定理可知:OP均与这两条相交弦垂直于P点,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矛盾,矛盾的产生在于假设错误,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三、实施数学思想渗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数学思维作为高中数学课堂的主要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实际上都与创造性因素有关。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空想,它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或实践基础,而且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一些共同点。因此,实施数学思维,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度的确定及其性质”的内容时,当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观察直线与平面垂直度定理时,并没有直接解释定理的内容,但要通过主题练习让学生掌握重点。通过设置问题来检验学生理解定理的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回答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在学生论证的基础上详细讲解定理,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整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思维基础。

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创新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具有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精神。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不受固有模式的限制,追求奇点和变化。它的主要表现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在过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能依靠教师的教学,而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上,学生需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这些内容,并结合微课视频中的任务进行模型的制作。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实现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非常多的想法,通过交流、验证等,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思路,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稳步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教师能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促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大多是基于固有的模式和方式,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无法得到根本的提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科特性,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校0450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