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与农耕文化的那些事儿

2020-04-08 09:29曾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事农民

曾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由历代农民的耕种经验衍生出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二十四节气属于我国的国粹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更是体现和发扬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一种象征。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深厚,是农业耕作的指导性历法,在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收纳进《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并采取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而惊蛰时分则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代表着生机与能量,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闻雷》,全诗描写的正是惊蛰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冬天已经过去,冰雪已经消融,正月里的雷声时常响起,草木开始生长,天气逐渐温暖,这预示着惊蛰时节的到来。白居易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突出了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带来的气候特点就像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时节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农谚中提到“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由此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对惊蛰节气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在農业耕种方面,由于惊蛰节气气温回升很快,除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还是冬日的气象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回暖,平均气温在0℃以上,华北地区平均气温在3℃~6℃,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在10℃~15℃甚至更高。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此时开始返青生长,在此期间由于冬小麦植株小,为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需要农民及时耙地。华南东南部地区气温有利于水稻及玉米的播种。我国是水稻起源国,也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而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它不但可以用作饲用作物、工业作物,也可以用作能源作物。在惊蛰节气时,华南东南部地区气温适宜种植此两种重要农作物,由此也可以发现惊蛰节气对于农事耕作的重要程度。虽然惊蛰节气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但此时的降水量却非常有限。华南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在惊蛰节气期间的总降雨量仅有10毫米,这预示着冬干之后的春旱渐渐来临。此时的小麦到了孕穗阶段,而油菜也到了开花的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多,农民要考虑到惊蛰这一节气的气候特点,必须勤于浇灌,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帮助农作物平安度过春旱时期。我们说“春雷惊百虫”,就是形容在惊蛰节气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昆虫都逐渐苏醒,结束了它们漫长的冬眠。对于农业耕种来说,这会诱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农地田间的杂草冒出了头,要求农民要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对于早疫病、根腐病等普遍病症及时进行处理。受惊蛰节气气候影响,小麦在其返青孕穗阶段易发生根腐病,具体表现为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等症状。如不采用药物治疗,农民可通过变换栽培方式,运用有机防治方法预防该疾病,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第一,合理轮作。指通过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至2年,可有效减少土壤菌量。第二,减少越冬菌源。指农民在麦收后进行翻耕,可加速病残体的腐烂,以减少菌源散播。第三,加强田间管理。要想有效地预防田间疾病,农民必须勤于管理,在播种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在适合的时期播种,覆土不可过厚。除此以外,农民还可选用物理防治的办法,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有效预防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在民间习俗方面,由惊蛰节气气候特点演变出的民俗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在我国广东地区,相传凶神之一的白虎会在惊蛰时节出来觅食,而民间传说的白虎又是口舌与是非之神,犯之则会影响到人们的前程,甚至生活中万事不顺。人们为求平安,便在惊蛰这一节气时期祭祀白虎。祭祀活动中,人们以纸绘制白老虎,外观一般呈现黄色黑斑纹,虎口角处绘制一对獠牙。以猪油抹其嘴,人们相信以此可让白虎口中充满油水,不再说人是非;以猪血喂之,以此可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在我国浙江宁波地区,惊蛰节气会举办“扫虫节”。扫帚在民俗文化中代表着扫除疾病、扫除晦气、扫除虫害、扫除鬼怪,由于惊蛰节气气候特点,昆虫苏醒,逐渐遍及田园及住户的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农家会手持扫帚到田地里举行扫虫仪式。若遇到病虫害,家家户户还会将扫帚把插到田间,以此请来扫帚神的庇护,帮忙消除虫灾。在惊蛰这一时期,人们还会进行“蒙鼓皮”这一民俗活动,民间相传:惊蛰,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们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节日活动方面,与惊蛰节气关系最为紧密的节日就是中和节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龙抬头。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农历二月初二是惊蛰节气前后,民间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开始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因此这天又被称为“春龙节”或“春耕节”。在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样的民谚,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以此当作“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为农民带来好收成的吉祥寓意。在南方,二月二又被称为踏青节,也是农民口中的农事节。依照惊蛰节气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气温回升,日照时数增加,多种条件均满足农作物生长条件,因此中和节对于农民农耕以及民间民俗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地位。不光是民间,古时皇家也会在二月二这天举行祭先农、行亲耕礼仪式活动。我们可以从清雍正朝绘《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一画局部中看到,皇帝端坐于台上,文武百官皆站于台下面朝皇帝,声势浩大。我国“祭先农”“耕耤田”的礼仪始于周朝,但保留至今可被人们所参观的只有明清两代祭祀场所——先农坛。在先农坛的旁侧是观耕台,是提供皇帝亲耕结束后观看王公大臣耕地劳作的场所,外观与先农坛相仿,观耕台前侧为耤田,面积约为一亩三分,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起源。观耕台的后侧为具服殿,是皇帝行亲耕礼前更衣的地方。皇家之所以举办如此声势浩大的农事活动,是为了体现自己虔诚于农神,并表率于下民,劝勉农事祈祷丰收,隆重的规制显示出帝王“重农务耕、心怀稼穑”的怀仁爱民思想。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也标示着我国愈加重视弘扬与发展非遗文化,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推广流传。“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左河水的这首七言绝句将惊蛰节气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大地湿度渐高,蛇、虫等动物开始苏醒,草木枝叶开始返生,百花齐放,呈现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大地温度渐升,江南地区呈现一派春暖花开,此时田野长出的小麦已经拔节,油菜开始见花,农家结束了冬日的农闲,开始进行春耕,关于惊蛰节气与农耕之间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与研究。

猜你喜欢
农事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事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六月农事
插秧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新雷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