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神木

2020-04-09 08:17韩树俊
参花(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家神木

神秀红碱淖

我惊讶地发现,我在王昭君手弹琵琶的立像前这张照片,头顶上怎么那么清晰地笼上一圈洁白的神光?

红碱淖,毛乌素沙漠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第一沙漠淡水湖。“淖”是蒙古语水泊、湖泊的意思。沙漠与水、与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沙漠,似乎难以遇见水,沙漠里的湖更显珍贵。我在准格尔草原惊喜地遇见湖,我在乌兰布统草原与“将军泡子”亲密接触,我在鄂尔多斯用长诗赞美过汲取沙漠深处的水酿造甘甜醇美的库布其酒。今天我在神木与沙漠里的红碱淖相遇。偌大一片水域,滑翔机掠水而过,激起水花一片。冲锋舰乘风破浪,在湖面上画出一道彩虹。伸向湖心的木栈道上飘过夏日里少女们鲜艳的彩裙。水上双人自行艇洁白的扁舟,橘黄色的防护马甲,倒映出红蓝白的波纹。苍鹰在空中盘旋。骆驼的铃铛在湖边的沙地里清脆地响起。沙滩上,小伙子赤脚提着鞋幸福地牵起身穿洁白婚纱美丽新娘的手。那一群手拉着手,转着圈歌着、舞着,唱着、跳着的年轻人,让沙滩生色。我忘了置身在西北沙漠里的湖,似乎回到了温润恬静的太湖之畔,只有风中飘来高亢悠长的旋律,才明白“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这里是陕西省的西北部、神木市西北部尔林兔镇,黄河西岸赛江南的神木红碱淖。

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的红碱淖,海拔一千一百米。巍然高耸的王昭君石像告诉人们一个美丽的传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感慨万千,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千米的神湖红碱淖。而从七个不同的方向流入红碱淖的七条季节河,正是当年昭君泪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派七仙女下凡,仙女手中的彩带形成七条季节河。红碱淖也因此被叫作“昭君泪”。

这里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红碱淖成了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更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长的木质长桥,排队依次登上冲击舟,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碧波之上。快艇与翱翔的鸥鸟擦肩而过,每一个人敞开的心情与激扬的浪花同放光芒。水上滑翔机、水上自行车与我们擦肩而过,天空中有载人滑翔机,牵引升降伞飘飞在水面与天空间……蓝的天无边,碧的湖无边,人们的欢乐无边。任湖水漾舟艇颠簸,任湖风让衣袂飘飘,任水汽蒙面氤氲,放飞青春,放飞心情,放飞梦想,年长的像孩子般地笑开了花,年轻的像鸥鸟一样张开了双臂,漂亮姑娘向她爱恋的小伙子送去一个飞吻……

上得岸来,各自寻找他们最中意的项目。位于红碱淖北区的叨唠窑则成了欢乐岛,是一个沙丘到湖面的连接区,大片的沙地上,沙地摩托车、沙地卡丁车、沙地越野车、太空球、弹蹦飞人、滑沙……年轻人玩的就是心跳。南方来的客人早已被声声驼铃吸引了过去。温顺的骆驼跪下它的前蹄等待着客人跨上它宽厚的背,安坐在双峰之间的驼鞍上。沙漠之舟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对沙漠的向往,消失在茫茫沙丘。

这一群,提着鞋子湖边湿水不过瘾,索性一步一步地走下湖区。冷不丁被身后的姑娘泼了一身湖水,于是,转过身来,还没有站稳,一场泼水大战开始了。老的与少的,男的与女的,相识的与不相识的,全都投入了这场泼水战。泼水声、叫喊声、欢笑声,和夕阳的光一起,洒落在湖水中……放眼望去,湖面上白天鹅张开翅膀舞出最美的姿色;湖鸥贴水而过,掠起一片水花;鸳鸯结伴而行,相亲相爱;鸬鹚、海鸥、鱼鹰、野鸭翔集于这片水域,给这片吉祥之水增添了几分神奇的灵秀。看着湖水泛起夕阳的光辉,我顿悟,偌大的湖,偌大的天空,我昭君像前照片上笼罩的光晕,这是大气中水汽弥漫阳光发出的光晕,是海拔一千一百米沙漠中六七十平方千米的一片红碱淖,与它头顶上更为高大的一片天空在艳阳下的一种光学现象。但我还是把它看作吉祥之光,神灵之光。我想起贾平凹在《残佛》一文的开头:“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是的,来红碱淖,我们沐浴着神灵之光,拥有着吉祥之光。我还是愿意我头上那片光晕是神光,是祥云。是的,真是神光,贾平凹说:“聚精会神,你聚精才会见到神。”我见到高大却不乏妩媚的王昭君石像时,想起她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流下七天七夜泪的故事,想起王母娘娘派七仙女持彩带下凡形成七条季节河流入“昭君泪”红碱淖的传说,我动情地望着碧波荡漾的红碱淖,我聚精了,神光显现在我的头顶。《残佛》的结尾,贾平凹说出了我和我们更多人的心里话:“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想以后我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美丽地做我的工作。”我想,来过红碱淖,有神光的庇佑,我以后也不会怯弱,不再逃避,美丽地做我的工作。红碱淖,一个充满灵气的湖,一个会给你带来吉祥的湖!

同行来的上海女诗人王舒曼正在即兴吟诵她的诗句——

西行的马蹄在一颗星星之下,向西,向西。从沙漠到沙漠,几行南飞的雁,静默地穿过受惊的大气,云朵,蹚过历史长垣……

塞外砂砾,北城风寒,落花泪涟涟,梦醒怎相随?

红碱淖,泣泪而成的湖;红碱淖,九万里澄澈。

看,海飞起,地平线挂着,鸥鸟高悬,水面泛起金子般妖娆……

红碱淖,瓦蓝到橙红,全部的天空都是你——神木,神湖,怎一个“神”字了得?

行笔至此,欣喜地读到,红碱淖风景区在北京举行的二〇一九《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发布会上,荣获“年度魅力生态局景区”榜单。

风中飘飞过信天游激越的旋律,我醉了……

万古石峁遗址

古稱麟州的神木,曾经是连接塞北内外的重要关隘之一。神木古城内的秦长城、明长城遗址,以及点缀于苍莽黄土群山上的座座烽火台遗址,无声地告诉我们,这里是曾经的古战场。

脚踩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遗址四千三百年前留存的黄沙土,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笼罩着我。

我犹如走进了新石器时代至夏代早期的史前古城。南墩台,石块叠垒的墩台,岁月风化了石块,但依然保留着墩台的形状,石块的垒砌。坍塌残存的护墙依然保存着它原有的样貌。齐整的石墙,破损的台阶,半残的门楼,蜿蜒的石路,古朴的墩台……时光拉回到四千年前,你看到石墙前晒太阳的老妪了吗?你看到台阶上摆放着男主人狩猎归来的战利品了吗?那麋鹿,那野猪,全都堆放在门楼前,石路上归栏的羊群咩咩地叫,墩台上护家的哨兵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一九七六年发现的石峁遗址全部用石头筑成,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了大致方形的石城。这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城墙、石墩台,石路、石墙、石台阶、石房子,石灶台、石磨、石猪圈,石碑、石椁墓,石壁画、石雕人面像……石头里有夯土、木头,这里的石城墙是夯土与石头的结合体;石头里有夯土、木头,这里的石房子有门塾、纴木。建筑学留下的文献资料说,每高五尺,横用纴木一根,让建筑物墙体稳固,这种建筑方法始于汉代。石峁皇城台遗址石墙墙体内发现的规律分布的插纴木留下的孔洞,以及仍然保存完好的纴木,距今已经四千多年。这里将古人运用纴木建筑方式的历史,推前到四千多年前的史前时期。

这是壁画出土的地点。据介绍,出土的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有一百余块,有的附在石墙的墙面上。这些壁画以白灰为底,以铁红、铁黄、炭黑以及绿土等颜色绘出几何图案,成为四千年前黄土文化的精华;从铁矿材料用作颜料,也可窥见史前最早的冶炼技艺。三年前发掘出的各种石雕六十余件,又将石峁的考古成果推进了一步。这些作为台基,抑或是墙基石的石雕,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题材宽广;阴刻、减地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雕刻技艺成熟,让人叹为观止。这一尊神面圆形石柱,阔嘴、耸鼻、圆睁的大眼,张扬、夸张、对称的手法,足见四千年前的雕塑艺术已经有了朦胧的美学理念的指引。朋友,从这片遗址发掘的一万四千余枚骨针上,你是否看见生活在石屋里面黄土地上浩浩荡荡的先民们的狩猎生活与农耕生活;朋友,看到出土的四千年前先民制作的口簧等乐器,你是否听出了先祖祭祀的乐声,抑或是在石林里的傍晚“嗡嗡嘤嘤”约会一个高家堡妹子?

石峁遗址还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数百件,其玉器精细,以墨玉和玉髓为主要原料,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都是一些贴近生活的玉雕艺术品。考古证实,石峁玉器具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期待正在建设中的石峁遗址博物馆早日开馆,让更多的人一睹史前石峁陶器、玉器、石器的风采。

我在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见过六千多年前出土的红山碧玉龙,千古碧玉定格在亘古的史前红山文化;我感悟我生长的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及其五千年前精心规划营造的良渚古城;我仰慕七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四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及山东等地的龙山文化,还有五千多年前成都平原一带的古蜀文化。如今,我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史前古城石峁遗址,体验四千多年前以石峁古城为中心的黄土文化。

头骨坑的玻璃罩下,一个个紧挨着的头骨隐藏着四千多年前的灵魂,述说着一个时代的过往。目睹这些四千多年前的头骨,我深思着,抑制不住心头情感的涌动,写下《一枚四千年的头颅》诗的初稿——

你被淤泥长时间埋葬

你被棺木永久地覆盖

你被葬礼无情地隔离了天地

你被死亡判定在地下长眠

直至二〇一二年考古发掘

后人才知道消失在四千年前的你们

石峁的先祖 神木的先民

玉身消尽 头骨尚存

容毁形灭 四千年前的灵魂 凝固成

一枚不死的头骨

这枚头颅规划过石峁墩台的堆积

这枚头颅运筹过长城高家堡烽火台

金戈铁马的攻守

这枚头颅布划过秃尾河流域黄土地的春耕秋收

这枚头颅谋划过礼教的传承

这枚头颅尝试过石雕 陶鹰 壁画的制作

这枚头颅体验过口簧的吹奏

这枚头颅思虑过哺育儿女的恩爱

你曾经是男士之尊 抑或

是女士之首级

你或被残忍砍斫 灼烧伤害 成为

冤魂,成为祭祀的殉葬品

残杀身体不能杀灭灵魂

四千年后的子民歌颂你的灵魂 还你

一个安放灵魂的家园

一枚四千年的头颅

古圣先民智慧的头颅

今之百姓敬畏之神

古城高家堡

四千年白茆,五百年古镇。按清道光版《神木县志》说法: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原隶属佳州,清末划归神木。我在公元二〇一九年夏走进高家堡古城,正是古城建城五百八十周年之際。又据清道光版《神木县志》记载,该城原为夯筑土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葺。我在公元二〇一九年夏走进高家堡古城,所见正是明万历三十六年用砖包砌四百一十一年后的古城,抑或是清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后的二百五十一年后的基本模样。从墙上遗留的标语看,我确确实实站在半个世纪以前的高家堡古城面貌之前。我穿行在时代的隧道,一种历史感、时代感在我胸中涌动。

来到高家堡,灰白色的一块巨石,石纹显高山流水,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阴刻“高家堡”三个大字呈暗红色,背景是高大的城楼、城墙,飞檐走角、旌旗飘扬、城垛齐整。还没入城,人们争相摄影留念。

入得古城,街道笔直,两旁房屋齐整,古城街道建筑呈长方形布局。街尽头的中兴楼,楼高三重,洞分四街,一层墩台,上建两层,砖木结构,重檐雕栋,绘有祥云图案,殿宇翘角,廊柱脊兽飞翎,上玉皇,下日月,顶层东西分嵌。龙凤琉璃璧,榜书匾刻。

砖砌的拱形门楼,还遗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宣传标语。

城楼外墙有后人作《中兴楼记》:城阙辅三秦,云楼翠精神。小小高家堡,巍巍中兴楼。镇巧小河状,横锁长城三千里;楼高天地宽,贯通历史九万旋。读楼记可见高家堡人文脉的传承。楼记中“镇巧小河状,横锁长城三千里”说的正是镇的形貌特征以及它与高家堡长城遗址的关联,高家堡地处“长城地带”,保存着战国秦长城,明“大边”“二边”长城遗迹。现今,战国秦长城遗址(高家堡镇段)、明长城遗址(高家堡镇段)均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城遗址展室,我分别读到一九一四年、二〇〇五年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烽火台的照片,除了周边环境有变化,烽火台还是原来的模样。

出得城楼,但见古街笔直延伸。高家堡古建筑群,一式的砖瓦屋,灰色的瓦,灰色与暗红色相间的砖,灰色成了这里的主色调。南大街上每户屋檐外伸,呈廊檐。

这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人民银行旧址,两扇暗红色的门,竖在砖柱之间,拱顶上长方形框书“中国人民银行”,三角形顶部砌红色五角星一枚。墙缝里爬出青青小草。门两侧小屋已另作他用,一侧是家小吃店,一侧是中医药材铺。小吃铺门口支起了遮阳帐篷,小桌子上摆有西瓜和小食品。

这是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的牌楼。钢筋水泥的门柱顶端,是水泥涂红的三面红旗,两边门柱书有当年的标语。

新华书店显得有些气派,平房正中门口挂白底红字竖写的“新华书店”牌子。叠高的山脊横书“新华书店”。正中是三开间门面,左右各有三开间门面,分别饰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等宣传语。书店大门紧闭,外挂竹簾遮挡。内里已不再是书店,老街保留当年门面的模样。

在高家堡古朴的街上,文友们一个个引吭高歌。刘志成的老同学,一位在《星光大道》获得过周冠军,还是月冠军、季度冠军的民间歌手,亮出大嗓门,他不用话筒,陕北民歌的旋律亮满了一条街;神木市文工团来的青年女歌手一亮相就知道是专业的;来自神木市一个区的妇女主任那唱腔甜润又温婉;山西诗友暖暖的山西唱腔嘹亮中带着温暖……

都说高家堡的女子,天上的冷子。高家堡的女子身穿花布小袄青布裤子,手挽小竹篮从花丛中款款走来,大气、勤劳、坚强、温婉。我认识一位高家堡的女儿,她生在高家堡,长在高家堡,读初中骑自行车穿几十里山地上学,成家后走出高家堡时时念着高家堡。那一年她去苏州,在周庄“三毛茶楼”,与茶楼主人谈三毛,谈散文。茶楼的主人收到过三毛从台湾寄来的信,游走大沙漠的三毛同样钟情于江南小镇周庄,她要寻一个安静的处所。就在周庄“三毛茶楼”,这位高家堡女子,这位来自鄂尔多斯擅长写散文的女子,爽朗地高唱一曲《陪你去看草原》,一曲西北风荡漾在水乡江南小河的碧波中。这个高家堡女子就是写散文的高彩梅,她的老公刘志成也是陕北人,出生在神木市的锦界镇。我早就认识了刘志成、高彩梅,一个坚定、执着、热诚,硬汉子一条;一个温婉、体贴、秀雅,天上的冷子。由此,我似乎也可以说,我早就认识了高家堡。祝刘志成中国西部散文伟业的建树如高家堡的山石一样,巍然、稳固、崇高!

读不完的高家堡。风中飘来陕北神木方言的高亢悠长的吟唱——

莽原壮,紫塞雄,高家堡,陕北辰。

秃尾河,小江南,镇有名,声斐然。

石峁古,四千年,史迹远,玉璀璨。

明筑城,又修边,烽烟起,旌旗展。

康乾时,放垦界,商贾聚,贸易繁。

风云变,红星闪,神府县,换新颜。

山川美,物产优,灵秀地,才俊显。

国运昌,丝路宽,文旅兴,绘宏图。

神哉神木!大美神木!红碱淖神秀、祥和、浪漫;石峁遗址沧桑、古朴、庄严;高家堡端庄、沉稳、厚重。

作者简介:韩树俊,江苏苏州人,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常务理事,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荣登2016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散文集《一条河的思念》获2018“中国散文年会”散文集类一等奖。

(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高家神木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神木有石峁
西北小城神木市人均GDP超韩国
1942年年三十的饺子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神木”倒了
运河边的“神木”
赌大的
赌大的
赌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