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哲理意蕴浅析

2020-04-09 04:51王满霞
参花(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余华

摘要:余华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地主阔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命运转折,他输掉家产,生活拮据,穷困潦倒,妻子儿女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他是家里的壮年,但是他缺乏责任感,导致家庭破败,最终自己的父母辈、儿女辈、孙子辈都过得非常凄苦。他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家族人是否能够活着,是否能活得好。

关键词:余华 《活着》 人生哲理

一、享受或承受现有的生活

福贵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经历了社会变迁和亲人离散,他活到了最后,有了最深的人生感悟。首先对福贵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青年时的福贵是地主家的少爷,不求上进,花街柳巷,娶妻生子,但不负责任。殷实的家境禁不住他的挥霍,结果一次赌场失利,他用赌博发家的梦想破灭,输掉整个家产,气死了爹,媳妇回了娘家,自己和母亲、女儿相依为命。福贵的性格优点是接纳生活,不去逃避。他痛哭之后,去龙儿那里要了地,开始种田。他什么都不会,笨拙地学着乡亲的样子,后来妻子和儿子都回到了身边,日子尚可聊生。后来,母亲病重,进城求医未遂,福贵自己被抓去当壮丁。他无法回去照顾母亲,但是他几经周折仍奔回家,因为他知道家里没有仆人照顾母亲,全家都在指望着他。这时的福贵已经成功地从少爷的角色中转变出来,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中年福贵家里揭不开锅,把女儿凤霞嫁给二喜,他让女婿在结婚当天多招人热闹热闹,为的是让苦命的女儿心里好受些。这时的福贵,有了当爹的责任感,尽管他物质上匮乏,但是他想尽自己所能让女儿好受一些。中老年福贵的妻子死于软骨病,女儿死于难产,儿子献血过多而死,孙子由于挨饿吃豆子过多撑死,最后女婿二喜也离开人世。福贵把他们一一葬了,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福贵的内心安定,他认为自己终老后心里不再会有牵挂,因为他的亲人都被他“安顿好了”。至此,福贵有了家庭责任感,他的一生都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努力地让家人过得好一点。[1]

青年福贵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可恨的,但是无论富过还是穷过,他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有的资源,他享受过,也承担得起,这种生活态度还是值得称赞的。小说中提到,因为福贵把自家财产败没了,他家躲过了“斗地主”的一劫。相对来说,福贵爹的心理是脆弱的,他承受不来如此的家庭变故。因此,福贵身上这种根据生活资料来过活的态度是值得深思的,人要有享受美好生活的福气,也要有承担困苦生活的勇气,如此才能在社会变革中活下去。

二、青年人的作为决定家族命脉

中国儒家思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儿当自强”“男人是一家之主,男主外女主内”等等。青年男子是家庭的顶梁柱。青年男子的作为与否与家族兴衰和国家命运直接相关。福贵这个青年人,生长在富足的地主之家,他依赖父亲殷实的家产,加上母亲的溺爱,妻子的顺从贤惠,他没有家庭生存的压力,也没有正确的发家致富观念,最终导致了家庭没落,而后在困苦的生活中没有血脉延续。

如果青年福贵勤奋好学,他祖上留下的家产不会一夜之间输掉。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地主家的少爷有财力和精力去学习,本可以让家族更加兴盛,但是福贵选择不作为,这也决定了其家族的命运。[2]

尽管福贵家族在没落后的生活中困苦不堪,亲人一个一个离去,但是福贵一直在尽力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拼命逃脱回去照顾生病的母亲,为女儿出嫁做最大限度的争取,努力守护最后的血脉苦根。福贵在苦难中成长了,他开始作为,他努力与死神较量,尽可能地把亲人留住。但不幸的是,福贵终其一生的努力都未能保全亲人,最后只有亲手将他们埋葬。

福贵赶上了战争年代,他是被抓去当壮丁的,在战场上他害怕,他当过逃兵,逃不掉就硬着头皮上战场。在战争时代,他没有立場,不关心也不关注社会发展形势,他是被动从军的,他只是想活着。福贵曾靠着父亲的家财满足自己的物欲生活;当家里没钱时,他努力让亲人活着,让自己活着。最后,他活了下来,但是他和牛相依为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福贵活到最后,但孑然一身,这是其青年时代不作为的后果,他需要反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活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青年人深思。人选择不了出身,也挣脱不掉社会变革所造成的命运变化。富有富贵的生活,穷有穷人的生存之道。古说“由奢入俭难”,在生活变得困苦时,不选择逃避,这种勇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胡焕龙.两种艺术展现 两种境界的“活着”——余华小说《活着》与同名电影改编作品比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2]马敏娜.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意蕴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作者简介:王满霞,女,本科,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