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0-04-10 11:02张旭阳宋欢迎
新闻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网民

张旭阳 宋欢迎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民;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一、引言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冲突型突发事件频发,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触发了公众对知情权、表达权的诉求,人们的危机意识不断提升,事故灾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较之前更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突发事件的非体制化渠道,网民获知事件信息,发表观点、互动交流、聚集动员,通过参与事件传播显示其公共权利。但是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情绪化等特征,使网民可能参与到不实、炒作的信息洪流之中,并对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造成干扰,使事件的危害性升级和规模扩大化。因此,了解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规律和影响机制,有效引导网民行为,成为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现有研究围绕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策略、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近年来,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了网民认知、情感与动机等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关系间,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此,本研究重点探讨突发事件中不同网民参与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与发生机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网民的公众参与现状,加深我们对网民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为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计划行为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被用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成因。前者从理性人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对行为结果和他人反应的感知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后者从个体与群体、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角度,解释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其理论论述对社会规范、态度和行为的共同关注表明了整合的可能。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二理论探讨五类心理因素,社会态度、社会认同、知觉行为控制、情感隔阂与规范性影响对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

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的意图往往是利益受损害的民众或遭受不公正的受害者向政府或是事件应对方寻求补救措施,由此产生的参与行为与网民的社会态度相关。具体而言,当网民认为事件越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通过自身行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参与事件。张淑华(2009)认为,互联网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提供了平台,权利维护成为网络民意表达的主要内容,公众参与意识贯穿了公共事件传播现象的始终。为此,本研究对社会态度进行测量,提出研究问题1。

研究问题1:突发事件情境下,网民的社会态度(事件严重性感知与公众参与意识)对其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具体的,分别对活跃网民和非活跃网民的影响程度如何?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群体认同感对集体行为的重要性。群体认同促使人们将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并以群体利益作为行为动机。群体认同通过成员之间的频繁接触,积极的情感联系与意见共享而形成。突发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用网络与他人互动,通过加入或形成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相近的群体来降低对环境的不确定感,这一过程中对网络社区产生认同感,并认同与之观点一致的网络群体。因此,他们可能参与其他网民发起的活动。此外,社会认同理论以往研究表明,由弱势群体间的比较而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中国许多网络行动是网民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应,有时驱动他们的仅仅是由相对剥夺感产生的愤怒,为此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问题2: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会认同因素(包括群体认同感和群体相对剥削感)分别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人预期采取某种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可以控制的程度,个人掌握的资源、能力和束缚将促进或阻碍其行动的执行。具体到网民参与行为上,知觉行为控制相当于效能感因素,传播者的效能感越高,越认为自己有机会、能力或资源去执行参与行为。政治效能感,指个人认为其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有积极影响。网民出于公共利益而参与突发事件,体现出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公众参与。鉴于政治传播学中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作为“政治参与”来研究,把“政治”视作涵盖公共事务、公共事件应对等内容的“广义政治”,本研究引入政治效能感作为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提出研究问题3。

研究问题3:突发事件情境下,政治效能感(内部效能感、外部效能感与集体效能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孤独是失序、失范的一种症状,因归属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致,孤独的个体倾向于参与群体活动来满足其归属感需求。Poe(2011)指出,许多网络参与活动的动机,如发布维基百科词条、上传YouTube视频,是为了与他人发生关联。Amichai和Ben(2003)指出,孤独感能够促进网民参与网络社交,他们用复杂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吴越(2009)指出,网络弥补了现实中的失落,当个体感到社会生活的隔阂与寂寞时,倾向于参与网络传播来降低孤独感,为此提出研究问题4。

研究问题4:突发事件情境下,情感隔阂因素(孤独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感受到的社会规范的压力可以由个人感知的主观规范来预测。Ajzen(1991)阐述计划行为理论时指出,主观规范反映個体在是否执行某项行为决策时面临的外在社会压力,指个体受到周围重要的人或组织对其行为决策的影响。规范性影响强化了个人对批评的回避和融入群体获得承认的渴望,个人会遵循参照群体中他人的习惯来选择行为意向。Bolloju(2005)指出,网民在信息传播、知识分享方面的行为意向很大程度上受主观规范的影响。Park (2000)认为,这样的感知压力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特别显著,为此提出研究问题5。

研究问题5:突发事件情境下,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主观规范对行为越有利,是否越有意向参与网络参与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调查针对网民突发事件参与行为这一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于2017年1月组织并实施。调查采用了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线下调查选择调查员对东部、中部、西部代表性城市上海、武汉、重庆进行调查;线上调查则利用“问卷网”的样本配额服务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最终獲得824份有效问卷,其中52.8%为男性,47.2%为女性;19岁以下,20-39岁,40岁以上的样本占比分别为24.0%、54.0%和22.0%;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中专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样本占比分别为2.5%、20.2%、48.1%和29.2%。样本的性别、年龄比与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结构接近一致,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二)指标测量

1.因变量:参与行为意向

通过突发事件举例建构参与行为背景,构建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意向5级李克特量表。量表包含以下题目:评论事件信息(或点赞)、发布原创信息、转发或群发信息、与事件相关方互动、与他人讨论、参与公益动员、网络请愿或投票、人肉搜索、爆吧或网络攻击。从1代表“绝无可能”至5代表“极有可能”评定发生各网络参与行为的可能性,求和得到“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变量(Cronbach's α=0.80,M=25.24,SD=5.95)。

2.自变量:人口学与媒介使用变量(控制变量)

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性别变量为0-1型变量,0代表女性,1代表男性。年龄变量为定序变量,以1-7为“10岁以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与“60岁及以上”赋值。受教育程度为定序变量,以1-5为“小学及以下”、“初中及中专”、“高中及大专”、“大学本科”与“研究生及以上”赋值。媒介使用变量采用5级李克特评定形式(1代表“从未”至5代表“很多”),考察网民在报纸(M=2.11,SD=1.04)、电视(M=2.93,SD=1.08)、商业门户网站(M=2.70,SD=1.13)、社交媒体(M=3.84,SD=0.96)上的突发事件信息接触情况。

3.自变量:网民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测量

关于突发事件严重性感知(Cronbach's α=0.60)、公众参与意识(Cronbach's α=0.87)、群体认同感(Cronbach's α=0.84)、群体相对剥夺感(Cronbach's α=0.81)、政治效能感(Cronbach's α=0.69)、孤独感(Cronbach's a=0.78)的量表题目,本文参照研究经典范式的定义,结合我国文化背景予以选择修改,量表采用5级李克特评定形式(从1代表“很不认同”至5代表“非常认同”)。为了消除共线性问题,对上述题目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系数为0.87(p<0.05),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提取8个因子(因子载荷均大于0.5),各因子所含题目与量表对应题目一致。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16%,对原变量具有适宜的代表性。主观规范考察受访者对亲友及熟人意见的重视情况,以及亲友及熟人对他们参与突发事件的反应,指标取值-2至+2表示重视程度或支持程度的强弱,两指标得分的乘积即为主观规范变量(M=5.02,SD=8.24)。

4.网民类型:活跃与非活跃

基于集体行动空间理论中的互动度(Inter-action)与卷入度(Engagement)的测量,考察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参与情况。互动度5级李克特量表包含题目如“我和其他突发事件讨论者交流顺畅且频繁”、“除了交流突发事件,我还会和其他讨论者交流别的话题”、“除了交流突发事件,我还会和其他讨论者参加其他活动”等(Cronbach's α=0.86,M=17.65,SD=4.75)。卷入度5级李克特量表包含题目如“我会向突发事件相关方提出处理事件的建议”、“我能够与事件相关方进行互动和交流”、“我的建议能够得到事件相关方的反馈或采纳”等(Cronbach's α=0.83,M=16.38,SD=4.60),以1代表“很不认同”至5代表“非常认同”。将突发事件情境中的网民划分为活跃网民(互动度或卷入度得分高于量表中值)与非活跃网民(互动度与卷入度得分低于量表中值)。

四、研究结果

(一)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与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M活跃=27.40>M非活跃=22.61,t=-12.264,p<0.05)。表1对比各影响因素的因子得分,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t=-2.710,p<0.05)、群体认同感(t=-7.227,p<0.05)、群体相对剥夺感(t=-3.532,p<0.05)、内部效能感(t=-6.913,p<0.05)、外部效能感(t=-2.108,p<0.05)、集体效能感(t=-3.431,p<0.05)、主观规范因素(t=-8.887,p<0.05)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而事件严重性感知与孤独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人口学因素、媒体使用与参与行为意向关联分析

突发事件情境下,不同性别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无显著差异(t=1.200,p>0.05);女性非活跃网民参与行为意向显著高于男性非活跃网民(M女性=23.80>M男性=21.51;t=4.109,p<0.05)。网民的年龄、文化程度与行为意向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针对网民在媒体上对事件信息的接触情况,对网民媒体使用与参与行为意向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对事件信息的接触情况与其参与行为意向存在正相关(r活跃=0.212,p<0.05;r非活跃=0.161,p<0.05)。活跃网民对报纸、商业门户网站的使用与其行为意向存在正相关(r=0.114,p<0.05;r=0.223,p<0.05)。

(三)参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以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控制变量进入第一层,重点考察的影响因素进入第二层,各解释变量的贡献度见表2,随着自变量的逐层加入,模型拟合优度R2不断提高,分别累计达到27.9%与23.6%。

第一层模型变量分别解释了因变量9.8%与7.5%的方差变化。人口学变量上,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没有表现出鲜明的人口學特征;非活跃网民的性别变量显著(β=-0.210,p<0.001),女性参与事件更加积极。媒体使用上,网民在社交媒体中接触的事件信息越多,越有意向参与突发事件(β活跃=0.186,p<0.001;β非活跃=0.129,p<0.05)。活跃网民在商业门户网站上的事件信息接触情况对其参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05,p<0.001)。

在控制上述变量影响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变量使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提高18.2%与16.1%。对于活跃网民,社会态度中的突发事件严重性感知对其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01,p<0.05),当他们认为事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时,更有意向参与事件传播。社会认同方面,群体认同感与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其参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91,p<0.001;β=0.176,p<0.001)。政治效能感方面,网民内部效能感对其参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78,p<0.001),网民对自己能够理解并有效参与公共事务越自信,越有意向参与事件传播。规范性影响方面,活跃网民感知的主观规范越强烈,越有意向参与事件传播(β=0.191,p<0.001)。对于非活跃网民,公众参与意识对其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32,p<0.01)。社会认同方面,群体认同感对其参与行为意向的促进作用显著(β=0.353,p<0.001)。政治效能感中仅内部效能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188,p<0.001)。情感隔阂方面,非活跃网民孤独感越强,越有意向参与事件传播(β=0.112,p<0.05)。主观规范对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

五、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从网民心理视角出发,构建计划行为—社会认同理论整合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态度、社会认同、知觉行为控制、情感隔阂与主观规范对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网民在参与突发事件过程中出现两种取向:活跃网民对事件的参与意识较强,他们能够主动关心社会或他人的苦难,其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也处于高水平;而非活跃网民的行为并不突出,其对于公共领域的构建缺乏参与热情。实证结果表明,网民对事件的参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网民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场中意见表达、情绪宣泄、行动动员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缘由,然而影响活跃网民与非活跃网民的因素并非完全一致。

共性方面,回归模型表明了社交媒体对网民参与行为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的特殊性,社交媒体除了社交功能,还被视作重要的新闻渠道。知识、消息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是权力再配置的基础,网民获得自信息流动中转移而来的权力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在此基础上,内部效能感与群体认同感成为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的关键动因。数据结果支持以往研究结论,网民出于对公共事务理解力和胜任力的自我知觉而参与突发事件,许多网络行为存在一个参与群体,基于群体身份的认同感能够预测行为意向。

差异性方面,当活跃网民认为突发事件事态严重,迫切需要解决时,他们倾向于参与其中,其目的是匡扶社会道德与政治领域的正义。群体相对剥夺感使活跃网民对事件中的强弱对立现象更加敏感,当同质网民的利益受损时,他们容易积聚起来,将事件或涉事主体视为意见表达的对象。同时,活跃网民具有从众性,他们对事件的参与受到主观规范的促进,会为了获得他人的接纳而顺从参照群体的信念。对于非活跃网民,公众参与意识能够激发其合作精神,增加他们对具有明确目的的行动的参与意愿。同时,孤独感使众多异化的个体形成人群,令非活跃网民产生了了解他人内心并被他人接受的需要,从而逐渐失去自我意识并遵循群体规范行事。

本文具有政策意义。研究表明,参与突发事件的网民往往不具备很高的组织性去持续推进社会变革,其行为的主要动机是维护公共利益,强调社会公平。因此,社会管理者可以在规范网民话语表达,约束网络暴力的同时,鼓励具有社会隔阂感的个人融入主流社会,拓宽公众意见表达渠道来疏导社会压力。同时,为了防止网络失范现象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者有必要强化网民媒介素养教育,规避激进的网络行动带来的冲突,通过将公众常态化参与行为与服务型政府相结合,在体察底层群体和利益受损者的情感、生命和利益维护的基础上,形成互动型社会治理模式,让网民行为成为民主治理的建设性力量而非破坏性力量。

为了强调规律的普适性,文中的“突发事件”是一个概括性的抽象名词,涵盖多种事件类型(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然而,对于不同突发事件,人们的认知和实际参与行为可能不同,影响因素也可能存在差异。考虑到样本量与调查可行性,本文未对具体事件类型进行区分。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更有针对性的案例研究。此外,除了文中考虑的变量以外,不断有新的影响因素被提出,譬如之前的危机经历、情感因素等,未来可以讨论更多潜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旭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宋欢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讲师,博士)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网民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有感“网民节”
2.9亿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