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风险的表现形式

2020-04-12 02:55尚伟任碧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2期

尚伟 任碧雪

【摘 要】网络参与成为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新途径的同时,网络舆情风险所可能导致后果危害性的加剧。网络舆情风险的主要表现在非理性表达煽动不良消极情绪、多元主体意见表达不平衡造成社会角色污名化、互补投射传播谣言阻碍信息流通。

【关键词】网络舆情风险;非理性表达;互补投射

随着数字化、电子化进程的推进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承载的服务越来越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公共服务、生活娱乐等场景深度融合。公众通过互联网直接和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是前所未有的。网络参与成为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新途径。

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相应的便是,网络舆情风险所可能导致后果危害性的加剧。网络社会的舆情主要是网络舆情或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交织。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博弈成为常态,为网络舆情的大规模爆发提供了社会土壤。本质上来说,它是现实中的社情民意在网络上的复制、重构与超越。重大突发事件的讨论在网络舆论中集中体现,现实中未得到解决的突发事件在网络中反映、扩散、发酵,由于事件本身带有突发性,舆情极具增加扩散,构成网络舆情风险中的一种类型。而另一种则是舆情发生于网络,并非现实特定话题的衍生,而是基于互联网随意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产生的舆情,这种舆情的萌芽、发展更多的存在于网络空间。

某一公共话题在网络中引发大多数网民、跨平台转发评论发酵,受信息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效应与网民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网络中“伪民意”的泛滥,在缺乏恰当合适的介入干预的情况下,导致网络舆情风险,带来信息次生灾害。由于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复杂性与关联性特征,网络舆情在虚拟空间的复杂演化过程中不只停留于民众的一般性意见讨论。相反,网络舆情经过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博弈、多元互动,容易衍生出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新问题。1网络舆情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非理性表达煽动不良消极情绪

以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为传播平台,具有随意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更具个性化、情绪化、片面化和极端化观点或意见的出现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网络,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一般新闻舆论或特定公共场所出现的口头舆论,其非理性特点比较突出。2“非理性互动”指的是网民在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的非理性交往行为,包括发表虚假、欺骗、无意义的内容;在互动过程中违背伦理法律等社会规范;破坏民主协商氛围,对他方施加压迫、不平等关系等“失范行为”。3普通大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非理性的表达,煽动消极不良情绪,所构成的网络舆情会破坏这一平台的有效性。非理性表达的突出特征是情绪化,情绪化舆论往往形成一边倒之势,构成社会民意的假象4。

网络舆论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非理性表达引发受众的好奇心。这种感性的非理性表达扩大了网络舆论对核心事件的影响,夸大了网络舆论的点状认识。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表达形成的舆论速度及强度往往超出网络舆论的理性表达,这就制约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社会作用的发挥。

2.多元主体意见表达不平衡造成社会角色污名化

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介入度提升,未能进入互联网场域的群体的话语权更难以得到保障。互联网中多元意见表达始终以进入互联网为门槛,而未能跨过这一门槛的群体将被排除在这个多元主体之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中的意见仍不能代表现实中的民意,主体意见仍然不够多元化,意見表达仍不平衡。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50-59岁群体占5.4%,而60岁及以上群体占5.1%。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而在网络社会中绝大多数中老年人处于失语的状态。频繁曝出的“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老年人强迫小男孩让座”等新闻,网民对于当事双方的态度都可以看出对于老年人话语的忽视和了解。中老年人在网络空间话语缺失,青年人把控话语权,忽视中老年人对公共生活空间的需求,对于丰富生活的情感需求。戈夫曼认为,“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5而由个别社会事件引发的“坏人变老了”的类似论断,这种论断偏离了公共空间不足的现实问题,偏离问题解决的处理途径。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老年人的污名化。污名化使个体或群体拥有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被贬抑的属性和特质,这不仅使被污名者产生自我贬损心理,亦导致了社会对其岐视和不公正的待遇。

城市化在社会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对传统农村社区的接替,在社会主体层面上表现为失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它不仅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及文化模式的转换,更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转型适应及社会认同上的巨大变化。6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2.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6.5%,互联网在城镇地区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而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88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比例占比为62.2%。城市人口明显占据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这种隐形的舆论风险也不容忽视。

3.互补投射传播谣言阻碍信息流通

信息次生灾害产生的首要环节是非理性言论,在表现形式上,尤以传言、谣言等为甚。7奥尔波特的《谣言心理学》中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世界中而不自知时,我们称为投射。现实生活中部分表达渠道不畅通、信息分发传播机制失灵,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疑惑没有得到及时相应的答复,这种急迫的情绪状态作为一种痛苦的感受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解答和排解,在网络中通过树立一个明确的、就近的、貌似真实的罪魁祸首去纾解。

在多地爆发的反抗PX项目游行活动,是民众对于PX项目不了解—没有及时获得权威信息—不信任加剧,这样一个过程扩大传播范围。在每一个民众投射内心的疑惑中构成了网络舆情风险,而此时的处理不当又导致网络舆情风险转化为了现实危机。

公众通过互联网直接和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是前所未有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网络参与成为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新途径,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政府加快实行政务公开、决策公开,增强政治透明度。然而网络中“伪民意”信息的泛滥也不容忽视,非理性表达、多元声音缺失、谣言传播等网络舆情风险,带来信息次生灾害,容易衍生出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新问题。为解决网络舆情风险,应着力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现实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和发生动因,利用网络的工具进行解决。同时对于并非现实问题延续的网络舆情风险,更因立足网络社会的特点,在网络社会中进行分析,对其表现形式进行总结。网络舆情治理要坚持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预见性治理,阻遏网络舆情的不当蔓延,防止其向负面舆论转化。

参考文献:

[1]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与智慧治理方略.曾润喜 陈创. 现代情报[J]2018年11期

[2]民族问题舆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寇鸿顺 马洪伟. 青海社会科学[J]2015年01期

[3]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非理性互动”类型及影响因素. 王艺. 现代传播[J]2018年10期

[4]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 刘正荣. 现代传播[J].2007年第3期

[5]《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美]欧文·戈夫曼 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页

[6]大数据背景下城市灾难事件舆情治理研究及路径转向.王炎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2017年12期

[7]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次生灾害的生成及治理.王炎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0年06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