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2020-04-13 03:00曹梓亚蒋蔚胡恩琴马一戈
商场现代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三产业人工智能

曹梓亚 蒋蔚 胡恩琴 马一戈

摘 要:技术进步会对就业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新技术结合它自身特点也会对就业结构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影响。本文基于2002年-2017年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数据,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在这次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中,各种功能的医疗机器人和人脸识别门禁等人工智能监测设备出现在各地的医疗前线。由此可见,以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对各个行业及其就业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争论: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又会率先影响哪些职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最先替代的大多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它对不同的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就业结构。

二、文献综述

科技革命使得机器代替人类工作的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前沿研究普遍认为技术进步导致的并不是大规模失业而是劳动力在岗位之间的流动,它冲击的是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稳定,表现为就业总体中的技能就业群体占比发生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技术进步的前沿代表,其概念由约翰·麦卡锡(John MaCarthy)首次提出。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对于就业的影响表现为中等收入、中等技能需求岗位数量的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劳动力市场两极分化趋势的出现,并影响着劳动力的就业选择(Goos等,2007)。就人工智能对产业影响而言,Autor等(2013)认为,农业生产部门受人工智能的影响较小,制造业部门劳动者受人工智能替代效应的影响将逐步转移到服务业领域。

在国内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创造效应,重点考察的是整体就业数量的变化,较少探讨二者背后的产业、行业、岗位变动的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研究比较稀缺。本文着眼于这一问题,以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高中低技能就业人群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人工智能时代,中等技能劳动者的岗位在传统电子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的发展中能够被替代的部分几乎已经完成了自动化,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于中等技能劳动者的影响较小。而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功能,能够进行个性化操作,相对而言低技能劳动者的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第三产业的高技能人员的职位大都是非重复性、个性化并难以被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使这部分高技能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影响显著;(2)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显著降低第三产业低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提升中等和高等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

2.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本文将就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以学历作为指标。学历越高代表着所拥有的技能越高。

(2)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状况,很多文献中会采用机器人数量的数据进行研究。但是这样的指标选取存在问题,首先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统计数据不是特别全面而且数据量很少;其次,用机器人的数据去衡量人工智能的影响不够全面。综合以上本文选取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作为指标。

(3)控制变量

①人均受教育水平。影响就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均受教育水平,平均学历越高,就业的结构应该更偏向中等和高级技能。为了便于衡量本文采取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为指标。

②抚养系数。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本文采用总抚养比(即赡养率)作为代理指标。

以上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

3.模型设定

本文关心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的影响,因此将基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表示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是高、中以及低技能就业人员的比重;表示各个回归系数;表示模型的残差。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1.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基准模型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第三产业低技能人员的比重影响为-0.077,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低技能人员就业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中等技能以及高等技能人员就业比重成显著的正向变化。可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会显著降低第三产业低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提升中等技能和高等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

2.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为了进行横向对比,在第三产业之外,本文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数据,得出结论:(1)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影响较小,对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2)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会显著降低两大产业低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提升中等技能人员的就业比重;(3)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一、第二產业的高技能人员就业比重没有显著影响。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技能就业人员不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第一产业是主要是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代表是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大部分职业对学历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技能人员比重很少,也不会受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上述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显著改变就业结构。本文的实证研究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就业问题的防范化解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由于三大产业中的低技能人员就业比重均会受到人工智能的抑制作用,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三大产业内低技能人员潜在的就业机会被人工智能所挤出,這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对低技能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其适应技术进步的需求,从而尽可能解决低技能人员的潜在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对第三产业对高技能人员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教育应当强化应用型人才和人工智能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积极发挥技术进步的正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刚,孙婉璐.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OL].管理现代化,2020(01):113-120[2020-02-26].

[2]谢萌萌,夏炎,潘教峰,郭剑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低技能就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3]Carl Benedikt Frey,Michael A. Osborne.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7,114.

[4]Goos M,Manning A.,Lousy and Lovely Jobs:The Rising Polarization of Work in Britai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9(1):118-133.

[5]Autor,D.H., D.Dorn.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J].Nber Working Papers,2013,103(5):1553-1597.

[6]AutorD H,LevyF,MurnaneRJ.The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Exploration[J].TheQuarterlyJournalof Economics,2003,118(04):1279-1333.

[7]潘丹丹.人工智能的就业反极化效应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12):25-31+65.

[8]陈秋霖,许多,周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8(06):30-42+126-127.

[9]刘望,郑明望.经济开放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03):57-62.

作者简介:曹梓亚(1999.02-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蒋蔚(1999.09- ),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胡恩琴(1999.02-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马一戈(1999.08- ),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三产业人工智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我国就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数读人工智能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下一幕,人工智能!
马鞍山市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