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白绒山羊多胎型培育研究进展

2020-04-14 06:26张冬冬李鑫刘旺陕西省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同仲彬陕西省韩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绒山羊受胎率发情

文│张冬冬 李鑫 刘旺(陕西省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 同仲彬(陕西省韩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2003年,陕北白绒山羊鉴定成为山羊新品种。母羊有1对乳房,子宫属于双角子宫,适合怀双羔,生产中也有产3羔、4羔的情况。陕北白绒山羊的平均产羔率108.8%,在良好的饲喂管理条件下,有表现双羔率高的趋势,具有较高的繁殖潜力。

近年来,山羊产业已成为陕北地区的支柱性产业。陕北白绒山羊育成后,未及时进一步选育推广,纯正的陕北白绒山羊的实际存栏量少,品种优势未凸显,生产中的母羊繁殖力低下,综合效益差,严重危及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陕北白绒山羊多胎型培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多胎性状,不只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还会受包括营养水平、饲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甚至在品种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1.遗传基因。最早Davis发现FecB基因具有增加卵泡数和排卵数的效应,后来的试验中发现携带FecX基因杂合子母羊的产羔率要明显比纯合子母羊的高,这说明FecX基因与多胎性能相关。姜怀志等发现FSHR基因可作为羊多胎性能的标记基因。李耀坤等提出lncRNA与母羊产羔数相关。有数据显示,含有BMP15基因杂合子母羊能够增加排卵。在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GDF9基因起关键作用。Wang等进一步研究发现,959位点突变与陕北白绒山羊的产羔数密切相关。近年来还筛选出GnRH、LHβ、FSHβ、GPR54等也与多胎性能相关。

2.内分泌系统。最早人们使用孕马血清或FSH给母羊注射来增加排卵。多年后,又利用类固醇类主动免疫母羊,提高额外的促性腺激素分泌而提高排双卵率。1987—1992年,对国内9个品种129万只母羊的试验性生产统计中,增羔素免疫方式使双羔率提高到23.7%。郭春润等使用睾酮-3-羧甲基肟作为抗原,也能显著提高产羔率和产双羔率。胡伟等利用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明显提升了产羔率。朱海鲸用PG+P4+FSH+PG对陕北白绒山羊促排,效果显著,且同期发情率高。

褪黑素对山羊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能促进卵巢的发育和成熟,并能影响排卵。张海荣等发现通过埋植褪黑素可以诱导母羊提前发情,并且在配种时血液中高浓度的褪黑素能显著提高受胎率。

3.血液型因素。国外首先报道Tf位点与繁殖性状相关,后来试验根据父母代羊的血型与蛋白多态性差异,对其杂合子代进行繁殖力的筛选。储明星等的研究显示,在繁殖性能方面,AmAC、AmAB型的母羊更优秀。虽有着许多相关性数据的支持,但仍不能确认血液型与多胎性状稳定的相关性。

4.子宫内环境。母体妊娠后分泌雌酮,会通过胎儿结合成硫酸雌酮(EIS),再返回孕体血液中。并且在妊娠前期,孕体血液中EIS含量和活仔数表现为正相关,刘中禄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通过检测湖羊子宫滋养层中DNA和RNA的含量,发现多胎型和单胎型间差异显著,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相关的试验表明子宫内分泌物对羊胚胎的存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5.蛋白质因素。Miao X.Y.等利用iTRAQ技术对羊的卵巢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某些蛋白质活性与试验羊的排卵率表现相关性。Tang J.S.等利用蛋白质谱分析技术,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卵巢,揭示了蛋白质层面对绵羊多胎性能的重要作用。

6.摄入营养。母体营养摄入不够会减少性激素分泌,阻碍胎儿生长、发育。薛瑞等对母羊进行补饲后,显著提高了受胎率和产羔率。但研究显示,过多营养摄入不能再提高母羊繁殖性能。赵兴绪发现,摄入营养过高甚至会降低血浆黄体酮浓度,使胚胎存活率下降。另外,熊忙利等通过补充适量的硒元素,来预防母羊流产和提高产羔率。

7.饲喂方式。研究表明,不同的饲喂模式下母羊的受胎率和产双羔率存在差异。王彩霞等发现,平均产羔数在母羊1~6胎时依次增加,6胎以后逐步会下降。数据显示,母羊配种前每增重1千克,排卵率可提高2%~2.5%、产羔率1.5%~2%。另有报道,配种时满膘情可使产双羔率提高23%。张富全等用“短期优饲”技术给空怀母羊增加营养,有效提高了羊群的产羔率。

8.饲养环境。光照、温度等都会对山羊的繁殖产生影响。季节性光照的不同比温度变化对繁殖的影响明显,但高温会降低胚胎着床率,阻碍胚胎发育,热应激则会造成一定的胎儿伤亡,极端高温环境能直接抑制发情。艾合买提江·吐尔逊等研究提示,在同样的管理下,母羊在秋季的发情率、受胎率和产羔率均显著高于春季。

9.品种再改良。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引入繁殖性能优异的血统,也可对本品种的繁殖性能有明显的提升。早年间,杂交培育成多胎卡拉库羊,产羔率方面比原卡拉库羊提高了59%;1994年诞生的多胎型中国美利奴羊,产羔率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提升。

二、发展趋势

育种通常借助MBLUP、GWAS等方法进行,但因物种、品种的影响因子不同,结果有不同的走向,所以必须探索针对陕北白绒山羊专门的育种工具。同时,探索陕北白绒山羊各阶段适宜的营养需要,符合其特征的管理模式,是对多胎品系培育的有力支持。研究遗传基因对多胎性的影响时,若能在遗传机制方面有更全面的理解,则会帮助研究人员掌握遗传基因和生产多胎的性能的直接关系。另外,在生产中为能快速提升群体的多胎性能,多以公羊为核心展开培育,因此有必要提高对研究公羊与群体多胎性能关系的关注。

猜你喜欢
绒山羊受胎率发情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浅谈影响驴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