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质量、人口结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020-04-15 03:05郑展鹏
关键词:复杂度人口出口

郑展鹏,岳 帅

(1.河南大学 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2.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货物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06万亿元攀升至2017年的15.33万亿元。然而,中国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出口数量,轻出口质量”的出口贸易发展战略,致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被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出口技术水平及出口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出口贸易亟需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战略转变。因此,面对长期被所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困境,中国如何寻找到新的出口比较优势?如何摆脱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陷阱并顺利实现向以技术、知识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品出口转变?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制度质量、人口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而且对于推进中国出口贸易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最先对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发现经济增长[1]、技术水平与贸易成本[2-3]、人力资本质量和研发投入增长[4]等因素是推动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而Katharina和Stephan[5]、Xuan[6]等基于低发展水平国家层面对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因素进行探究发现,贸易壁垒与技术水平是制约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升级紧迫性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模式的特殊性,部分学者分析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如郑展鹏[7]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王永进等[8]、杨晶晶等[9]发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将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齐俊妍和王永进[10]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踪家峰和杨琦[11]、戴魁早[12]认为,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随着制度质量对出口贸易作用的日益凸显,少数学者基于制度质量的视角对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如代中强[13]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而李俊青和苗二森[14]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契约密集度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戴翔和金碚[15]基于跨国层面研究发现,制度质量、产品内分工程度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地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余娟娟[16]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关系。余娟娟和余东升[17]发现,政府补贴抑制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此外,刘英基[18]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毛其淋[19]基于加工贸易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总体来看,学术界围绕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还存在如下拓展空间:(1)现有围绕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或行业层面,着眼于省际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从省际层面探究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因素对于促进中国出口质量的可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省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可以挖掘区域之间的异质性问题;二是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是对现有研究的继承与发展。(2)现有文献虽从制度的某一侧面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规制与政府补贴等角度研究了制度因素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但鲜有文献在从地区腐败、经济制度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视角对制度质量进行全面测度的基础上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3)现有关于人口因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更加关注人力资本,而将人口数量结构(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结构(人力资本)纳入人口结构的统一分析框架并考虑人口省际间流动因素深入研究人口结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关系的文献还非常缺乏。

因此,本文尝试进行如下拓展:(1)针对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跨国层面或行业层面的特点,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2)针对现有文献在研究制度质量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时,多侧重制度质量的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视角来展开研究的现状,在基于地区腐败、经济制度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视角对制度质量进行全面测度的基础上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3)针对现有研究多只注重阐释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研究现状,将人口结构细分为人口数量结构和人口质量结构,并考虑人口省际间的流动因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继承与发展。(4)将制度质量、人口结构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制度质量、人口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事实上,制度质量、人口结构分别代表的是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的支撑。因此,将制度质量、人口结构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也是本文对已有研究的一个拓展。

一、制度质量、人口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

(一)制度质量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

刘艳[20]认为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及专用性投资与一般产品相比较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而较高的制度质量可以通过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道德风险及不确定性,降低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交易成本[21]。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调动经济主体从事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22]。即较高的制度质量水平有助于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制度质量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交易成本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得以实现:第一,较高的制度质量通过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降低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而高技术复杂度产品涉及的中间投入品较多,经济波动通过影响中间投入品的价值增加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较高的制度质量水平意味着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经济波动可以被及时准确地预测或反映,从而有助于经济主体及时准确地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第二,较高的制度质量有利于规范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减弱其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专用性程度较高,经济主体任何一方违约或违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专用性资产的套牢。较高的制度质量既可以在违约行为发生之前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又可以在违约行为发生之后对违约的经济主体进行惩戒,对其他经济主体也可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在较高的制度质量环境下,经济主体对制度的敬畏程度更高,违约行为发生几率下降,弱化了经济主体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经济主体监督交易对象的交易成本。

因此,较高的制度质量有助于减弱经济主体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及不确定性,降低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交易成本,调动经济主体致力于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制度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二)人口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

人是经济社会生产的中心,人口结构优化是驱动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总而言之,人口结构优化有助于减轻经济主体的社会压力,增强经济主体的技术研发能力,从而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生影响。人口结构包括人口数量结构(如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结构(如人力资本),而人口数量结构与人口质量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作用路径。

第一,人口数量结构优化意味着劳动人口占比增加,而劳动人口占比增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劳动人口占比增加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降低人口抚养成本,促进有效资本的形成[23],经济主体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另一方面,劳动人口占比增加,劳动成本下降,但却可能导致经济主体过度依赖劳动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陷入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陷阱[24],抑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因此,总体来看,人口数量结构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不确定,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的对比关系。

第二,人口质量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首先,人口质量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主体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借鉴吸收的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推动技术进步,直接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其次,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主体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经济主体经营实际相结合,改善经济主体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充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主体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主体生产经营产品的附加值,间接促进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人口质量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口数量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确定。

二、模型构建、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依据基本假设,本文首先将制度质量与人口结构纳入到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基本回归方程,得到

其中,下标 i表示第 i省(直辖市、自治区);t代表年份;β0为常数项;vi、ut分别表示截面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exp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出口技术复杂度;制度质量(institution)及人口结构(hstr)为核心解释变量;X为控制变量。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经济学基本理论,用地区腐败、经济制度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等变量度量制度质量,用人口数量结构与人口质量结构等变量度量人口结构。同时,出口技术复杂度还要受到当地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企业研发能力、技术配套和协同能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比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拟将研发投入、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与财政分权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基本回归方程(1)中,得到回归方程

其中,地区腐败(corr)、经济制度环境(market)与法律制度环境(law)为制度质量的代理变量;人口数量结构(human)与人口质量结构(popu)为人口结构的代理变量;研发投入(rd)、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集聚(ic)与财政分权(fd)为控制变量。同时,为减弱或消除模型异方差,并体现变量间的弹性关系,对绝对量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

(二)变量描述

1.被解释变量:出口技术复杂度(expy)

目前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Schott[25]提出的采用一国出口商品与发达国家的相似程度来测度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方法;另一种是Hausmann等[26]的显性比较优势权重测算法。由于Schott提出的测度方法不能拓展至省际层面,因此,本文借鉴Hausmann等的测算方法,并将该方法拓展至省际层面。根据Hausmann等提出的方法,首先计算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

其中,i表示i省;h表示h类商品;prodyh为h类商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xih为i省h类商品的出口额;xi为i省的出口总额;yi为以2004年为基期剔除通胀后的i省实际人均收入。在式(3)的基础上,测度各省域出口技术复杂度

其中,exp yi为i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其他变量与式(3)中含义相同。

2.核心解释变量

1)制度质量

目前国际上关于制度质量的测度主要有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标以及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然而这些指标都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测度,并没有针对中观即省际层面进行测量。近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制度质量逐渐引起中国学者重视,一些学者在中国制度质量的测度上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如王小鲁和樊纲[27]构造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体系成为大多数学者测度中国制度质量的重要依据;钟昌标等[28]采用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制度质量的代理变量;戴翔和郑岚[29]使用司法制度质量与产权保护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水平。可见,已有关于中国制度质量水平的测度,仅仅关注了制度质量的某一方面且未将地区腐败这一影响制度质量的关键因素纳入制度质量水平的测度体系。因此,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基于地区腐败(corr)、经济制度环境(market)与法律制度环境(law)三个角度度量制度质量水平。

地区腐败(corr):较低的腐败程度有助于降低经济主体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中因公职人员“敲竹杠”行为而引起的专用性资产套牢的风险,增加其盈利空间,调动其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积极性,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按照中国现行法律规定,腐败超过一定金额(5 000元人民币)可以划定为职务犯罪,可见职务犯罪是腐败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国情下职务犯罪与腐败是高度重合的。因此,本文借鉴吴一平和芮萌[30]的方法,采用各省域每十万公职人员中职务犯罪立案件数的对数值表示地区腐败。

经济制度环境(market):高技术复杂度产品对市场信息依赖性强,良好的经济制度环境有助于为经济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经济制度环境采用市场化水平表示,其具体度量方法为:1-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法律制度环境(law):优越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助于减弱经济主体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提升出口商品的技术复杂度。一方面,法律制度环境的衡量不仅要考虑立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度量执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现有测度方法中可以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较好反映的指标。另一方面,作为法律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对推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法律制度环境中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主要动力。因此,本文采用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法律制度环境的代理变量,定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1-侵权率,侵权率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历年累计知识产权立案数量与累计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的比值。

2)人口结构

人口数量结构(popu):为考察人口数量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否存在影响,本文选用人口红利作为人口数量结构的代理变量。邓明[31]将人口红利表示为15~64岁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考虑到省际间存在较强的人口流动性,本文在邓明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人口流动性因素,对人口红利测度指标进行修正。同时,考虑到中国流动人口中劳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本文假设地区流动人口均为劳动力,人口流入对人口红利有正向影响,故定义人口数量结构即人口红利

其中,i表示i省 (直辖市、自治区);t为第t年;popu表示人口红利即人口数量结构;labor表示地区户籍中15~64岁人口数;register表示省区户籍总人口数;common表示地区常住人口;common-register表示流动人口数。

人口质量结构(human):人口质量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增强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由于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人力资本可以较好地体现人口素质水平,充分反应经济主体吸收先进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影响人口质量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采用人力资本表示人口质量结构,人力资本采用6岁及6岁以上人口加权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为:小学比重×6+初中比重×9+高中比重×12+大专及以上比重×16。

3.控制变量

借鉴经济学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将研发投入(rd)、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集聚(ic)与财政分权(fd)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其具体测度方法为:研发投入(rd)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外商直接投资(fdi)使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数值衡量。产业集聚(ic)借鉴杨仁发[32]的方法,采用各省域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与各省域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比值表示。财政分权(fd)采用龚锋和雷欣[33]提出的地方政府本级人均预算内支出占本级与中央人均预算内支出总和的比重表示,同时使用经济规模缩减因子(1-gdpi/gdpn)进行修正。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用2004—2014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出口技术复杂度测度中所采用的各省区分类商品出口额及产业集聚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的分行业出口交货值;地区腐败的职务犯罪数据来自历年《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公职人员数及经济制度环境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法律制度环境数据来自历年《专利统计年报汇编》;人口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研发投入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财政分权数据来自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由表1最后一列可知,在所有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中,最大的仅为6.720,均小于10,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1 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中,时间维度远小于横截面维度,属于短面板,故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同时,由Hausman检验可知,所有回归方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2和模型4是分别将制度质量和人口结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模型的回归结果,而在模型6中,同时将制度质量与人口结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回归。

(一)核心解释变量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1.制度质量

地区腐败在模型2和模型6中均显著为负。这表明腐败程度的提高显著地抑制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腐败程度的提高使得经济主体更容易遭遇公职人员的“敲竹杠”行为,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增加,生产规模缩减,出口技术复杂度下降。另一方面,较高的腐败程度意味着政府工作效率较低,经济主体办理申请审批手续的时间与物质成本增加,而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审批程序一般较多,经济主体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利润空间变窄,研发高技术产品的积极性下降,阻滞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表2 实证回归结果

经济制度环境在模型2和模型6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主要是由于良好的经济制度环境意味着相对健全的市场机制。健全的市场机制一方面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市场行为,减弱由于中间品价值波动而引起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不确定性,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高技术复杂度的产品一般具有“初创时期收益小、后期收益大”的特征,健全的市场机制可以对这一特征作出反应。因此,在预期高价格高利润的激励下,经济主体积极从事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生产,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法律制度环境在模型2和模型6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可能得益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警示。在这种引导及警示的双重作用下,经济主体对制度的敬畏程度提高,社会经济活动更加有序,经济主体面临的道德风险减少,因道德风险引起的经济主体在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专用性资产套牢的损失下降,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积极性提高,进而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

2.人口结构

人口数量结构在模型4和模型6中均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即使人口数量结构较为优化,若劳动力素质即人口质量结构不合理,虽然劳动成本较低,但可能导致该地区过度依赖劳动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即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人口数量结构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人口质量结构在模型4和模型6中均显著为正。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人口质量结构优化增强了经济主体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结构优化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附加值,间接地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二)控制变量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在模型2、模型4和模型6中,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与财政分权均显著为正。这说明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经济主体改善研发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为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产业集聚有助于相关经济主体间共享技术与信息流,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地方政府运用财政资金的自主性,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财政资金用于创新的份额也将提高,进而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四、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一)内生性检验

造成计量模型内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内生性的存在将导致回归结果有偏且不一致。因此,对内生性问题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制度环境的代理变量知识产权保护在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同时,出口技术复杂度所反映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同样道理,经济制度环境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双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的存在将导致模型产生较为严重的内生性,从而导致回归结果出现偏误。因此,本文将法律制度环境的代理变量知识产权保护的滞后一期与二期及经济制度环境的滞后一期与二期同时作为工具变量替代原变量,对回归方程进行重新估计,回归结果如表3中的模型1和模型2所示。同时,由Hausman检验统计量可知,应在1%的水平上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在表3的模型2中,与原回归相比,核心解释变量制度质量、人口结构,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及财政分权的显著性及符号均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在原回归模型中,内生性的存在对回归结果的影响不大。

(二)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及严谨性,需要对计量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稳健性检验同时采用替换主要代理变量与改变样本量两种方法。其中,在替换主要代理变量的回归模型中,采用受大中专及其以上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替代加权平均教育年限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结果如模型3~模型5所示。在改变样本量的稳健性检验中,仅对东部及西部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的模型3~模型5所示。同时,由Hausman检验可知,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故在表3中仅列出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表3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如表3所示,模型3~模型5为替代主要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与原回归模型一致,除人口数量结构外,其他变量均显著,这说明就替代主要代理变量的稳健性检验而言,原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稳健。同时,模型6~模型8反映了改变样本量的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在模型6~模型8中,与原回归模型相比,核心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显著性且符号未变化,这说明就改变样本量的稳健性检验而言,原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稳健。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在中国依靠人口红利的出口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削弱和亟需培育新兴比较优势的背景下,本文借用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阐释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质量、人口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制度质量通过减弱经济主体生产经营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道德风险及不确定性,可以降低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口结构中的人口质量结构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人口数量结构具有双重影响,作用效果不确定。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及财政分权均显著地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二)政策启示

1.加快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促进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促进中国出口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制度环境仍存在改进或完善的空间,且制度质量在不同的区域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意味着改善制度环境、提高制度质量应该成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着力点。因而,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渎职行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其次,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权责明确统一的产权制度,进一步调动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再次,要将法制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司法体系等措施来逐步提高该地区法制化程度,降低经济活动主体的寻租成本,增加其对创业创新活动投入,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复杂度。最后,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低的地区,其制度质量环境一般较差,因而应更加重视制度环境建设,向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

2.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人力资本差距,促进地区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的均衡增长

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人口素质的提升有助于中国打破依赖于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局面,突破比较优势陷阱,推动中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优化升级。但就目前情况来说,中国省际人力资本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以2014年为例,北京市加权平均受教育年数高达12年,而云南省仅为7年。因而,在着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增加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增加对教育发展落后地区的投入力度,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区域均衡增加。同时,增强对先进技术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的激励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最后,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是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完善公共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社会的健身锻炼场地,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全民定期体检的机制,针对部分欠发达地区财力不足的状况,中央可适度加大转移拨付力度,促进公共福利设施投入的均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

3.加大对创新的支持与投入力度,提升引进外资的速度与质量

对创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利用其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产业集聚降低了经济活动主体的交易成本,推动了经济主体的科技创新。因而,应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尤其是要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资源环境成本小的企业,更加注重本地产业网络的营造,推动产业的本地化集聚,形成本地产业的良性发展。通过上述措施营造良好氛围,推动中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复杂度人口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一类长度为2p2 的二元序列的2-Adic 复杂度研究*
毫米波MIMO系统中一种低复杂度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
Kerr-AdS黑洞的复杂度
非线性电动力学黑洞的复杂度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给情绪找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