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社会学访谈教室

2020-04-15 03:59丁静坤
大学生 2020年4期
关键词:车费宝山车夫

丁静坤

“混社会”的社会学

时代已经不同,人力车夫已经消失,出租司机也完全不同于人力车夫。但是我觉得如果有人做出租车司机的研究,或许也很有趣吧!这其中不仅能看到司机个人的生活史与观念变化,能看到行业情况,也能看到几十年社会的发展,或许还会有其他的发现。

大一的时候有老师在课上说,他个人觉得社会学特别适合作为本科的专业。因为能帮助大家从高中生活迅速过渡到大学状态,能够学会自由地思想,能够尽可能全面地、深入地看这个世界。而且由于社会学专业的内涵丰富,会接触到经济学、心理学、史学、法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极为有利。

我的本科同学有许多正在国外深造,涉及的专业包括经济、教育、国际关系等。他们的反馈都是“本科学社会学还是很有用的”。他们在新的专业里常常能受到社会学的启发,无论是学习方法、理论基础、思维逻辑还是语言表达。在英国学教育学的好朋友跟我说,她的新同学听到她说本科是社会学,都觉得很羡慕。

学习社会学是听人说话的过程

不要觉得自己会听人说话,“我活了20多年,难道连人说话都听不懂吗?”但实际上,误“听”总是无处不在。

就像我们调研的时候做笔记,往往会发现不知道该记什么,实际上是并不真正清楚对方在讲什么,什么是重点,逻辑脉络是什么。

坐在一辆出租车上,我就像是走进一间移动的访谈室,“被访者”兴高采烈地说,完全自愿,也不会中途离场。而我得到的信息,是一个丰富的小宝藏。

有一次去调研的路上,我们坐了两趟出租车,从两位司机那里听来的故事实在太有趣了。

去程的师傅姓龚,上海崇明岛长大,现在住在宝山,穿着白衬衫,生着一张稳重的国字脸;返程的师傅姓刘,四川人,在深圳做了十几年包工头,最近生意赔了,刚来上海三个月,也住在宝山。我和刘师傅开玩笑,说宝山真是个好地方,早上跑一趟虹桥,晚上拉 一个回宝山,美滋滋。

龚师傅每日的安排也是如此,他六七点起床,拉一个虹桥,然后在市区跑跑,晚上再回宝山。刘师傅则不一定,他更喜欢跑远途,至少是昆山、杭州这样的,更远更好,我们开玩笑说或许和他射手座的性格有关。

龚师傅的三个故事 

我想讲讲龚师傅的一段故事。

龚师傅说,人生就像出租车。

你往前走,吃了亏没关系。路上这么多客人,不可能个个都“鸟事”,不可能趟趟都亏钱——接着开下一趟,总会有好生意的。

大概10年前,有一天早上,龚师傅兴兴头地出车,接了一个年轻白领,要去长宁一个商厦上班,急吼吼的,说快迟到了赶紧开。

师傅就说,在安全范围内肯定尽可能快,不过现在下面堵,要么就上高架。这年轻女子说好。上了高架不一会儿就到了,车费是16块,也不算贵,但是女子不高兴了,说她平时打到公司都是13块、14块,怎么今天是16块?

师傅说,一开始和你商量了,你要赶时间,所以走高架了,你要是不愿意的话就付14块吧。于是这女子就付了14块钱下了车。

龚师傅虽然不计较这2块钱,但多少有点郁闷。

接着往前开,没多久,遇上了第二趟。路口有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小孩在拼命招手,似乎也很着急的样子,龚师傅就往她那里开。正是早上,路上人和车都多得很,不开不要紧,这一开那男孩子就往龚师傅这里跑,妈妈还没反应过来,小孩子就一下摔倒在车前了。

龚师傅一看这还得了,虽然车离小孩还有好几步,和车没关系,但他还是赶紧下车去看。结果就看见小孩子手腕已经摔断了,骨头戳出来了,这可给龚师傅吓得不轻,小孩妈妈也急得不得了,在旁边跺脚。龚师傅就说赶紧送六院,正好这里最近的就是六院,而且六院骨科最好。

妈妈赶紧上车,一会儿就到了六院,龚师傅把小孩抱下来,让妈妈赶紧去看。妈妈问车费多少,她要付车费的。龚师傅对她说:“车费不要了,30多块钱你拿去给小孩子买些水果。虽然不是我撞的,但是在我面前摔的,我看着也难过。你赶紧带小孩进去看,希望他早点好起来,早日出院。”

小孩妈妈自然是感激地离开了,龚师傅却暗自打鼓,今天兴兴头头出了两班车,一趟嫌贵,一趟见血,怎么这么倒霉啊。他在想是不是今天干脆别干了,回去休息一天得了。

一边慢慢往前开着,从徐汇开到靠近长宁的地方,路边有一个长得斯斯文文的西装革履的男人朝他招招手,拎着一个手提包,龚师傅就开了过去。那男人等龚师傅摇下车窗问道,你知道去宁波的渡轮在哪里坐吗?龚师傅说,我知道。那男人就问龚师傅要多少钱。龚师傅对自己估价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他说从这里开到渡口一般200块出头,加上高速费,不超过250元。

男人说好,那我给你350,去吗?当然去,龚师傅就拉上他往渡口开。

开到目的地249块钱,一块钱都不多。男人竖起大拇指说,你真厉害,350块钱我一块都不会少你的,之前他问了两辆车,一辆要700,一辆要600,他付350已经觉得赚了。关键是估算里程如此准确,使人佩服。

而估算里程、把车开稳、小道门儿清,这样的基本功使得龚师傅在行业里成为翘楚。如今,他总是被平台优先派客,一个月就成为五星驾驶员。

他不仅在工作上颇有些心得方法,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很有感悟:比如说和儿子儿媳的相处,他就常劝自己老婆,不要管儿媳,年轻人有他们的想法,不要什么都想管,要给他们空间。但是也要多和他们学习新知识,如果落伍了就没法交谈了。

龚师傅说他从不和乘客红脸吵架,把每次拉客都当成旅游,特别是去郊区,更加开心,曾经还有农村来的乘客拿荸荠给他做车费,他也愉快地接受了。保持信息畅通,保持心态平和,得失皆不挂怀,老客户也经常打电话来请他开车。

龚师傅穿着白衬衫端坐在驾驶座上,我感到他在做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事业。

近代中国的一个知名的社会调查是步济时在1915年时组织的北京人力车夫调查,通过五个途径,或问卷、或通过观察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情况。当时所作研究的目的是社会改良,调查后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比如进行培训、限制车租、规定拉车最低年龄等等。

时代已经不同,人力车夫已经消失,出租司机也完全不同于人力车夫。但是我觉得如果有人做出租车司机的研究,或许也很有趣吧!

这其中不仅能看到司机个人的生活史与观念变化,能看到行业情况,也能看到几十年社会的发展,或许还会有其他的发现。

和快手、抖音一样,出租车司机真是社会学学习者的好老师。

責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车费宝山车夫
“三个车夫”之鉴
公平的方案
公平的答案
人力车夫
花12美元车费学到的一课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nd its results f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or without ossification of ligment flavum
Immun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discogenic pain
你是第几个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