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天大的名片我把它做成明信片

2020-04-15 03:59刘洋
大学生 2020年4期
关键词:天大北洋天津大学

刘洋

倪欣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本科生

创作手记:

一年一度海棠花开,飞扬而烂漫。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125”不是独立于其他元素的简单数字,它化身为地上的路径,连贯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与经典建筑,穿梭于每一丛海棠花瓣之间。三维立体的轴测视角与跳跃的色彩,恰是对天大历史悠久而不失创新活力的诠释,是对天大人风发意气与率真情怀的守护。

一步一景素生情愫与故事。东门记得初见你时的青涩单纯,百年校庆纪念亭见证校友于多年之后的重逢,第九教学楼前留下了毕业合照时的笑容与挥手离别的眼泪,新校区主教学楼诉说着斗转星移朝霞淡淡,体育馆里收藏了年少的身影映入水波的午后和清晨千万万天大人的故事交织沉淀,汇入125年历史的路径中。

天大是温润且有力量的,纵然现在我与天大遥隔千里,但是思念不减也剪不断。眼前尽是海棠花盛放和粉花漫天中天大尔雅而非凡的模样。在落笔画这一切的每时每刻中,我都能想起在天大特定时空中发生过的故事。我把自己和天大的一切融为一体,两者之间的奇妙反应,在明信片上生成与天大的故事。

我和天大的故事在四年前开始,我也要在这一路上留下更多的纪念,把北洋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天大。我们与天大共同度过的时光都值得纪念——或颜开喜乐,或潸然泪下,而这张明信片恰是留存记忆的载体之一。我的天大,我喜欢你,你应该也知道。

李昆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建筑学院 研究生

创作手记:

天大自1895年建校至今已有125年之久,从“花堤蔼蔼”到“海棠依旧”,变迁的是校址,不变的是春天的花瓣。

这张明信片正看是“2020”,倒映着“1895”,两个数字象征着今朝与往昔,体现着一代代天大人不忘过去、脚踏当下、拥抱未来的信念和追求。一片片海棠花瓣组成的是卫津路校区中轴线上的东门、“北洋姐姐”雕塑、百年校庆纪念亭和求是亭。校园的建筑既是天大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天大的标志物,更是天大学子的精神积淀。希望每个看到这张明信片的人都能如“北洋姐姐”般勤奋好学,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

我是天大设计总院的员工,也是天大建筑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最喜歡傍晚时分在校园里散步,或在敬业湖观赏游鱼和鸭子,或在北洋广场看看可爱的孩童,或对着四季村的美食垂涎欲滴,身边经过的跑步的、练口语的、赶着上晚课的学生,抑或卖夜宵的大叔,他们的身上透着真实的烟火气,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我喜欢这种热情,这也不断激励着我更好地体验天大的生活。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太一样,疫情让很多人闭门不出,此时,天大的海棠正含苞待放,对“天大·海棠季”的期待安慰着每一个想念学校的孩子。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钟心

猜你喜欢
天大北洋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学生写话
考察中国的“听天大耳”
人人有“三大”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天钢HRB500E螺纹钢筋成功应用天大新校区项目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总目次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总目次
北洋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