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研究

2020-04-15 03:55武丽
科技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综合素质大学生

摘 要:公益活动是指付出人力物力或者财力支持帮助某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公共关系性活动。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大学生群体为公益活动做出的贡献日益增加,不断为公益活动添砖加瓦,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文章意在以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为例分析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公益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方面,找出展开公益活动更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活动;综合素质

一、绪论

公益活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来讲是一种多纬度的提升,可以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大学生能力,不仅是对其学生时代发出影响,甚至影响学生未来一生的待人处事方式,故研究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且十分迫切的。本文以现状分析、具体提升方面和最有效开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总结归纳公益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方面,以及找出展开公益活动更有效的方式。

二、公益活动在大学开展情况现状的分析

以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为例,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现有部分常规公益活动如下:北农幼儿园助教活动,绿色回收站活动,“聆听爱的声音”义卖活动,怀柔图书馆志愿活动,山区支教活动,雷锋月活动等公益活动。

(一)宣传度高,群众知晓度较高

上述活动中,几乎所有活动都有在公众号中发出推送,每期推送阅读量较高。以绿色回收站活动为例,通过朋友圈转发推送,自发发送活动相关图文,路边摆摊宣传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相关活动的宣传度与群众知晓度,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仅是园林学院的学生甚至还有其他学院的同学可以一起參与进活动中,提升其环保意识,与文明素养。

(二)参与意识较浓厚,服务质量较高

在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现有部分常规公益活动中,学生均参与度较高,意识较浓厚,几乎每日都有参与其中,由于有了自助的参与意识,故每次活动服务质量都较好,能做到热情友善待人,大方得体接物,谦逊有礼处事,使活动收到了大量的认可与褒奖,推进了活动的进展。

(三)活动积极度较高,但时间有时会冲突

虽然在每次活动发布之后会有很多同学表示想要参与,但碍于课程安排社团活动等因素而无法参加,流失了一部分志愿者力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活动的开展,打消了部分同学活动积极性。

三、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具体方面

(一)培养大学生公共意识

经过公益活动最容易培养的就是大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公共意识,使大学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光发亮,起到规范作用。以怀柔图书馆为例,怀柔图书馆的志愿工作不仅使大学生为图书馆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服务了社会,更是使其知道了不要乱放书籍的重要性,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意识,不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惊扰到其他读者,保持公共区域的整洁美观,见到乱象会选择制止而不是旁观,提升公共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成为更高素质的公民。

(二)增强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上述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责任感,拾起这代人应有的使命感,形成一种强烈的奉献精神。以雷锋月活动为例,此次活动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再向参与者传达一种雷锋精神,使其拥有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为人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精神,强化其对社会的使命感,灌输一种也许雷锋精神不过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的,担起应担的责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锻炼大学生共情能力

以上活动均可一定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其不做一个冷漠的人、其性格更适于社会,能更好的融入与服务社会,遇事不冷漠,不极端,培养其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以支教活动为例,该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对偏远山区的关注程度,把知识带给大山,把热情带给大山,把进步带给大山,提升大学生与贫困地区儿童的共情能力,忧其忧,乐其乐,回到学校可以把对孩子们的热情坚延续下去,使其成为一个不冷漠,有爱心,不会片面的考虑问题,会为他人着想的人,提升其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

(四)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自我感知等能力

参与这些活动后的大学生人际交流能力明显增强,待人接物处事会更加趋于完善化,降低其做使他人难堪的使的几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低效率沟通转变为高效率沟通,提升解决问题努力。有更强的自我感知能力,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不会对自己有过于片面的评价,通过活动认识出自己在哪种方面有不足和有待改善的方面,积极完善自身,使自身成为更秀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五)发挥大学生社会能力,使其体现其社会价值

参与公益活动也是发挥大学生社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体现其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认同感,使其不孤立与环境,有一种自我价值发挥后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以“聆听爱的声音”义卖活动为例,义卖活动是将大学生平时不用的一些闲置物品捐赠出来变卖为财产后捐赠给贫困地区的行为,该行为可以使大学生为贫困地区孩子做出微薄的贡献,每一件物品的买出都是捐赠者发挥其社会能力的体现,使捐赠者可以有强烈的满足感与捐赠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可以较好的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六)使大学生拥有更高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不仅仅是从家庭教育获得而来的,学校教育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而其中参与公益活动无疑是提升道德情操的一种有效途径,参与公益活动会使大学生有更强的道德素养,对道德的界限划分的更加明显,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其道德底线,更好的要求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以北农幼儿园助教活动为例,大学生在成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助教之后,会在课堂上以老师的身份要求自己,在课堂上的彬彬有礼、大方得体会传导到生活中,使其在生活中逐步成为一个以老师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的人,努力践行自己的道德规范,成为一个道德情操更高道德底线更高的人。

(七)促进大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

优质的公益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感受社会,体验社会,对社会有一定的感知,强化其已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1],使其在对社会的感知中逐步建立良好的三观,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不被外界不良三观影响而动摇自己的能力和能正确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能有自己主观意见的能力。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在活动中逐渐渗透良好的道德品思想与道德品格,在大学这个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起到引领学生建立其未来人生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

四、开展公益活动的有效方式

(一)适当增加兴趣引导

在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本身不感兴趣时可以进行一些兴趣引导,培养其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从不敢做不能做,成为敢于表达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后在进行后续的工作,或者使学生自己组织举办一些活动,推动公益活动的进行。

(二)适当调整活动时间

上文提到的时间冲突问题,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或者在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时间的情况时适当终止活动,使想参与的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人数很少的情况下不浪费时间成本,更好的利用时间资源,提升活动的举办效率,提供更优质的活动方案,促进公益活动的开展和推进。

(三)开展不同形式活动

提供不同种类的公益活动,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可以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可以针对某一时期大学生更迫切需要的能力进行活动的展开,或者针对某些薄弱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与培养,这样可以提升公益活动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让每次活动都开展的有意义有目标。

五、结语

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帮助不仅仅是数量很多,并且还是一个多维角度的提升与锻炼,综合提升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素质能力,重点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和相应的活动道德情操和公共意识,加深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实现大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志成.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培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3):115-117.

作者简介:武丽(1992-),女,汉族,北京,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综合素质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