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相关思考与研究

2020-04-16 06:30兰奕明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9期
关键词:需量运维用电

兰奕明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1.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企业新兴主营业务整体规划

基于电网企业在电网设备租赁、运维检测、安装实施、工程设计等原有业务的优势,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打通能源综合服务的关键性业务环节。搭建用户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并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提供个性化的能源综合服务。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面向用户终端设施的能量托管、交易委托等增值服务,拓展智慧用能增值服务新模式;并进一步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逐步覆盖电、煤、油、气等能源领域及气象、经济、交通等其他领域,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融合,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发掘、展现、应用等环节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工业用能与节能领域业务流程及数据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实现电力消费的实时计量与信息交互。搭建包含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发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软件产品和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等硬件产品的能源大数据平台,打造较为健全的大数据产品体系。

2.电力市场不同演进阶段的购售电业务设计

2.1 业务介绍

在电改背景下,电网企业作为单一购买者和单一售卖方的格局将被改变。为打破电网企业独家买卖电力的格局,在发电和售电侧引入竞争机制,使终端用户进入电力市场,允许大用户和配电企业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这是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售电企业购售电业务开展的重中之重。

电力中的长期交易是在电力市场将符合相应标准准入标准的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独立的辅助服务的提供商等,展开的相应的交易。这些市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自主型协商和集中竞价等方式开展相关的电力交易,具体的交易包括直接交易、跨省交易、合同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等多种方式。

现如今很多用户直接购电的模式,是将电厂和终端购电用户之间建立起购电量和价格协议的方式。由电厂向购电大用户设定相应的价格规定的合同,签订之后委托电网企业协议发电,专门需要大电量的用户们,额外支付相应的输配电服务费用。

双边协商交易指售电公司与电力大用户之间开展双边直购电交易,自主协商交易电量(电力)、电价,形成双边协商交易初步意向后,经安全校核和相关方确认后形成交易结果,双边交易价格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执行。

集中竞价交易指市场交易主体通过电力交易平台申报电量、电价,交易机构考虑安全约束进行市场出清,经调度机构安全校核后,确定最终的成交对象、成交电量(辅助服务)与成交价格等。

2.2 业务流程

双边协商交易业务流程:寻找合作意向电力大用户,提出直购电优惠方案,可与其他服务打包,促进合同签订。集中竞价交易业务流程:寻找合作意向电力大用户和园区用户,建立竞价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训练竞价模型,逐步完善竞价模型,提升竞价实力,并建立代理竞价的客户群,中长期售电业务的开展有赖于购售电合同的签订[1]。

3.电力市场不同演进阶段的综合能效服务业务设计

综合能效服务线上线下业务包括线上平台的数据服务和线下专业用能服务,线上依托综合能效服务平台,线下为电网企业的客户开展各类能源综合服务。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和线下快速响应联动的方式实现能源综合服务的闭环。利用能源互联网低成本一体化解决园区级/企业级/车间设备级配用电系统电能质量和高能耗问题、空压站/中央空调高耗能问题、资产运营管理问题、可调资源参与市场响应问题,达到园区和园区企业用能安全、节能、降费的目标。

3.1 电能质量治理业务

电能质量治理业务是对园区和园区企业等电力大用户的电能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分析和在线故障诊断,精准定位电能质量问题点,提供电能质量分析诊断报告和治理解决方案,提高园区和园区企业用电安全性,降低因电能质量问题所带来能源损耗,打造高质量供电园区。

3.2 综合节能业务

综合节能业务是指对装机容量大而实际变压器负载率较低的企业采取容改需方式,即将基本电费计费方式由按容量计费变更为按最大需量计费,从而从技术层面上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亦即容需量管理服务,该服务主要内容如下:(1)在电能量采集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挖掘客户需量空间,给出客户建议的计费方式,在有需量空间的基础上,给出客户最优的需量申报核定值,帮助客户节省基本电费。(2)容需量业务代办:为客户提供基本电费缴费方式变更服务,如采用最大需量方式缴交基本电费,并为客户提供每月最大需量值申报等容需量管理全流程服务。(3)增减容代办:对于有变压器增减容需求的客户,为其提供变压器增减容全流程服务[2]。

3.3 负荷管控与需求侧响应业务

需求侧响应是用户针对实施机构发布的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这是改变电力消费的一种方式。采取主动的消费行为,可以转移某段时间的用电负荷,减少高峰时期用电的压力。需求侧的反应使得用户不用再单纯的被动去接受价格。消费者在用电过程中对电力产品和用电服务本身有一定的选择权。需求侧响应的条件是合理电价的制定,借助市场手段可以充分发挥终端电价销售的杠杆作用。引导用户选择合适的用电方式和用电设备,从而更好地以用户的意愿来为用户提供用电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引导用户结合具体的需求进行供电平衡的引导。从经济角度上来说,还能够提高电力价格的弹性发展,避免存在市场垄断等现象。

配用电系统运维是指,通过与企业签订运维合同,明确运维对象(高压电缆、配电柜、变压器等)、维护内容(设备定期巡检、设备周期维护与保养、设备检修与更换、设备故障抢险等),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运维服务,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负责。

配用电系统运维服务的开展,需要依托智能运维云平台,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联通专业运维团队,实现“线上线下+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大幅度提升电务管理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其服务核心主要包含:

(1)线上服务。智能仪表采集用户硬件设备运行的关键参数,并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智能运维云平台,云平台实时监测模块,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24h 监测、报警及运行分析,帮助运维人员及企业负责人随时了解设备状态;云平台运维日志模块,统计用户各个时期的设备检修记录、运维巡检状况、维护保养情况等,优化电务管理水平,并为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2)线下服务。依托专业运维团队,定期为用户提供巡检、维护、保养等运维服务,同时为用户项目改造、设备更新换代等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为应对紧急情况,建立24h 实时响应机制,1h 内负责人员到场、3h 内专业队伍到场的立体应急机制。

(3)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分析设备历史运行参数、运维日志数据等,定期为用户提供月度运行总结报告、潜在隐患分析报告、用电设备风险分析报告,并为用户提供安全运行改善方案,指导用户完成配用电系统优化,实现“安全用电、合理用电、科学用电”的目标。

4.结语

本文通过能源综合服务的业务给出具体的规划和建议,涵盖每项业务的服务内容、商业模式、产业现状、资源配给和发展建议。想象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售电公司的发展方向,当前应以售电业务为切入点,以增值业务挖掘客户潜在价值,多点互动,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需量运维用电
用电安全
基于用户端电力需求需量节能优化调控方法研究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用电安全要注意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需量结算用户抄表结算异常情况分析
基于实测数据的电铁约定最大需量选择
两部制电价中约定最大需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