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祀

2020-04-16 12:50
环境 2020年4期
关键词:先人缅怀新冠

关键词:网络祭祀

摘 要: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要求,指导辖区内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同时,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东方时评:

清明:尊重生命更要保护生命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先人的节日,祭祀先人是对先人精神的传承,是对生命的深层尊重。在清明祭祀中,民族血脉涌动,精神生命传承。清明,我们尊重生命,更要保护生命。

清明安全,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在疫情防控时代,安全工作更加重要,一方面是防火,不能让清明烧掉春天;一方面是防聚集,别让清明成为新冠病毒的狂欢。唯有做好这两个安全工作,才是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过一个安全清明,让安宁永驻人间,让健全美丽生活,为生命护航,生命更阳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人对清明这个特殊节日的精准描述,今天,我们应该过一个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节,防范安全隐患,无愧先人之魂,呵护今人之魂。

荆州新闻网:

庚子清明祭扫的变与不变

清明祭扫,应时而变。今年的清明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如何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清明节,必须领悟“祭扫在心不在形”。全国各地为规避疫病感染风险,纷纷出台相关管控措施。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启“云拜祖”,山东济南“云祭祀”,贵州各公墓将通过开通移动客服端、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等服务渠道,为群众提供代理祭扫、网上祭扫等服务。这些全新的祭祀方法,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祭祀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节日内涵,更避免了聚集性风险,是新形势下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发展,本质上,它更符合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规律和要求。在这个决战决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正向吸取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弘扬其积极意义,注重其健康向上的风俗传承,真正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追思缅怀不忘初心,形式虽变内涵永存。今年清明,改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对亲人的追思和怀恋、是慎终追远的初衷和精神。

北京青年报:

让“云祭扫”成为清明新风尚

虽然清明节俗繁多、形式各异,但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同时也是对传承济世德业、弘扬优秀家风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只要回归到清明的核心价值上,“云祭扫”就是值得大力倡导和推广的祭祀方式。

清明时节,带上一颗感恩、缅怀、敬畏、虔诚、沉思的心,通过网络“云祭扫”,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由呼吸”是多么可贵,生命是多么可贵。凡是有助于“自由呼吸”,有助于呵护生命的事物,我们都应张开双臂去热情拥抱。我们有理由期待,“云祭扫”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会成为清明新风尚。

中国青年报: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已经不算新事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关文明祭祀的倡导,已有部分实践。但是,它们依然属于小众现象。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以不到現场为特征的网络祭扫、隔空祭扫现象,应该会有明显的增多。这也说明,祭扫文化的演变,本身是社会具体情境发生改变的产物。今年的确是一个加速祭扫习俗转变的“窗口期”。

但是,如果为了倡导网络祭祀,就将传统祭祀方式一棍子否定,既无必要,也将引发抵触心理。这方面已有不少前车之鉴,必须警惕。

但是,具体的引导方式,得平衡好社会的适应过程,并考虑社会情境的复杂性,防止“用力过猛”。而就目前的现实来看,网络祭祀恐还只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向,对社会接受速度和广度,不能过于高估。

微言微语

@吃客阿贵:不必強制吧,经过这两个月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橙私以为俗:确实要提醒到位,不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失守了。

@赵钢华:只要心存虔诚孝道,无论什么方式祭拜都是可行的。

@哈怂姜小:看官方通知,清明节暂停集中祭扫活动,这必须得响应政策,但不免让人有些失落。虽然说人不在了,就什么都没了,但想念还在,清明前后,这种思念就愈加剧烈,闭上眼睛,满满都是逝去的亲人。

@我是风满袖:我觉得网上祭扫挺好,省时省力省钱,而且以后还可以在网上看看自己的思绪,看看自己的变化成长;缅怀,最重要的是心里有,当我们把对亲人的追思化为言行思想,融入血液和灵魂才是最好的缅怀!

猜你喜欢
先人缅怀新冠
先人(外二首)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缅怀历史,开创未来
My Heroes
迷失记忆
从门缝掬接月光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