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技培训效果,促进果农快速致富

2020-04-17 20:55汪景彦
中国果树 2020年1期
关键词:红富士技术员苹果树

汪景彦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 125100)

几十年来,我分赴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高地果树产区,采取长期蹲点(几年至十几年)、短期驻点、定期培训、应邀讲课、现场指导、建立示范园等形式,宣传果树科技知识,培养农民果树技术员,推动果业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提高科技培训的效果,让果农快速掌握生产技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果农的接受程度、技术素质和对科技的追求;二是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技术越复杂越难掌握;三是科技人员的讲课水平和实践能力;四是有无示范园带动;五是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影响着科技的落实程度;六是果农对科技的认识程度,从观念上、理念上重视科技,把科技摆在首位,即使科技基础薄弱,也能在短期内把科技搞上去。

在培训农民技术员方面,我有许多经验教训与心得体会,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1 长期蹲点、分专业培训

1970—1981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为了支援西北三线建设,由12 人组成的蹲点组奔赴西北,许多同志工作1~5 年就回了单位或调走,唯独我坚持始终,每年在点上工作11 个月(春节回沈阳探亲1 个月)[1]。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科研,培养了一批技术员。如在孙李沟村基点,该村在党支部书记苟明芳同志带领下,在山上栽了90 余hm2苹果树,起初成立了园林场,有50多人,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不等,对管理果树十分陌生。在生产实践中,我教会了他们许多技术,包括苹果生产技术、酸枣接大枣技术、茅栗接板栗技术等。为了提高果农技术素质,在林场坚持定期办夜校,每周2 d,在晚饭后讲课1 h,内容包括栽培、植保、土肥水和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等。白天下地与果农一起,手把手教他们各项技术。比如,植保专家盛宝钦、逄树春同志重点培养了2~3 位植保技术员,教会他们如何识别病虫害,如何预测预报。他们每天巡山不止,对各地块病虫害了如指掌,调查发现哪块地、哪行树、哪株树、哪个枝有严重的病虫害就记清楚,回来当天向林场场长汇报,次日就派植保小组担药上山,专打那块地、那行树、那株树、那个枝。因为村里很穷,资金有限,上山又吃力,没有实力全园打药,只能“挑治”。这样全园每年只打3~4 次药,即在花前、花后、麦收前和麦收后打药,个别地块只打2 次药。连续11 年在萌芽前后不打5 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情况下,全园苹果树腐烂病病株率控制在1%以下。到了秋天,依然是青枝绿叶,果品质量逐年提高,好果率在98%以上。

在栽培上,我与林场同志一同搞科研,总结出了苹果树简化修剪法、干周定产法、疏花疏果法等技术,培养了以张礼科为首的一批技术员。例如,在冬剪时我要在点上培训1 个月左右,天天下地,为了严格培训,采用“人人过关”法,即在剪树前让修剪者找出树上修剪方面的问题,剪后给以评价和打分,剪完树还要把枝条捆好,大约20 多kg,后将枝条扛回林场当柴烧,就这样年复一年,一共培养了20 多位修剪能手。这批技术员不但是本村的技术骨干,还被派到邻村服务生产。在我蹲点结束后,这些“修剪能手”“虫王爷”成了“香饽饽”,有的被县上聘请去各村指导技术。与此同时,我在邻村天王村、八庙村结合密植,培养了一级技术员苟万才、王升海等同志,他们被调到镇里和县里成为技术骨干。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现在这种培训形式已不多见了。

2 重点时期强化培训

1991 年11 月初,我作为农业部果树顾问,在江苏省无锡市参加全国红富士苹果协作组会议。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王家山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增云同志在会上见到了我,十分高兴,请我当他们村的果树技术顾问。王书记从部队营级转业回老家,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有威力的。他们村有80 hm2‘红富士’苹果树,是当时全国栽植‘红富士’最多的村,当地属胶东丘陵山区,土层瘠薄,肥力很差,树势不强,树形混乱,果农不会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作业,果品质量低下,经济效益不高。

1991 年11 月7 日,王书记陪我到果园转了半天,请我给村里做技术培训。之后,每天5:00 到村部集合讲课,天还未亮,可是村干部、技术员均已到场,我十分感动。早饭后,下地进行整形修剪并进行现场录像,晚上为各家各户放修剪录像,让果农强化学习、深刻领会,就这样坚持了4~5 d。后来,在开花期、疏花期、套袋期、采前等关键期我都会到村里讲课,还重点培养了十几位技术能手。当时,该村在‘红富士’疏花疏果、套小林果袋、铺反光银膜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1998 年,果树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果品质量明显改善,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优质苹果评比中,3 次夺得‘红富士’第1 名,名扬全国。他们的“皇家红富士”品牌叫响东南沿海,品牌价值在60 万元以上。

2000 年前后,我在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等地,如临猗、永济、大荔、澄城等市县将王家山后村几位技术员推介给他们,对提升当地‘红富士’苹果生产起了不小的作用。1 位技术员服务几个月,工资1 万多元,是我工资的2 倍以上。他们成长较快,对生产贡献较大。

3 技术简化,易于掌握,迅速普及

苹果树整形修剪是综合管理中技术性较强的作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对整形修剪的争论较多,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将整形修剪的作用过分夸大—“一把剪子定乾坤”,认为修剪技术复杂难学,几年出不了徒。宁夏有位姑娘为了实现在苹果园里修剪果树的梦想,竟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梦园修”,愿她梦想成真。

3.1 树形小型化是修剪简化的基础

2000 年前,苹果树大多采用大冠,如主干疏层形、变则主干形、多主枝十字形等。盛果期树冠较大,冠径5~7 m,树高4~5 m,树体结构十分复杂,有一个中央领导干,干上分2~4 层排列5~7 个大主枝,每个主枝上分布着3~4 个外侧枝,每个侧枝上又有1~2 个副侧枝。要保证各主枝、侧枝、副侧枝间生长平衡,角度、高度、生长势一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同时还要关注“主从关系”,中央领导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侧枝强于副侧枝等,要处理好骨干枝间这些复杂的关系就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苹果树密植技术的发展,这些大冠树形已逐渐被淘汰,改为中、小冠树形。这些中、小冠树形主枝少而小,几乎没有主、侧枝。像主干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和松塔形等)只有一个坚强直立的中央领导干,在其上分布着数十个侧生枝或枝组,干枝比为1∶0.2~0.3,侧生枝角度110~120°。5 年过后,在2.8~3.0 m 高处落头开心,树体敦实健壮,生长、结果稳定。整形过程十分简单,果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大冠型树1 人剪1 株盛果期树需要1.0~1.5 h,小冠型树1 人剪1 株盛果期树只需8~10 min。

以印刷为抓手,盛通印刷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未来,盛通印刷还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工业信息化技术,聚合需求、进行产能升级,提升出版综合服务能力。同时,聚焦教育行业,积极整合教育产业优质资产,延续自身的文化基因,打造教育、出版文化综合服务生态圈。让我们期待盛通印刷的未来更加壮丽多彩。

3.2 修剪技术简化,省工、省时,优质丰产,树体稳定

对传统修剪方法我深有体会,主要是以截、缩为主,刺激多生强条、旺条。记得1970 年,我刚到陕西省孙李沟基点时,6~7 年生‘国光’树原来采用截、缩法,长出大量1 m 多长的条子,顶花芽很少。当时我发现在顶部秋梢部位有腋花芽存在,可是由于采用“枝枝必问”的短截,竟然把这批花芽全部剪掉了。树上没有产量负担,树势自然不会缓和下来,也难以形成顶花芽。所以我便采取晚剪(能分出花叶芽时)、轻剪和夏剪方式,几年内产量猛增,个别地块667 m2产量达5 000 kg。

从1970 年开始,在修剪上我摒弃了传统的截缩法而改为轻剪长放法。1981 年后,便形成一套新的修剪法,即“傻瓜修剪法”。这种剪法十分简单易学,果农1 d 能基本掌握,2 d 可出徒。后来,西到甘肃天水,东至烟台、青岛,南起河南三门峡,北到辽宁、内蒙古苹果产区均推广这种剪法,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在辽宁省,“傻瓜修剪法”主要在绥中县、辽中县、海城市、丹东市等地推广。在丹东市东港区连续4 年推广这种剪法,形成了良好的下垂枝组结果系统,‘寒富’苹果果形端正,丰产优质。在海城市中庄乡有位老韩同志,他家有500株‘寒富’苹果大树,原计划请2 位技术员进行修剪,需要24 d 剪完。我问老韩,技术员1 d 能剪几株树?他说也就7~8 株树吧。我到园里给他们做了修剪演示,在他们协助下半小时剪了5 株树,平均6 min 剪1 株树。老韩一算,照这种剪法省事多了,不用24 d,只用14 d 就可把树剪完,还可以节省3 000 元工钱。

另外,我还在海城市英落镇一位臧宏祥老汉园剪过树,他家在山上有3 000 株‘红富士’和‘寒富’苹果树。2010 年我和海城市南果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李景余社长一同前往,我给藏老汉剪了3 株‘红富士’大树,后来就离开去其他果园。次年6 月中旬套袋前,我又和李景余等同志回访上述2 个果园,老臧十分满意,说树内光照大为改善,坐果也不少,打药也省药了;老臧说我剪的那3 株树叶子浓绿,远看黑黝黝的,近看果个比邻近树大1/3。老藏看到秋天果大质佳的好收成,对此剪法赞不绝口。

2005—2017 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二仙坡苹果园,在松塔树形基础上普遍采用“傻瓜修剪法”[2],结合其他综合技术生产出河南名牌“二仙坡苹果”,单果卖到8~12 元,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3]。据田间调查,8 年生乔砧‘红富士’苹果树,在一人操作情况下平均每株要疏掉41 个枝,缩剪0.4 个枝(即占1%),其余全部长放,单株平均用时8.1 min。每天按7 h 计,共420 min 可修剪50 多株树。一般果园667 m2栽41~55 株树,即每天几乎可修剪667 m2苹果树。如果家中有3 333~6 667 m2苹果树,7~10 d 就可剪完,不必再雇技术员来剪,一下子就可节省600~1 500 元人工费用。

4 通过大协作,推广新技术是切实有效的推广途径

1985—2000 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牵头组成了有全国12 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的“新红星技术开发协作组”,我任项目主持人。经过5 年的艰苦努力,栽植了8.4 万hm2‘新红星’苹果树。期间召开过5 次全国性会议推广‘新红星’苹果。在国内首先采用并推广细长纺锤形,用干周法控制负载量,喷布普洛马林等取得了早丰稳产的好成绩。该项目新增经济效益4 亿多元,1990 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曾制定‘新红星’苹果栽植区划,将甘肃省天水市划为最适宜栽植区,无私地将纯正的‘新红星’苹果接穗供给天水市。1990—1995 年又将‘阿斯’‘俄矮2 号’‘矮鲜’等优良品种陆续支援给天水市,现在这些品种已成为主栽品种。随后,我又多次到天水市指导生产,协办培训班。2016 年在天水花牛苹果论坛上,给我颁发了“特殊贡献奖”。目前,天水市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元帅系苹果基地,花牛苹果已发展到12.7 万hm2,分布在秦城、麦积、甘谷、礼县、品和、清水等县(区),果农已基本掌握了‘新红星’‘首红’‘俄矮2 号’‘阿斯’等品种的特性与相应的栽培技术,细长纺锤形十分标准,疏花疏果到位,果形高桩、萼洼五棱明显,不用套袋,采用行间生草措施,管理精细,667 m2产量3 000~5 000 kg,户均收入10 万~20 万元的比比皆是。

5 现场示范是最灵验的教学方法

在数以百计的培训班中,我深深体会到现场示范、现场操作是果农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果农接受快,照着干很快就能在生产上起作用。2019 年1月6 日,我在山东省沂源县南鲁山镇丝嵩村和临朐县五井镇沟河村考察青州蜜桃时,发现当地桃树生产还按老式截缩法剪树,几乎“枝枝必问”,剪截高度10~25 cm,枝条拥挤不堪,果小质差,经济效益不高[4]。我当场指出这种剪法已经过时,应采取“长枝修剪法”,即“傻瓜修剪法”,尽可能留下筷子粗细的长果枝结果,相距20 cm 左右,尽可能留外侧、两侧,不留背上或背下方向的果枝,各主枝头要少留果枝并控制高度、角度等。在2 个村都做了演示,在场的几十位果农一看就懂了,我让他们照此剪法剪了几株桃树,不出所料,他们基本掌握了修剪要领。

6 深入果园,找出毛病,果农关注

1988 年春,我们新红星苹果技术开发组一行4人来到河北省三河市小崔各庄乡白庄村,该村在前几年栽植了40 余hm2‘新红星’苹果树,由于当地技术指导上的问题,果园面貌不好,树尚未结果,东倒西歪,没有一株标准树形。村党支部王书记找到我,让我帮忙把树管理好。入村的当天下午,我到地里调查了一下,在笔记本上记下“十大毛病”。次日,在学校教室里集中了100 多位果农,我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果树生产形势,但这些群众听不进去,大家熙熙嚷嚷地在下面私下交谈,没拿我讲的内容当回事,于是我立即改变了讲法,针对前一天调查情况提出苹果管理上的十大问题,这时群众马上鸦雀无声,开始细心聆听。我讲了近1 h,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会后,与果农一起到地里剪树,群众纷纷邀请我到他家剪树。就这样,我连续到该村工作了3 年,每年去4~5 次,树形标准化了,产量也上来了,成了京东‘新红星’苹果第一村,家家户户都掌握了管理技术,日子越过越红火。

7 协建示范园,集中体现综合管理水平,以点带面,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为了有效地推广果树先进技术,我在一些重点果区都协建了示范园。如2000 年在山西省万荣县作为政府果树顾问,每年去培训4~5 次,每次4~5 d,精心协建的示范户有:李玉娟、程宗川、程兆会、武跃存、李晓科等。2002 年‘红富士’667 m2收入均在1 万元以上,在当时苹果价格下滑的情况下,确实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二仙坡苹果示范园工作12年,采用8 项技术(生物有机肥、松塔树形、物理与生物防治病虫害、生草、养鹅、微喷、套袋、铺反光膜)生产高档苹果,单果卖8~12 元,经济效益特好。生产的“二仙坡苹果”2006 年通过国家和国际双重GAD 认证,取得了对61 个国家的出口权,成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名扬国内外。每年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最多年份达1 万人。

其他如陕西省三原县马额镇郭战虎园、辽宁省兴城市三道沟乡三里村李希林园、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李岚亭园等都是知名度较高的苹果优质示范园。

8 讲大课,普及面广

河北省衡水市是苹果新区,苹果、桃、李、葡萄等果树面积较大。从2000 年开始,衡水市林业局森防站鲍玉院站长在每年正月十八之后便召开大型技术培训会,用大巴车将各村果农拉到衡水市,培训在金都宾馆召开,一般1 000~2 000 人,如果人再多,则再找一个大礼堂,老师轮流讲课,我参加此次培训至少有13 年。有一年,我建议采取另一种形式,即将老师拉到各县去讲,一连5~6个县,要转上5~6 d,这样宣传面更大。通过连续多年的培训,果农在技术上确有很大的提高。记得有位年轻果农,每次听课都坐在前排,连续跟我跑了4~5 个县听课,我问他这么多天听课不感到厌倦吗?他说:“虽然汪老师讲课内容相近,但每天都有新内容,值得我跟着学。”

总之,果农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讲课效果越好。1994 年,我到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讲课,该乡有130 多hm2苹果树,果农对技术的追求十分迫切。听课的人约有2 500 人,课堂讲完后,要到地里实习,由于人太多,没法都能看到示范剪树,我就找到一个深3~5 m 有苹果树的地坑园,我在下面一个角处示范剪树,上边崖埂上站满了果农,气氛十分热烈,令人难忘。

1996 年开始,我被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政府聘为顾问,这个乡镇有‘红富士’苹果树2 600 余hm2,每次技术培训都是人山人海,最多的1 次培训有1万人参加,在镇政府大院里进行。有次讲课,来了1 700 多人,人们坐在地上,其中有位妇女怀抱小孩还用心记录,令我感动。1996 年12 月在政府大院里进行苹果树冬剪技术培训,听课的仍有1 000多人。会后,我建议第2 天修剪实习,但人不能太多,否则大家看不清,于是决定每个村派1 位副村长和1 位技术员参加,全镇21 个村共40 多个人。第2 天,我和有关同志提前半小时来到黄河滩地果园修剪现场,那里已有150 人在等了,后来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最后有1 000 多人;下午我前往李岚亭果园讲课,很多果农继续跟随听课,当时也有700 多人,有的站在树上,有的钻到树冠中,为了满足热情的果农,我在现场剪了3 株‘新红星’树和5 株‘红富士’树。通过现场示范,李岚亭老汉也学会了修剪,他将家里的‘红富士’树都照此方法进行了修剪。第2 年,在疏花疏果、施肥、套袋等关键时期我都会到李岚亭苹果园进行指导示范,传授各项技术。1997 年秋,红果满树,果大质佳,十分诱人,经测产,667 m2产量达4 000 kg。后来,商丘市政府组织各县领导和业务人员分批参观此园。

9 讲课生动,效果提升

我经常到各果区宣传果树科技知识,面对文化、技术素质不同,年龄各异的果农朋友,如何能提高讲课效果,让果农听起来津津有味,听得懂、用得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初步总结归纳了如下要点。

(1)提高讲话艺术,说话要有观点、论据、数据,更要有逻辑性。①不应带“口头语”讲课。如“这个”“那个”等。②忌讳平铺直述讲话,没有标点符号不停顿,让人听了没有思考时间,容易感到疲劳。③说话要有鼓动性,令人信服,愿意跟着你去干。④讲话要流利,更不能有口吃。要用农民的语言,与他们唠嗑一样。⑤说话声音洪亮,可以振奋精神;声音低沉、嘶哑,让疲乏的果农提不起精神,有的甚至睡着。⑥不能干巴巴地讲技术,有时可掺进去笑话,免得枯燥无味。

(2)穿插生动的实例。如高产稳产实例、高效益实例等。

(3)要有生动、恰当的比喻。果树疏花疏果如同人类社会计划生育一样,干枝比就如同爸爸与儿子的关系、爷爷和孙子的关系。

(4)讲课内容新、信息多。如市场信息、农药信息、科技信息、发展动态等。

(5)在田间讲课不但要有熟练的先进技术,还要配以生动的解说。

(6)讲课要有针对性。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内容去讲话。讲课不要照讲义讲,更不能念稿子。

(7)课后留出10~20 min,让果农提出生产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一一作答,可充分满足果农之所求,所以要一专多能,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8)不辞辛苦,不畏严寒,亲自操作示范。在田间讲课是我的一大优势。与其说能讲课,倒不如说我能干活儿。2002 年冬,我在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南范庄村苹果园讲冬剪技术,站在大约10 cm厚的雪地上,每天大约工作6 h,连续2 d;2003 年冬在北京市怀柔区辛立庄村义务为果农讲课2 d,每天在地里工作5 h 以上;2017 年12 月,在北京市丰台区为王新同志改造郁密园,每天和工人一起在田间工作6 h。果农深有体会地说:“汪老师讲课、技术表演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语言通俗,生动有力。”

(9)不辞辛苦,有求必应,尽量让果农满意。有时在同一时段里有好几个单位请我讲课,我只能抓紧时间,排着队去完成讲课任务。有一次,我到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去服务,前后历时83 d,回到家以后收到了153 封信件。因为3 d 后要到辽宁熊岳去讲课,所以我要在3 d 里回复150 多封信,其中河南省陕县大营乡的一位果农问了我13 个问题,要是图省事就让他看我的书就可以了,可我还是对他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总共写了6 页稿纸。不管怎样辛苦,只要让果农的要求得到满足,我就感到十分欣慰。

(10)按时结束讲课。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讲完课,话可长可短,学会概括。讲课超时,会使听者产生腻烦心理和疲劳之感,有时还会影响后面其他老师的授课时间。在时间有余时,可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听者有良好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红富士技术员苹果树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价格持续攀升
转运
红富士
苹果树
两种酵母对“红富士”苹果采后病害的控制
钦州市牛品改技术员队伍问题与对策
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
“苹果树”大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