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个体化社会病象分析

2020-04-17 14:50王丹丹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个体化

王丹丹

摘 要:不同于普遍认知中的日本社会,日本社会中强烈的归属感与安定感正在不断削弱,日本已经步入个体化社会。而在个体化浪潮的蔓延之下,日本社会已然出现了不适应的病象。虽然从思想乃至行为方式都在变得更为自由,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日渐淡薄,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家文化作用也不断式微,人成为了孤独的原子状态。早先的福祉制度显得不再适应现阶段的日本社会。因此,可以通过对日本社会个体化病象的分析,探讨目前日本个体化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个体化;无缘社会;福祉制度;雇佣制度

日本的福祉制度依赖于其社会的社群性,使得政府财政的压力得到极大的减轻。但是不同于以往人们普遍认知中的日本社会,日本社会中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定感正在不断削弱,特别是2002年,日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国民个人号码的编成,更是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个体社会[1]。曾经代替福祉制度发挥作用的雇佣关系和家庭关系变得不再坚不可摧,个人不得不直接面对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李峰通过对安世舟提出的三种统合方式进行分析,对日本个体化社会的成长背景进行了解读。可见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三种统合的能力不断下降,能够给个人提供的保护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被置于社会生活的风险中[2]。企业失去了政府的保证,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预防破产,最明显的便是终身雇佣制的废除和大规模裁员的产生。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同一个后果,便是个人责任的不断扩大。

一、无缘社会

如果说日本政府财政的崩溃直接把日本社会推向了个体社会,那么无缘社会便是用来表述个体化社会负面影响的最好例证。无缘社会的特点就是断绝血缘、地缘、社缘关系,一个人在变动的社会中生活,可以说是个体化社会典型表象[3]。日本每年有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被解雇沦为流浪汉的工薪族、未婚女性、空巢老人、甚至是只喜欢网络社交的年轻人。生而与周围无关,死仅有孤独无力,这是无缘社会下生存的国民的普遍感受。除了高龄老人孤独死问题,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便是:无缘社会正在向年轻人群体蔓延。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交往最为在意的便是社缘的羁绊,但大环境下就业环境的恶劣往往使得年轻一代很难像过去一样轻易获得这些羁绊。日本国家调查显示,无法升学也无法就业的年轻人(15~34)达到了60万人,即使存在就业指导机构,这些年轻人也只能从事低端的派遣工作,工作不稳定、工资低且无其他社会保障,使得无力的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生根。而本当壮年的年轻一代,正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解决他们这种困难的境况对于日本社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究其原因,当前日本社会年轻人无社缘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终身雇佣制度的崩溃。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存在使得国民可以埋头为公司付出,而不用担心自己之后的年老生活如何安排。但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得以延续下去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企业始终保持安定平稳地增长;二是全社会的人口结构始终保持完美的金字塔型[4]。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和老龄化的加快,这两个条件无疑成为奢望。根据厚生省的统计可以看出,劳动派遣在90年代之后开始激增,但随之而来的是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间差距的不断拉大。恶劣的雇佣环境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FREE族①和NEET②族人数不断壮大,即使团块一代陆续到达退休年龄,社会上却不一定有适合的劳动力可以填补,这对未来日本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二、老后破产

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其他年龄层贫困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状况,而在分析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时,经济指标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虽然经常会使用,但是如果不结合人际关系、家庭构成、生活地区、本人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程度等,就不能真正了解老年人的贫困状况[5]。家庭关系的式微使得居家养老的补充作用不断弱化,很多独居老人在退休后会重新参加非正式劳作,以此减轻自身的生活压力。但对于健康和身体状态大不如前的他们来说,如遇突发的身体问题,便可能立刻面临进入赤贫的危险状态。而日本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十分紧张。新建的福利院多以单间来代替以往的四人间,这对于年金微薄甚至没有年金的老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对于贫困者来说,是否有空床位将决定他是否能享受医疗。被夹在社会保险制度缝隙中的低收入老人,因为没有地方可去,从而选择费用较低的无经营牌照的收费老人院,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形势所造成的必然结果[6]。

而这些无牌照经营的收费老人院,人员配置不齐,管理混乱且安全隐患较多,不断有新闻爆出收费老人院的负面新闻。如果无法切实解决这种状况,老后生活的焦虑势必蔓延至现役阶层。年金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次便是生活保护制度。如何在收入差距拉大负面效果显现下,使得低收入老人群体获得生活保障制度以外的新安全网已经成為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女性贫困

在普遍的认知中,女性一般是作为家庭的附属而存在,而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发展,女性开始走向工作岗位,但与男性工作者相比,依然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女性在参加工作之外,往往还必须承担抚育下一代的责任,而当面临择偶、结婚、离异等情况时,更多的女性考虑到自身的经济能力,往往选择晚婚或者不婚,这也是目前日本出生率降低的一个因素。2011年,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阿部彩女士公布了一个数据,该数据称处于工作年龄段的20岁到64岁的单身女性,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陷于贫困。而女性对于下一代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在就业不稳定的社会,贫困的固化也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根据OECD的调查日本单亲母子家庭孩子的贫困率高达50.8%。贫困阶层的子弟寄生于没钱的父母,不能从贫困中摆脱出来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步形成。这基于两个方面:第一,父母间的差距过大,大到影响到孩子,特别是在教育环境方面;第二,一个悖论的出现,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勤奋,而穷人家的孩子却变得不怎么努力了[7]。可见,如果贫困固化并产生代际传递,那么日本社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糟糕。

曾经,男性作为正式雇员工作,可以获取稳定的工资支撑全家开销,女性作为非正式员工参与工作贴补家用无可厚非。如今,雇佣环境、家庭结构和社会保障的变化使得这样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非正式雇佣的不断增加使得未来生活不稳定性增加;家庭单位核心化,特别是单亲女性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沉重的社保支出,几乎花费了如今女性的全部收入。虽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政策,呼吁活用女性就业,但实际上女性仍然多就职于一些低端职业中,工资收入和福利保障无法得到提高。

四、小结

日本已然跨入了个体化社会,个人责任也不断增大。曾经服务于日本群体社会模式的福祉制度显然有些滞后,在很多社会问题上显现出较大的短板劣势,特别对于相对处于弱势群体的青年、老人和女性来说,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却不得不开始正式自己需要独自面对社会风险的这个问题。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只能使得无力、恐慌、绝望等情绪在社会中不断蔓延,结果无益于社会发展建设,而只会加重社会问题。显然,在财政恶化的状况下,仅靠行政手段是无法切实解决问题的,如何重建社会间的联系,重拾群体社会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有困难时相互帮助的交往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①FREE族是指彻底抛弃“奋斗”观念,不愿再走“读好书,拿好文凭,进大公司”的道路,而是在拿了大学文凭后就去餐馆端盘子,每年只干6个月,剩下的半年去周游世界。

②NEET族,指的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不上学,没有工作,也不接受职业培训的人。

参考文献:

[1]黄亚楠.谁能拯救日本——个体社会的启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7.

[2]李峰.日本“个体社会”的成长与社会统合方式[J].学理论,2013(9):77-78.

[3]黄亚南.2008—2015社会思想的整体移轴[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7:10.

[4][日]门仓贵史.穷忙族——忙碌阶层的哀与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81.

[5][6][日]结称康博,嘉山隆司.日本老年人的生存困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5,62.

[7][日]中野雅至,日本的社会病——富人的傲慢和穷人的怠慢[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0:90-91.

猜你喜欢
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的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的进展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