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外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2020-04-17 14:49顾晓滨韩平
对外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防疫出口疫情

顾晓滨 韩平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的消息,使得全国人民意识到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及危害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就这样困扰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防止疫情扩散所做出了战略安排。现在,我们正处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据商务部的监测显示:“受前期物流不畅、开工延迟等影响,疫情对当前外贸运行造成严峻挑战,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中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下,我省外贸企业面临原材料告急、资金缺口增大、复工与抗疫双线作战的压力剧增、物流受阻、违约风险上升、进出口项目无法开展、订单量下降等问题。如何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缓解压力,应对挑战,实现化“疫”为机,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疫情下,全省外贸企业总体面临的困难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叠加春节假期因素,使我省各类外贸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关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订单取消、出口拒运、货物拒收、延期交货不同意、取消合约不支持等各種贸易风险频发,外贸企业面临着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一)原材料供应短缺,商业风险增大

这场蔓延到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春节后无法按期开工,且停工管制时间较长。自全省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外经贸企业原有的JIT管理模式(Just In Time 实时管理,企业基本零库存),使得上、中、下游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商企业陷于停滞,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全省已签合同的外贸加工企业无法及时补充合同项下的原材料、无法签订新的订单、已到交货期的合同无法按时履约等一系列商业风险增大。

(二)流动资金短缺,无米下锅风险增大

货币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是所有企业经营过程中需面对的难题。由于病毒的传播期和潜伏期为14甚至24天,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防疫举措。较长的防疫期导致企业不开工也要承担按月支出员工开支、房屋租金、社保、住房公积金、仓储租金等固定成本的沉重压力,加之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利息按期支付、上下游企业的三角债务,致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面临无米下锅的风险。

(三)物流不畅,邮政出口业务停滞风险增大

2月15日,中国邮政发布了《关于部分国家及地区邮政暂停收寄出口至中国大陆的邮件业务的公告》。公告指出:包括西班牙、新加坡、德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先后宣布暂停收寄出口至中国“内地”的国际函件、包裹和EMS。作为外贸进出口货物的重要载体——部分出口邮政物流的暂停,使全省通过邮政系统出口到以上国家的80%-90%跨境电子商务受到严重影响。

(四)商业快递费用增高,跨境电商成本风险增大

疫情下,我国国内航空公司虽有运力,但航班减少。DHL、UPS、FEDEX、TNT四大国际商业快递公司虽未暂停国际发往我国内地的快递业务,但价格出现翻倍迹象,使跨境电商企业商业快递成本推高,高昂的价格使全省跨境电商望而却步。

(五)人工与防疫物资紧缺,复工与抗疫压力共存风险增大

为有序恢复经济秩序,国务院要求各地根据疫情排查情况,确定疫情级别程度,有序组织好企业复产、工人复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复产复工面临防疫物资紧缺、人工不足、防疫成本增加的情况,复工与抗疫的双线作战,使得企业各项压力剧增。

二、全省外贸企业应对举措

为应对疫情,国家及黑龙江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商务部先后发布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外贸、稳投资措施。全省外贸企业要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解读国家及我省推出的扶持政策,以期渡过难关。

(一)加强政策学习,让政策发挥最大帮扶效应

1.学习领会国家政策、明晰政策优惠范围

将国家及全省推出的扶持政策与企业实际面临的困难结合起来。一是领会税费减免政策。包括企业税收减免、延期缴纳税款、社保费、住房公积金降低及缓交政策。二是领会财政补贴政策。包括涉及抗疫补贴、稳岗援企财政补助、失业保险费返还、国有资产租金减免等政策。三是领会金融扶持政策。包括国家对中小企业贷款扶持、抗疫专项低息贷款、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金融输血政策。四是领会资金帮扶政策。包括在延续既有优惠的基础上,有关抗疫物资和人员相关的流转税和财产税优惠政策。

2.学习领会商务部稳外贸、稳投资措施,加强政策应用

2月18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按照当地统一安排和规定条件,支持外贸、外资、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一是了解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支持有哪些;二是了解服务贸易有哪些深化创新;三是了解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经营服务模式有哪些支持;四是了解如何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3.学习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提高应用意识

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是自贸协定的重要原则。因此,全省广大外贸企业根据自贸协定关税优惠范围,在履行出口合同时,要积极主动运用自贸协定种的关税优惠政策。一是出口企业要有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主动意识,而不在是国外客户提出要求才去申办原产地证书。 二是积极向我省贸促会申领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通过申领原产地证书实现关税减免,使其成为外贸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出口利器。三是提高出口产品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率、优惠关税的利用率。四是要学会在涉外谈判上将原产地证优惠政策作为谈判筹码。五是在运用好自贸协定种关税优惠政策时,亦要高度关注一些国家为什么对原产地证书做退证查询,警惕隐形贸易壁垒的发生。

4.弄懂弄透相关法规和惯例,合理使用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但非合同要件。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的态势下,已签合同中,合理应用不可抗力条款显得尤为重要。但很多国家对构成不可抗力事件的因素理解不同。贸易风险发生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还要依据相关法律及相关谈判。当下,外贸企业如果合同不能按期履约,一是要依据国际法律及有关案例,搜集有关资料;二是要就是否为不可抗力事件提前与客户达成共识,避免纠纷。

5.以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为抓手,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面对疫情对外贸企业的运营带来的巨大冲击,2月21日,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承保效率,创新承保模式,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减少企业损失。支持出口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企业要把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抵御疫情冲击的有力抓手,一是寻求如何应对订单取消、出运拒收等商业风险;二是有效利用保单开展融资业务,使企业获得应保尽保、应赔尽赔、能陪快赔的补偿机制、获得出口风险管理,减少损失的政策支持;三是通过疫情的风险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增加在非传统风险方面的保险投入、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积极性。

(二)化“疫”为机,寻求变革

在防疫期间,企业亦不能消极等待复工条件的万籁具备,而应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寻找各种良策,化“疫”为机,寻求变革。

1.充分利用全省海外仓扩大进出口贸易

目前,哈尔滨市在俄罗斯有11个海外仓、在美国有3个海外仓。应积极通过国内外商协会积极获得海外仓信息服务,利用海外仓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稳定客户关系,使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通过海外仓优势相互融合发展。

2.加强线上沟通,让境内外商协会成为传递心声的桥梁

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让投资者相信,从长远看,疫情影响是暂时的,黑龙江省吸收外资的良好环境不会改变,外贸企业要积极落实黑龙江省商务厅推出的网上洽谈、视频招标、在线签约模式,通过“以屏相约、以屏相见”形式,加强线上沟通,让境内外商协会成为沟通感情、传递企业心声的桥梁。

3.开启协同办公模式,让“互联网+智慧办公”形成新常态

疫情加速催生了企业开启网络办公、协同办公的新模式。据统计,2月3日,有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在线布置、在线会议、在线督导、在线汇报成为当下的新常态。外贸企业也要充分利用企业微信、腾讯视频会议等平台,采取直播等多种形式,既丰富网络时空下企业居家办公的新方式,也为推动企业建设“互联网+智慧办公”、节省办公场地、提高办公效率、实行

钉钉打卡、优化办公环境创造了条件,把数字化建设、“单位-部门-个人”工作线上的全覆盖作为开启工作模式的新常态。

4.建立防疫体系,为复工后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各地疫情危险评级的调整,企业开始有序复工。我省对生产重要民生、医疗器戒、粮食以及必须履行进出口合同、快到交货期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在有序复工同时,要把复工需要的防疫物资、复工前的生产生活物资准备足,将复工防疫体系建设好、复工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位,防控检查成为复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让科学防疫、精准防疫走进生产第一线,为复工后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5.“停工不停学”,让人才在抗“疫”中成长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越是在危急时刻,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生存能力越是企业管理要重点攻克的课题。无人销售模式从被冷落到疫情下重新被人们接受,阿里巴巴从创新性提出共享员工,到云派工、无接触模式的创建,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企业要籍此思考如何改变管理渠道,如何激励员工创造性生存、开展管理者与员工的网上讨论与形势分析,以形成共识,共同加强学习,为疫情后人才兴企积蓄力量。

6.探索模式创新,为疫情后的重生积蓄能量

在疫情危机中,外经贸企业要活下去必须主动出击,进行自我革新,寻求各种突破。首先是创新制度。推动自身管理制度的“放管服”改革,促进管理方式在疫情结束后的提质扩容,为后疫情期團队管理的高效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其次是创新模式。绿色、节约、生态将是疫情后的主流生活模式。为此要积极推进工作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客户服务模式创新、激励模式创新等,通过各种创新,适应疫情后的社会变革、行业的重新洗牌,为疫情后的重生积蓄能量。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防疫出口疫情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豪华防疫包”
战疫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抗疫情 显担当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疫情中的我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