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渗透尺度思想,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020-04-17 11:48周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尺度思维学生

周舟

【摘要】综合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所具备的一种必备能力,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查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尺度思想是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在高考题中常常体现地理尺度的判识、地理尺度的转换、地理尺度的关联。教师不妨通过研究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尺度思想,将其不断渗透在地理高考备考复习和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在不同的情境下,转换地理尺度去全面分析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从而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增强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尺度;尺度思想;综合思维;空间与时间

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2017年公布,当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高中地理课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和重要方法被包含在是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之中。

综合能力测试是现行的地理高考的目的,高考试题往往以某个地区为载体,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描述、分析、阐明和解释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表现、成因和相互关系,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解答这些题目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不仅强调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还要理解地域系统思维的逻辑方法,不仅注重掌握各个区域的地理知识,还应注重灵活转换地理尺度,全面综合的认识地理环境系统及不同尺度系统间的差异联系。因此,学生只有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具备尺度思想,学会用在不同的情境下,转换地理尺度去综合分析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才能在地理高考中获胜。基于此,笔者从近几年地理高考中运用不同尺度思考地理问题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粗略感悟,提出几点在地理高考复习中如何渗透尺度思想,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启示。

一、地理尺度和尺度思想

《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到:“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地理学关注地方和全球尺度的人类经验,也关注不同尺度之间的人类经验之间的相互联系。” 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和时间单位,即是地理学中的尺度。地理空间尺度指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范围大小,其具有全域性和特殊性;地理时间尺度指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时间的长短,其具有持续性和偶然性。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共同影响着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这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学生如果具备尺度的观念,就能从时空透镜去推导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一定的时空思维方式。因此,在进行地理过程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时空尺度思想,对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十分关键。地理尺度和综合思维的关系构成如图1:

二、高考题中地理尺度思想体现综合思维

1.体现地理尺度的判识

了解地理环境、解答地理问题的前提是明确地理空间的位置、尺度的范围,地理时间尺度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若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出地理空间尺度的大中小或地理时间尺度的过去、现在、未来或者季节、月份等时间变化是充分了解地理现象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考究地理规律的关键步骤。如2018全国Ⅰ卷,选择题10。以某同学从重庆到贵州毕节旅游为切入点,给出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2所示,考查应如何选择出发时间和座位,才能在途中既少受阳光长时间照射又能欣赏窗外风景。

此题在解答时就需要学生判识重庆到毕节这一路上地理空间特征的变化,结合7月这一特定月份,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方位的变化来解答。如果学生在解答时无法辨识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往往容易出错。

2.体现地理尺度的转换

不同的地理尺度里地理事物的变化有着各自的规律,所以,从一种地理尺度轉换到另一种地理尺度上分析地理问题,往往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要素的变化,也更加全面地认识地理规律,这在高考题中也常常体现。如,2018高考地理全国Ⅰ卷,37题。以乌裕尔河为背景,让学生推导其下游因排水受到阻碍,从嫩江的支流,变为内流河,最后形成扎龙湿地的过程,如图3。进而解决相关的4个地理问题,包括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乌裕尔河流域水平衡关系的变化;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上述几个问题的通过转换,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时间尺度去设置,考查不同尺度对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体现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学生首先要获取材料信息,过去,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时,水平衡关系为降水量=蒸发量+流出到嫩江的水量,蒸发量应<降水量,且降水量基本不变;而后,当其成为内流河时,汇入嫩江的水量为零,说明蒸发量增加;最后,扎龙湿地形成,并且面积的扩大,但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此时水平衡关系变为降水量=蒸发量。乌裕尔河的变迁过程,扎龙湿地的发展既体现了时空尺度的转换,只有抓住这种变化才能区分问题的关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体现地理尺度的关联

以较小尺度区域为背景材料时近年来高考综合题的一种常见考法,大尺度通常从宏观上反应地理原理的应用,那么在考虑小尺度问题时不但要将特定某一小区域放到较大尺度区域背景中,从宏观上利用地理原理,思考大区域的地理事象、过程、格局对小尺度区域的影响。更需要从微观上对具体小区域信息、时间节点提取、分析、推理、判断。[4]这就是大小尺度关联的体现。例如,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II第37题:以白令海峡这一特定的小区域为背景(如图4),先阐述其形成的过程, 然后分别就目前和冰期全盛时两个特定的时间节点设置问题,考察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白令海峡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学生在作答时,既要从全球尺度去分析冰期时,气温低,海洋水通过海陆间水循环到达陆地形成冰盖,因此全球海平面下降。而现在冰期结束,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即使冬季冰封期冰层也较薄,冰层会出现冰缝,不连续,危险度较高,而且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将这一宏观原理与白令海峡相关联,抓住时间节点,得到冰期全盛时白令海峡海平面也下降很多,进而成为路桥和目前仍难以徒步跨越的原因。

第3问说明为何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就要先从大尺度中影响交通线建设成本的区位的因素考虑,再关联到白令海峡地区的自然、人文经济特征,考虑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加之受海水腐蚀、洋流作用影响,对建筑材料要求高,运输成本大;纬度高,气候寒冷,山地地形建设难度大、周期长,人烟稀少,劳动力不足,成本高,得出答案要点。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体现时空尺度变化的题目还有很多,如,地图中比例尺的变换、分析地理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地理现象的预测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经过笔者研究,结合一些地理尺度研究成果,发现高考题中往往体现地理尺度的判识、转换、关联,无论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题目中都能充分表现,而这些也正是高考题中所考查的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地理复习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策略

1.明确不同尺度系统下的地理概念

通过明确不同尺度等级下的地理概念,建立不同尺度下地理概念的逻辑联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种现象取决于另一种现象,一个地区的自然状况并非现象的偶然并存和交错,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综合整体。明确某一知识单元的重要核心地理概念,运用尺度转换学习地理概念应清晰不同尺度与不同地理概念的对应关系,进而辨别相似易混淆的地理概念群,梳理不同时空尺度现象不同的地理概念。可以帮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练习构建不同时空尺度下地理概念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综合思维。如,在复习“大气运动”原理时,虽然大气运动的原理都是“热力环流”,不同尺度下大气运动的形式不一样,如下图

2.预设地理问题情境转换时空尺度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地理课堂中结合真实生动的材料,或是视频影像等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学地理,也有利于增强地理思维意识。基于学生的兴趣情感来创设有效情境,在情境中注重渗透地理尺度思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实现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的素材,通过不同尺度背景下的地理事象展现同一个地理课题,让学生通过尺度转换从不同的地理视角分析地理现象及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影像、地理信息技术如Google Earth、ArcGIS 等,展现不同尺度下地理系统的详略特征,培养学生思维上的灵活系统性。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度,通过不同尺度的转换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地理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地理环境。如,在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笔者结合“中美贸易战”这一时事热点,通过时空尺度的变化,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9月24日,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美国送来了一份“厚礼”:对我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随即中国“回礼”,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或5%的关税,其中整车进口关税由15%调整至40%。

材料二:2019年1月7日,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有史以来上海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它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年产整车超过五十万辆,同时吸引了一批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物流、贸易等外资项目都在此集聚。与该工厂相隔不远的是上海著名品牌上汽荣威新能源电动车。

(1)2019年美国特斯拉企业于中国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的原因。

(2)特斯拉选择上海临港产业区建厂的原因

(3)与美国本土生产的特斯拉相比,我国生产的特斯拉的优势何在?

(4)有人担心,上海特斯拉会给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带来不利影响,你认同该观点吗?

3.引导学生在尺度变化中分析地理过程

地理过程不仅表现为横向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的规律,也表现在纵向时间推移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动态变化,当时空尺度转换,地理过程随之变化,因此运用尺度转换可以很好的将综合分析地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地理过程现象,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例如,地理循环过程,指地理事象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循环往复地动态变化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尺度的地理过程现象,然后总结归纳这些循环过程中的一般原理规律,并分析在不同地理过程在哪些环节有差异。[6]

4.培养学生构建不同尺度系统间的认知结构

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体现在可以自主构建知识系统,在地理知识复习过程中,和地理试题解答时,教师都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构建尺度系统间的认知结构,以某一具体区域为依托,让学生展现在不同尺度间分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首先帮助学生调动地理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地理课题建立起联系,并找到切入点进而对应上相关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再将区域置于地理环境系统中,分析不同尺度系统下该区域的地域性解释,构建不同尺度系统间认知结构。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们论证探讨各自构建的综合认知,讨论尺度转换方法下地理课题的综合分析是否科學,有没有值得质疑的地方等。这既能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发展,提高解题能力的良好途径。

尺度观念是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需要在地理教学中长期渗透,在不断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强加给学生,并且培养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对地理尺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一思想,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尺度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之内化为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版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2]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22-24.

[3]张家辉,袁孝亭.地理教育中的尺度思想:基本内容与教学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6(6):103.

[4]程益贵.地理高考试题体现的空间尺度思想及其启示[J].地理教学,2017 (20):13.

[5]张家辉.尺度思想及其在教科书中的体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6]戴敖锁.基于地理空间尺度思想谈高中区域地理教材的优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26-29.

猜你喜欢
尺度思维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尺度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学生写话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聪明的学生等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