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人:唯有匠心,不负光阴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何永明教授专访

2020-04-19 06:31编辑广东饲料杂志社编辑部李朝云
广东饲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兽药中药饲料

◆编辑┃《广东饲料》杂志社编辑部 李朝云

简介:何永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兽药典委员、兽药评审专家等社会兼职。主持省级以上纵向课题9 项,企业横向课题12 项。参编规划教材/ 重点图书6部,发表研究论文50 余篇(其中SCI 论文8 篇),授权发明专利4 项(其中转化3项)。合作研发中兽药产品3 个。1 项中药成果经省级鉴定为国内领先,并获得市科技进步贰等奖和省农业技术推广贰等奖。

2016 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奠定了中医药在我国发展的良好基调。201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为中兽药的发展打开了加速通道。2019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194 号公告规定,自2020 年7 月1 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在这份禁令中,饲料添加剂中的抗菌药类产品即将被“肃清”,但却唯独留下了中药类产品,为中兽药亮起了绿灯。再看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数据,2017 年,我国中兽药销售额为41.43 亿元,只占化药总销售额的12.2%。在药残问题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障碍的当下,中兽药因其无抗药性、无残留的优势,部分取代化药或将成为趋势。中兽药未来发展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再者,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需求不再只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绿色健康养殖是维护生物安全、提高动物福利、满足人民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策支持、市场供求关系,还有群众基础,可谓是推动中兽药发展的“三驾马车”。但中兽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行业声音褒贬不一,有过度神话,也有全盘否定。如何端正中兽药“使用观”,未来中兽药研发和应用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期专访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何永明教授。何教授指出近年来的中兽药热度较高,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宠物或将成重点领域,水产增长空间较大。但是“热”不定是好事情,也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振新机遇。中兽药的发展一是政策支持需要落地,二是行业需要自律,三是企业需要静心。

1 研发:基础研究待加强,推动产学研落地

《广东饲料》:针对中兽药的功能研发主要集中在哪些方向?

何永明教授(以下简称“何”):随着养殖业从散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饲养动物健康状况和疫病特点也在发生改变,针对现阶段及未来疫病防治需要,中兽药功能研发主要有三大方向。第一,免疫增强中兽药剂。由于疫病、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动物免疫抑制状态普遍存在,免疫抑制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开发依然是养殖业的热点之一。第二,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兽药剂。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的难题之一,而且中兽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明显。第三,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兽药剂。动物肠道不仅是动物消化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有益于食物消化、营养吸收,有益于动物免疫力提升及改善其亚健康状态。

《广东饲料》:对于中兽药的研究,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何:虽然我国中兽药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兽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兽药的研发还存在短板或者说有待加强的地方。第一,中兽药的药理毒理基础研究不充分。特别对于中草药的长期添加,缺乏可行性、必要性、安全性等的大数据支撑。第二,中兽药的精准产品研发空白较多。现在中兽药主要用于治未病,但针对证候、疾病和症状的特异性防治产品,如小复方、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精准度不够。第三,中兽药精准用药值得深入。精准用药就是选用最少最合理的药物,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并将副作用降至最低。

《广东饲料》:在中兽药领域,产学研的落地情况如何?请您谈谈您认为产学研比较成功的范例?

何:广东省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二类中兽药证书,是由华南农业大学研发,联合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国内知名动物保健品公司申报的紫锥菊相关项目,该项目获得了两个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紫锥菊是原产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南部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及抗炎功效。从2004 年起,华南农业大学与几家企业组成的研发团队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和攻关,使得整个项目从基础理论研究,再到应用研究,最后走向产业化,实现了紫雏菊从引种,种植,到规模推广应用。紫雏菊项目的成功凝聚了大生命科学、农学、兽医、企业行业一批优秀人才的辛勤付出,是中兽药在产学研模式上的优秀示范。

2 应用:“中兽药热”是把双刃剑

《广东饲料》:中药一直是以汤剂的形式使用,但在养殖行业的应用中多以散剂为主,请您谈谈不同需求下中兽药剂型的选择。

何:中药大多以汤剂,但这并不能适应现代兽医临床使用,所以改良工艺配置了中药散剂。发展到现在,中兽药的剂型有散剂、片剂、丸剂及液体制剂。中兽药传统服务对象以大动物为主,剂型以汤剂、散剂为主。近年配方颗粒和微粉剂型比较热门。特别是微粉剂型,全成分入药,增加中药在肠道停留时间,有利于充分吸收和利用,值得关注。免疫增强剂和宠物用中药,可以考虑微囊和靶向制剂。

《广东饲料》:近期,禽流感又卷土重来,如何利用中兽药做好禽病防控?

何:随着中兽药应用的不断调整,中兽药已从个体治疗为主转向以群体治疗以及集约化防治。针对疫病,我还是主张以预防为主,疫苗、消毒和生物安全要做好。中兽医发病学说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根据季节气候、地区方域、生长的不同阶段,选用些滋补、清补的中兽药调理,在疫苗接种前后选用些免疫增强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东饲料》:中兽药质量无法定量、效果不稳定一直为行业所诟病,中兽药生产企业如何做好质量把控?而使用者如何鉴别?

何: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量、给药途径、剂型等。这些在生产和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应该考虑清楚的。

以品种而言,历来中药的计数单位是“味”而不是“种”。一味中药可能来源于一个品种或多个品种。划分“味”,不是以植物、动物的形态特征为依据, 而是参考药物的临床性能、功效。具有类似的性能、功效,又有作为一味药应用的历史的几个品种,相沿将它们作为一味药应用,使用同一药名。目前,有学者主张一物一名,即一个药名只对应一个品种。但由于药物资源有限,供求矛盾难以解决等种种原因,这一主张在目前尚难彻底执行。《中药学》教材所载正药中,来源于多个品种者,占30%以上。一味中药如只来源于一个品种,则不存在品种优劣问题。一味中药如来源于同一科的多个品种,则各品种之间有优劣差异。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三个品种。几种麻黄所含成分相似,但其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三种麻黄药材的性能强弱、疗效高低肯定存在差别。一味中药如来源于不同科的多个品种,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可能还会更大。如全国的药用贯众,其品种相当复杂。有30 多种,分别属于6 个科。历版《中药学》教材都认为贯众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功效。目前已较少用贯众驱虫,主要作清热解毒药使用。

就养殖场(厂)而言,一是选择品牌、高新技术产品、拳头产品;二是可能情况下做疗效对比实验,让数据来说话;三是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或者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质量标准检测室。

《广东饲料》:在无抗、非瘟、禽流感的复杂背景下,中兽药被人为赋予了太多功能定义,在您看来,抛开这些背景,中兽药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何:中兽药是个细分的小行业,与食品安全、动物健康等密切相关。一是政策支持需要落地,二是行业需要自律,三是企业需要静心。物极必反,“热”不定是好事情,也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振新机遇。比如,中草药在减抗替抗中逐渐发挥作用,标准和应用效果评价尚需要加强。又如,疫病治疗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如《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个人的理解,中草药的“初心”就是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兽医人”需要初心和匠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匠心,不负光阴”。我特别喜欢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说过的一个观点: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我想这肯定是他创立同仁堂的初心。正所谓“药材好,药才好。”道地药材配上地道炮制,才有最上乘的质量。只有做到一丝不苟的守护和传承,只有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回归到“大医精诚”的初心和使命。

3 标 准 与 规 范:“安 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纲,材料的真实、可信是基石

《广东饲料》:您作为农业部中国兽药典委员,新兽药评审委员,请您解读一下在中兽药评审过程中的主要关注点有哪些?

何:中兽药评审的三大关注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为纲,材料的真实、可信是基石。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实施,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操作过程、相关数据;药效学给药剂量、方案依据;毒理学剂量、分组、个体数据;临床试验明确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相应的支持性方案、数据,病例记录表等,这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细化。

《广东饲料》:中兽药成分往往不明确,使得中兽药和中兽药添加剂的使用一直处在打擦边球的状态,饲料企业处于想用不敢用的尴尬境地,您认为让中兽药及其添加剂使用合理化,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

何:中兽药具有明确的功效、主治和疗程(个别用于促生长、改善环境等的可以较长期添加),饲料原料目录中中草药经批准后可以饲用。饲料企业使用中草药,最理想的状态是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或者长期合作的基地,全过程可追溯,严把质量关。

但中药及其制剂均为多组分复杂体系,现行的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等方法都无法提供丰富的鉴别信息,所以中兽药生产企业要配以相应的质控人员和检测手段。中药指纹图谱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这也正好符合中医药整体学说。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开展谱效学研究,可使中药质量与其药效真正结合起来,有助于阐明中药作用机理。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

4 发展与创新:宠物或将成重点领域,水产增长空间较大

《广东饲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中兽药这一传统产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行业有哪些有益尝试?

何:国家一直从诸多方面合力推进中兽药行业的发展,比如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推进中药相关国企改制等。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都有对中兽药的专项支持;近年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均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是支持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省级特优区架构,提出到2020 年创建并认定300 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同时,为加快道地药材基地建设,编制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 年)》,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二是加强中药材产业技术支撑。2017 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新增了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并设立了相应的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三是支持中兽药企业科研投入。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2016-2017 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企业承担了533 个项目,占立项项目的23%。四是加强中兽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积极支持有关高校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中兽医药专门人才。本科层次上中兽医专业的恢复招生将为人才培养准备更充分的条件。五是推动中兽药注册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兽药特点的注册制度,鼓励并支持对疗效确切的传统中兽药进行“二次开发”,简化源自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审批。

《广东饲料》:未来,中兽药市场开发的重点有哪些?

何:从使用对象来说,宠养动物要多关注。按照宠物产业年均20%增长速度,10 年后宠物药品和食品动物用药品的销售额度会基本相当。其次,水产养殖用中药。广东的水产行业和畜禽行业GDP 相当,发展也是很迅速的。但是,水产的基础研究较畜禽薄弱些,因此增长空间很大。从制剂工艺来看,一是全成分入药,微粉制剂,值得关注;二是组分中药、成分中药,靶向制剂、微囊制剂,精准用药,在宠物中有市场,但是基础研究要跟上。第三,企业的核心产品、大单品,能够将企业品牌和拳头产品关联起来的。10 年内的兽药市场,一是规模效应,二是独角兽。

《广东饲料》:中兽药可以说是我国的瑰宝,但也一直局限在国内发展,制约中兽药走出去的障碍有哪些?

何:中医中药是中国的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本、韩国中药用于人也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并不多。欧美国家的应用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近年来,中兽药也开始被国外认同,但是走出国门、发扬中医中药文化依然存在文化壁垒。制约其向世界传播的因素比如文化的认同性、对“科学”界定和认识的分歧、质量标准可控性、中医术语模糊性等;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相信中医中药的传播会越来越容易。

猜你喜欢
兽药中药饲料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