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添愁(小小说)

2020-04-19 10:10马宝山
北方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并州张说御史

马宝山

王翰是唐代边塞诗人,出身富家,是个重情知恩的人。

景云元年,王翰登进士第,在县衙做了小官。因为直言极谏,上司很不喜欢他。王翰便辞官回家写诗去了。

这时候,并州刺史是张嘉贞。

这年末,朝廷派来一位御史,叫张循宪,来并州巡察考核州县官政绩的。张御史带来的人不多,想在并州找一二人,帮助他完成地方考绩的工作。张嘉贞就推荐了赋闲在家的王翰。

地方考绩是得罪人的事,可是,王翰做得很好。跟着张御史明察暗访,核实核准,事事有头有尾,该办的,办完的都分得清清楚楚。张御史很喜欢这个帮办。最后把写考绩公文的事也交给王翰来做。

经过全过程考核的王翰,事事清楚,又对地方事务和官场熟悉,他写的公文很规范,对事又公正。张御史很高兴,准备回京交差去了。张御史觉得王翰是个人才,问他愿不愿意随他进京。王翰说,我是张嘉贞刺史推荐来的,随御史进京该问一下刺史啊。

这一问,王翰就被张嘉贞留在并州了。刺史留他的原因是自己与王翰两个人似乎有着同样的经历。十多年前,张刺史也是帮助朝廷来的钦差办案得力,发现是人才被带到京城,走上仕途的。

张刺史招用王翰做秘书正字。因为赞赏王翰的才能,常以很好的礼遇相待。王翰很是感动,自作歌,并于之舞,博得刺史大人一笑,算是一种回报与谢意。

开元二年,张嘉贞进京,还把王翰带到京城。

张嘉贞做了兵部员外郎。在兵部侍郎张说手下做事。那时候两个人相处得很好。不久,宰相宋因年事已高回家养老去了。皇上让张嘉贞做了宰相。这样事情就反过来了。张说成了张嘉贞的下属,两个人的内心都有了一些变化。不过,表面上他们依旧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保持了许多年。

这些事,王翰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在两位上司中间尽可能做些少误会多友善的事情。因此,张相也好,张侍郎也好,都很信任王翰。在王翰晋升拔擢事上,两个人都很上心。就在三个月前,在张说的提议下,王翰被晋升为员外郎。

张嘉贞有一个弟弟叫张嘉,这一年因为贪污出事了。

张嘉贞父母早逝,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所以很爱惜这个弟弟。他进京后的第一天就向皇上请求,让他们兄弟相聚。皇上不仅答应相聚,还安排张嘉参军,不久又提拔为金吾将军。做了军官的张嘉凭着是宰相的兄弟,肆意妄为,贪占军费,惹下大乱子。

兄弟被抓,宰相害怕皇上查到自己身上。于是找张说问:“张侍郎,有什么办法躲过这一劫呀?”

张说想了想说:“不如暂且把宰相辞掉,如果真的事情闹大了,或许皇上会看在你这么多年为朝廷操劳的份儿上,大概不会太认真吧。”

在两位上司说话的时候,正好王翰也在座。只在一旁听了笑了笑。没想到这一笑日后给他带来了许多烦恼与麻烦。

张嘉贞听了张说的意见,向皇上递了辞呈。皇上就免去宰相职,派他去陕西豳州做刺史去了。

张说呢,临危受命,做了宰相。

张嘉贞冷静下来后,觉得张说的主意是个圈套。又想,张说不是个玩弄权术的人啊。一定有人帮他出这个主意。那么是谁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呢?

张嘉贞想起王翰那天的一笑,对,一定是他。张嘉贞心想,王翰啊,你的聪明耍得过头了,看老夫栽了个跟头,就投靠新主子去了,真是人心不古啊。

张嘉贞对王翰的不满,慢慢在官场上传开了,也就传到王翰的耳朵里,让他很苦惱,想着找机会向张嘉贞解释。

在张说为相,尽情享受皇上恩泽的时候,张嘉贞从豳州刺史改任,封河东侯,官越做越小了。

开元十七年,张嘉贞身患重疾,双眼失明,回到洛阳,住在城外一个小村。

一天,王翰去探望张嘉贞。在村外河边向一位老者打问张嘉贞的住处。老者说:进村就看到他了,天天在树下教一群孩子唱童谣,别的什么都不做,也记不起曾经做过什么了。曾经威风八面的相爷今天已经是个失忆的人。

王翰进村,果然见到一棵老槐树下,失明的张嘉贞闭着眼睛教唱童谣: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王翰上前揖拜:“张相,您好哇。”

张嘉贞眨巴眨巴失明的双眼:“你是京城里来的官人吧?”

王翰说:“我是王翰,是来拜望您的。”

“王翰?”张嘉贞想了半天,“老夫想不起你了。”说过再也不理睬他,接着再教孩子们唱:烙白饼,蘸白糖,媳妇媳妇你先尝,我到后山看咱娘。

王翰是来向张嘉贞解释当年的那个误会的。他看到老相爷的这个样子,知道今生今世他已经没有解释这个误会的可能了。王翰摇摇头离开老槐树,渡过村外小河,忽然想应该给张爷盖一处宅院,再派两个婢佣照顾他才是啊!

特约编辑  袁炳发

猜你喜欢
并州张说御史
采桑子
人生何处是故乡
大型黄梅戏《御史夫人》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试析明代成化初期御史刷卷政策的变化
为官要读《钱本草》
霍志军《唐代御史与文学》一书出版
死敌送来平安符
巍巍丰碑矗立并州——太原解放烈士陵园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