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霁雪颐和园的 美景中说古谈今

2020-04-19 10:07金鉴
北京纪事 2020年3期
关键词:雪色昆明湖藏式

?金鉴

颐和园(清漪园)是清代盛时著名的皇家御园,是乾隆为其母亲六十大寿而建,依福海寿山的设计而建,山叫万寿山,虽不高却是西山延续到金山口的余脉,当然也有扩大原翁山泊的泥土叠加到山下以增其硕之意;海是万福之海之意。

借今年雪霁时的颐和园景致,让我来带朋友们逛一逛这皇家园林,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美妙之处,说一说那些颐和园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仁寿殿前龙爪槐雪色

仁寿殿前龙爪槐雪色

进了东宫门,迎面是九间气魄宏伟的仁寿大殿,殿前有数株龙爪槐。奇特的枝杈配以晶莹剔透之雪,衬以仁寿殿金碧辉煌的建筑,彰显了皇家龙腾般的气魄。

雪色掩映下的养云轩前池塘

雪色掩映下的养云轩前池塘

邀月门北面是一座漂亮的西洋式门楼,一座中国式古桥正对着这座古典园林——养云轩。据说解放前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在此处居住过。养云轩前面的池塘在清末时曾养过一种慈禧太后喜欢的名叫“火连片”的鱼。这种鱼非常漂亮,是由南方引入颐和园的。

冰清玉潔的知春亭

冰清玉洁的知春亭

绕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知春亭是昆明湖的精华所在,亭旁的柳枝随性而自然,正是中国建筑学中“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体现。

掩盖在“最美之树”背后的故事

掩盖在“最美之树”背后的故事

邀月门是长廊的起点,700多间的长廊像彩带一样围在万寿山的前面。邀月门内的这棵玉兰树曾被评为海淀区最美的树。这棵玉兰树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后,仅剩地面上高不到1米的树桩,树桩的中心还有炭。1950年代,当时颐和园园林部主任马德才先生带着园林工人,将树桩里的炭掏出来,用水泥将树洞填满。经过园林工人细心地呵护,这棵数百年前的古玉兰树四周滋生了4个枝芽,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得很是粗壮,形成现在美丽的景致。如今树桩的中心部分已经愈合了,再也看不到原来水泥密封的痕迹,但在2005年8月,马老带我看这棵古树时,依然可以看到树桩的中心部位水泥封堵的痕迹。这棵数百年的玉兰树,在精心呵护下,以顽强的生命力将焚毁它的残迹掩盖,而我们却应该永不忘记这屈辱的过去,以此,激励我们不断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

雪映云松巢院门

雪映云松巢院门

这个小园我从来没进去过,其山门阶梯的中国园林式装饰却令人喜爱。主体山门、阶梯以及两边参差不齐的奇石,在大雪的掩盖下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处山门设计得充满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按说我对颐和园了若指掌,可竟然不知这处名胜的名字,令我羞愧,最后我还是请颐和园现任园林部孙主任帮我查到了这处建筑的名字,它叫云松巢。

含苞待放的雪中腊梅

含苞待放的雪中腊梅

从慈禧太后题写的乐农轩的匾额上看,她似乎比较重视农业。从乐农轩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这里尊重自然的本色设计,建筑采取不施彩绘的原则,处处透露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乐农轩前面有几株腊梅,树枝上压着晶莹剔透的白雪,这在北方难得看到的景致,可能和今年北京冬天的温度偏高有关。

银色世界中的藏式金塔

银色世界中的藏式金塔

在一片晶莹的雪的世界中,我看到一座藏式金塔矗立其中,我们仅仅能透过雪色看到藏式佛塔的十三相轮(也叫“十三天”),及塔尖的太阳、月亮部分。塔身的藏红色以及附近藏式寺庙的藏红色院墙,在冰清玉洁的玉树琼瑶中是那样吸引人的目光。

大雪覆盖下的“扬仁风”

大雪覆盖下的“扬仁风”

同在邀月门的小院内,正北有个小院叫扬仁风,也叫扇面殿。据我所知,这个扇面殿未曾开放过。我原想借着门缝看看扇面殿内的雪景,不承想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位工作人员。经过他允许,我赶忙拍摄了这精致小园的雪景。大雪掩映下的扇面殿实在是太美了,门内是一方开阔的有栏杆的水池,随着万寿山的山势起伏而逐渐升高,扇面殿就坐落在逐渐升起的丘陵地带。扇面殿这种结构的建筑目前在京城我还没有见到第二座。

佛香阁雪霁

佛香阁雪霁

颐和园主体建筑佛香阁笼罩在雪色之中。到排云殿要攀上114级台阶,虽然工作人员扫除了台阶靠近扶手的一條路,整个台阶却依然覆盖在白雪之下。从佛香阁俯瞰,整个昆明湖及佛香阁中轴线的古建筑覆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一派银色的世界,如童话般令人遐想。

佛香阁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这座千手观音佛像是京城鼓楼西边一座庙里的佛像挪过来的。“无论从体量上还是规格都与历史上佛香阁里那尊千手观音佛像非常相似,最后是动用了直升飞机才把这尊万斤重的佛像运到颐和园。遗憾的是,当时这尊千手观音佛像并不完整,脑袋上缺少一个化佛(佛像双手高举,捧在头顶的小佛像)。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却传来一个好消息,颐和园仓库中有一个铜质佛头,据说这个佛头是一个游泳爱好者在颐和园昆明湖游泳时无意发现的,当时经文物专家鉴定并不是颐和园里的物品,就存放在颐和园的仓库里了。于是大家把佛头运到佛香阁,这一试把在场的人都吓一跳,佛头不大不小与身体严丝合缝。”⑴佛像是从鼓楼附近的庙里找来的,佛头是从昆明湖中捞出来的,这难道真是天意?从这其中推论,应该是原佛香阁内千手观音佛像并没被烧毁,1860年后流落到城内鼓楼附近的庙宇内。而佛头却留在颐和园昆明湖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今颐和园佛香阁的千手观音佛像应该是乾隆年间建造清漪园时原铸佛像。

猜你喜欢
雪色昆明湖藏式
绝色
《平山雪色》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巧用比喻 选用动词
藏式碉房建筑形态与装饰色彩研究
雪域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
MOUTHWATERING MUTTON 暖胃的藏式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