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4-19 10:04金绍军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金绍军

摘要: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教育创新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中学是奠定一个人的各种素质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初中的基础知识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因此,初中科学教学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科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向导,有兴趣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敏捷,想象力才能丰富。只有学生对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对科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能激发创新潜能,才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激发求知欲。如在科学的启蒙教学中,可以通过增设一些趣味实验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科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科学,增强学科兴趣。

另外,学生能力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宽松的育人环境。卢梭曾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頓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教师通过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创新应具有的自由性。通过设计情景交融、新颖多变的课堂模式,挖掘学生中的创新因素。如:新课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的问题或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分析、寻找“为什么”,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身心愉悦地沉浸在学习和创造的气氛中。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首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开发潜能,促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中应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的手﹑口﹑脑。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能让学生只做“配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启发性地教,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要让学生探索性地“学”,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要肯定他们的精神,再加以引导,充分保护那份可贵的好奇心,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的讨论机会。另外,科学教学中激励学生思维求异,注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也大有益处。教师只要耐心加以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对问题的变异,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使学生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即享受了创新的乐趣,还提高了能力。

三、打破陈规,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极大地制约了,显得非常缺乏,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谈不上创新。创新就是要突破常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迷恋“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冲破常规解法,常规思路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思维的呆板性,才能有所创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陈规、锐意进取,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学习兴趣,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启发式、引导式、探索式和研讨式为主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创造性学",树立起批判意识、增强思想的灵活性,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教师要摒弃演绎法(追求面面俱到的讲授),突出使用归纳教学法(点到为止),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培养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可以给学生提一些能启发其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在争论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注重实验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中,学生的感觉器官高度集中,通过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施展才华,发展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实验教学内容要进行更新,改进方法,淘汰过于陈旧和不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注重实验的创新,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实施“实验,启发,引导”的新模式,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对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中的特殊功效。

五、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创新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设立课外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活动方案,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一些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联系社会实际,用探索创新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天。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调查。对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案。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时代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周详、有效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21世纪有用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缪冬梅.浅析初中科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16):117-117.

[2]罗润庚.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0 (32):61-62.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