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20-04-19 08:54陆国红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合作教学自学能力

陆国红

【摘 要】 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在诸多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时要注重方式方法,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合作教学;小学数学;合作意识;自学能力;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种种因素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教师讲授课程时,可以单纯的靠口头讲授教材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当今时代,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要求。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拥有优良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将双方利益最大化,这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笔者特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期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由于数学知识点往往较难理解,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而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当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真正掌握了数学运算过程时,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地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记住了知识点,却没有理解,那他们的记忆时间也不会很长,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问题的解答中。因此,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例如,在开展《比和比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团结协作,深度思考理解知识点,从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讲授了比的知识点后,教师先组织学生计算简单的比的问题,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组讨论任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比的计算?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深度思考比的计算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比的认识和理解,而小组间的合作讨论使学生认真聆听他人的想法,这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互动,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思考。教师通过深度挖掘问题,为课堂互动准备“原料”。但要注意,这个“原料”需要具有给予学生思考空间的效果,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提前准备教学思路,提前为学生设置出有价值、有内涵的课堂互动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课堂互动,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开展《负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负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很明确,就是了解负数的含义,会读写负数,判断负数的大小。由于这些知识点已经很明确且是具有逻辑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设置一个个的小任务,在课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如负数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读写负数?两个负数相比较哪个大?通过解决这些任务,学生自己就可以学习这部分知识。当学生解决完后,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然后教师集中总结点评。通过这种合作任务学习,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习不应只在课堂上進行,还应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如果学生只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取数学知识,那他们学到的是刻板的、无法变通的知识,更不可能对日常生活有所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据。通过将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日常观察,提高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条形统计图》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将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条形统计图,如何利用其表示某些数据。教师可以通过将条形统计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如,展示一个同学一周七天内睡眠时间的状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掌握这一知识点。因为这一数据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因此学生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兴趣。学生间对各自所作的统计图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当今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就解决某个问题团结协作,相互交流,既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聆听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合作教学自学能力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