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

2020-04-20 11:54国强
农业知识 2020年6期
关键词:杂鱼放苗虾苗

文 /国强

基围虾习惯潜伏在底层淤泥和水草处。现将基围虾稻田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稻田选择

稻田要求靠上下水渠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方便。面积以2~5亩为好,最大不超过10亩。在确定养虾的稻田四周或田内挖“口”、“王”字型环沟,沟深0.8~1米,宽1~1.5米,养虾沟占稻田面积的15%,从沟内取土加宽加高四周堤坝,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防逃网。

二、放苗前的准备

1.清田。对耕整完的田块,每亩施生石灰50~75公斤,杀死田中的野杂鱼和病菌等。

2培育基础饵料。清田7~8天后,稻田水位稳定在5~10厘米,选择晴天上午每亩公顷施有机肥200~300公斤,尿素3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全池泼洒,以培育田中的生物饵料。

3.水稻的栽插。水稻应选用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和病害少的品种,如辽研294。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每亩穴数不少于15000棵。如5月20日插秧,5月30日秧苗已返青,6月1日至6月5日可开始投入虾苗。

三、苗种投放

1.虾苗淡化。目前人工孵化基围虾苗种时海水比重为1.015~1.020。将虾苗移到稻田前,首先要用比重为1.002~1.003的水进行淡化。

2.苗种质量。虾苗体长为0.7~0.8厘米,体质健壮,体表黄褐清洁整齐。供苗时,池内与外界水温差不超过3℃。

3.虾苗放养量及放养时间。每亩稻田放苗3万~4万尾。放苗时间:北方地区一般在6月上旬进行。

四、饲养管理

1.投饵。虾苗下田后主要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1个月后虾苗长到2~3厘米,投喂细微人工配合对虾饵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水温达到24~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可增加到8%~10%。每天投3~4次,其中傍晚投喂全天的4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捞取浮游生物和野杂鱼做辅助饲料。每次投喂以虾2~3小时吃光为宜。

2.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虾苗早期饲养水位保持在5厘米左右。中期水位不得低于10厘米。要求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水的透明度在35~40厘米之间,水色以淡绿色为好。每隔20~25天施生石灰1次,每亩7.5~10公斤。水的pH值应控在7~9。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稻田的1/2,特别在雨季里日交换水量要达1/3以上,严防缺氧。

3.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整个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5次,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还需及时补充钙质以利于虾蜕皮生长。

4.做好记录。每天对气温、水温、换水和注水及虾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搞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五、收捕

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110天即可生长到8~10厘米,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这时在收割前将虾收捕完后可以开镰收割,常用收捕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地笼收虾。在傍晚时将地笼下在稻田的养虾沟处,第2天早晨收笼。每亩可下25~30片笼。

2.拉网捕虾。将稻田水归入边沟,然后用小拉网在稻田沟内捕虾,一般拉网在傍晚进行。

3.干田放水收虾。水温在10~15℃时虾停止摄食和生长,这时可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收捕,剩下数量不多时,可放干水后收捕。

六、注意的问题

1.基围虾在稻田中养殖,养殖风险较大,主要的技术问题是苗种淡化。购苗时一定要选购已淡化的苗种,以免影响虾的质量和成活率。

2.在养虾的稻田里可以搭配一定量的白鲢,以调节水质。每亩可放3~5厘米的白鲢夏花500~600尾或规格在200~300克的春片鱼种40~50尾。但千万不能投放吃食性鱼类。

3.因购进的虾苗一般在0.5厘米左右,难以适应大面积稻田环境,最好在暂养田里养到2~3厘米,然后再往稻田里投放。

4.青蛙和野杂鱼会吞食幼虾,应当及时清除。上下水口要用筛网扎紧扎牢,严禁野杂鱼或鱼卵入田,以免小鱼争食、大鱼吃虾,影响单位面积产量。

猜你喜欢
杂鱼放苗虾苗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情系野生小杂鱼
这类水域适合夜钓
诗意的劳作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不入谱的烧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