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AECOPD患者中药煎剂口服配合耳穴埋籽及贴敷疗法疗效评价

2020-04-20 10:30
关键词:耳穴疗程质量

梁 娟

(连云港市灌云县中医院肺病科,江苏 灌云 2222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列为“喘证”“肺胀”[1]。COPD发病外因多因外邪侵袭,重感风寒,邪袭于肺;或表寒内热,或因风热外袭。内因多因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嗜酒伤中;情志所伤,忧思气结,或郁怒伤肝;劳欲久病,肺肾亏虚。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基本病机为痰邪壅肺,宣降不利;或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在肺、肾,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慢性咳嗽是其最常见的现象,咳嗽和咳痰现象往往互相伴随[2-3]。部分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有喘息气促、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活动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如治疗不彻底,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多变季节以及寒冷季节,疾病容易出现急性加重,进展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和环境污染问题,老龄AECOPD发病成为肺病科住院患者中比例较高的季节性疾病[4]。本文将我科对老年AECOPD患者实施中西医药物治疗辅助耳穴埋籽和贴敷疗法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中医院肺病科2017年09月~2019年09月间收治的48例主证风寒袭肺证的老年AECOPD(中医诊断喘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纳入标准:(1)研究入选患者诊断依据《GOLD 20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有关AECOPD的诊断标准[5];(2)中医诊断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喘证”相关内容[6];四诊合参证属风寒袭肺;(3)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合并危及生命的呼吸功能衰竭需立即有创通气辅助呼吸者,以及既往罹患精神系统疾病者。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68±5.35)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27±1.32)年;合并心衰9例,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1例;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4.22±5.14)岁;病程5~13年,平均病程(7.54±1.44)年;合并心衰10例,高血压17例,合并糖尿病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静脉输注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化痰止咳,采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措施。保证适宜的病室温湿度,指导选择清淡、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辛辣刺激之品,帮助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发热和出汗时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抗感染、化痰止咳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麻黄散合华盖散加减口服以宣肺散寒、止咳平喘,辅助中医外治择耳穴埋籽和穴位贴敷疗法:(1)中药方药:麻黄6 g,桂枝9 g,杏仁10 g,金沸草5 g,前胡6 g,厚朴9 g,甘草6 g;每疗程5剂,加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各半,共3疗程。(2)耳穴埋籽:取王不留行籽贴于耳部喘点、神门、心、肾穴,每2日更换对侧耳轮,每日3次按压,每穴按压1~2分钟,每周为1个疗程,共2疗程。(3)穴位贴敷:选取麻黄20 g,细辛20 g,半夏20 g,白芥子2g,甘遂2g,诸药研磨成细末以醋调匀成糊状,置于5 cm×5 cm内径1.5 cm无纺布敷贴之上,择大椎穴+双风门穴+双肺俞穴行贴敷疗法,每日更换1次,每周为1个疗程,共2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病情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体温(腋温)、心率、呼吸频率、肺部湿啰音听诊和血气指标PH值、PaO2、SaO2等改善情况[7]。(2)患者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7个因子(每因子0~3分),PSQI评价总分范围0~21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8]。(3)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9]评价老年AECOPD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指标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等7个维度,得分低表示生活质量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个数(率)表示,无序变量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体温(腋温)均低于37.5℃,肺部湿啰音均消失,白细胞数(WBC)均恢复正常,心率平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气指标(PH值、PaO2、SaO2)、呼吸频率(RR)、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干预前干预后项目t值 P值观察组(n=24) 对照组(n=24) 观察组(n=24) 对照组(n=24)t值 P值平均体温(℃) 38.80±1.12 38.50±1.34 0.8415 0.4044 36.5±0.32 36.30±0.52 1.6047 0.1154 WBC(×109/L) 11.73±4.15 11.51±4.22 0.1821 0.8563 7.71±2.85 7.87±2.89 -0.1931 0.8477心率(次/分) 87.15±6.32 85.85±6.22 0.7182 0.4763 67.78±5.81 68.84±4.92 -0.6821 0.4986 RR(次/分) 24.36±2.12 24.58±2.37 -0.3389 0.7362 17.12±2.24 21.81±3.21 -5.8698 <0.001 PH值 7.12±0.15 7.14±0.18 -0.4182 0.6778 7.35±0.12 7.21±0.16 3.4293 0.0013 PaO2(mmHg) 83.39±3.22 82.51±3.27 0.9394 0.3524 94.54±2.43 87.22±3.25 8.8370 <0.001 SaO2(%) 90.24±5.34 90.41±6.31 -0.1007 0.9202 97.78±1.48 93.26±4.21 4.9620 <0.001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s)

PSQI总分SF—36总分t值 P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4 17.32±2.16 14.24±3.15 3.9505 0.0003 62.12±8.92 75.16±8.62 -5.1500 <0.001对照组 24 17.26±2.21 16.91±2.54 0.5093 0.613 63.16±8.68 67.53±8.38 1.7744 0.0826 t值 - 0.0951 -3.2325 -0.4094 -3.1092 P值 - 0.9246 0.0023 0.6842 0.0032组别 例数t值 P值

3 讨 论

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60岁以上的AECOPD老年患者,主证均属风寒袭肺,其病位在肺,与肝脾肾相关,病性属实,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降失常,肺气不宣,发为喘证[10]。老年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咯痰、气短、喘息及肺部啰音等,中医理论将其归为“痰浊阻肺”,影响其睡眠和生活质量,治则宜在选取汤剂内服的同时辅助膏药外敷和耳穴温肾补阳之疗法,弥补老年患者肾精肾气不足的症状,以改善患者经络之气,从而达到改善脏腑阴阳的效果[11-12]。

观察组老年AECOPD患者选择宣肺散寒、止咳平喘为治则,给予中药汤剂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口服,方中麻黄具有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疗效;桂枝具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效[13],传统中医组方中常作为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用药;杏仁可止咳润肺;金沸草和甘草均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祛风除湿;前胡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作用,主要适合于痰热咳嗽,伴有气喘现象;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痰壅气逆、胸满喘咳。耳穴喘点位于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向外下约0.2公分处,具抗过敏、开胸利气功效;神门、心、肾耳穴埋籽,可以达到心肾相交、宁心安神之效[14]。择大椎穴+双风门穴+双肺俞穴行穴位贴敷疗法,这三个穴位的组合具有祛风解表、宣肺理气的功效[15],贴敷方内用除麻黄外,加入的细辛其性味辛、温,归心、肺、肾经,功效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半夏可燥湿化痰;白芥子可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甘遂可泻水逐肿、消肿散结。干预后,观察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发热、咳喘症状和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传统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彰显。

猜你喜欢
耳穴疗程质量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质量投诉超六成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