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

2020-04-20 10:23廖志娟
乡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

廖志娟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风景园林施工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人性化,尤其是融入生态理念后,为风景园林施工带来了较大帮助。但是,将生态理念融入風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中进行分析,以提升风景园林建设水平,改善城市美观性。

[关键词] 生态理念;风景园林施工;美观性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3-54-2

当代社会逐渐开始重新审视园林景观施工内容,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结合这两点开展风景园林施工工作,做到施工与生态理念完美融合。

1 生态理念概述

生态理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可以实现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而且能促进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相互融合,营造健康、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对城市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1]。

2 风景园林施工中融入生态理念的思路

一是合理选择栽植树种。在风景园林建设中,需结合城市经济条件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栽植树种,注重植物适应性,提高树种成活率,从而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性,起到美化城市、推动城市生态发展的目的。

二是增强植物搭配的合理性。在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丰富风景园林的景观层次,还能实现功能上的分区,减少景观的单一性、乏味性。同时,植物的合理搭配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三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可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减少各类成本支出,在提高风景园林建设效果的同时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四是提升景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要想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要求做到景观主次分明、搭配科学合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

3 生态理念下风景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人文色彩不足

部分城市在风景园林施工中仍以提高城市整体效益为目标,在施工中未充分考虑城市现有特色及人文文化,过于注重经济效果,使得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片面性,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既带来了较大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风景园林的整体建设效果。

3.2 生态意识缺失

生态理念下风景园林施工除了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应对风景园林养护及可持续发展予以重点关注。但是,由于目前一些企业自身缺乏生态意识,对于养护及验收的重视度不足,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风景园林的建设效果。

3.3 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风景园林建设要求施工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的工程技术及知识储备,还需明确掌握城市的人文特征,以提升施工的整体效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施工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不仅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实际要求不符,而且对城市人文文化的关注度不高,降低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水平。另外,在植物选用和栽植中,对现场环境未进行细致勘查,导致植物成活率不高,抑制了园林经济价值的发挥。

4 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施工的建议

4.1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景观植物

一是加强本土植物的应用。本土植物的适应性、抗病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能改善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同时,本土植物的应用可降低运输及养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工作人员需利用本土植株,降低对外来树种的需求,做到因地制宜,使乡土植物充分融入风景园林施工中,发挥其观赏性与艺术性作用,进而创造生态型风景园林景观。

二是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合理规划施工内容。在植物选择上,应根据区域环境特征挑选合适的植物完成栽植。例如,西北地区风沙较大,在植物选择上应以胡杨、沙枣树等耐旱、固沙的植物为主;而在空气质量不佳的工业区,则可选择梧桐树等光合作用和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对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可选择棕榈树等亚热带植物树木。完成植物配置后,可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合理规划栽植时间,确保植物根系生长良好,保证植物成活率,进而发挥生态风景园林的最大作用。

4.2 加强沟通,促进生态理念的融入

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的专业及协调部门较多,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在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与各部门间的交流和协调工作。并结合园林施工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及周边环境设施,科学合理地实行施工方案规划,保证图纸、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植物特征予以详细了解,并在栽植完成后实行科学养护,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升风景园林建设效果。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要求施工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施工管理制度、养护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内容开展施工作业,保证施工技术使用的标准性、养护管理的科学性,提升风景园林整体建设水平。在风景园林工程实际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还应尽量使用环保型建筑施工材料,这样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与此同时,技术人员需尽量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2]。

4.3 注重先进技术工艺及材料的引入

在传统风景园林施工中,人工景观如假山、喷泉、山体等的建设中会消耗较多资源和能源,很难达到生态理念的建设要求。但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生态材料的种类逐渐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风景园林景观施工中应加强对绿色生态材料的应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规划建设,突显风景园林的生态性特征。另外,在施工材料选用上,可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构建景观水体,增强风景园林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提升建设效果。

此外,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工艺技术的革新和优化,可有效减少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浪费等问题的产生,全面落实生态理念建设目标。例如,对于风景园林中音乐喷泉的建设,可通过天然水循环动能和循环灌溉方式,来达到生态喷泉的构建目标;设置园内照明设备时,可采用太阳能灯源设备或者节能灯,高效利用生态元素,避免或减少污染、浪费现象,切实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的生态效果。

4.4 调节本地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种植比例

风景园林施工中不可能全部使用本地植物完成栽植工作,这会使景观存在单一性,需要适当引进外来树种来丰富景观的层次变化。但是,引进外来树种时应注意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栽植比例,在确保园林视觉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危害,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另外,外地植物的栽植及养护是一项较为耗费精力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了解树种的特征及生长习性,还要掌握本地环境变化趋势,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降低植物死亡率。因此,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务必要严格管控外来树种,选种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并做好运输过程的保护工作,参照本土植物特性合理搭配外来树种,确保二者协同生长,以实现生态风景园林的构建目标。

5 结语

在现代风景园林施工中应融入生态理念,对景观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升风景园林的美观性、生态性和实用性,进而提升城市景观建设水平,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谭斌.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施工策略探究[J].建设科技,2018(5):122-123.

[2]吴兴瑜.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18(14):186.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研究
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探讨
生态理念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策略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