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对自我着装形象认知的影响

2020-04-20 17:19贾韵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社会性形象

摘 要:服装是人们内在精神世界向外的一种表达方式,首先认识着装形象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动态建立,继而找到着装形象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层面,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着装;形象;服装心理;社会性;自我认知

如何穿得更好看以及什么样的服装更适合自己,是大多是人都在不断寻求答案的问题。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要了解穿着行为和服装选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研究服装发展史就会发现,人类诞生之初服装除了满足御寒这项基础的生理需求以外,就已经需要去满足人们对羞耻和装饰美观这两项心理的需求。从此能看出,服装本身的精神性远大于其物质功能性,在人类进步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服装是社会化的产物,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不会有着装行为[1],着装形象更是我们的向外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着装形象的社会性

着装行为和人的着装环境密不可分[2]。服装是我们自带的一个小环境,是个体所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缩影。只有深度参与到大环境中,才能持续不断的对自身的小环境带来刺激,从而不断优化着装形象,以达到对所处社会环境的融入和身份角色的匹配。

近段时间疫情的发生,让所有人都停止了工作和社交活动宅在家中。人们这个时候会发现,对着装打扮和美失去了需求。每天只用穿着睡衣,不需要去思考第二天需要穿什么,也就不再有动机去修饰和打扮自己。不接触社会的全职妈妈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只有出门和朋友吃饭、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回归职场工作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才会成为她重新穿着打扮的驱动力。

通过上面的例子就能理解,着装行为没有办法独立存在。但是大部分人很多时候,都在以一种独处的状态来思考服装穿搭,单独剥离来看服装本身好不好看。这就忽视了应该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动态的去建立自己的着装形象。只有在与群体互动的外界环境中,着装形象才能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与价值。

(一)社会活动会让我们不断和他人和外界碰撞,大脑会自动抓取在社会活动中人、事、物、环境等外界的信息,成为优化着装的灵感。

社交活动中接触到很多人,当人们遇到其他人有品位的穿着打扮和精致的形象时,会触羡慕和向往,自然也会在无意识中去模仿,慢慢转化到自己身上。此外,社会活动如果身处一些美的环境,看到美的事物,会在这些美的事物环境中被熏陶,审美随之悄悄提升。

(二)我们用着装频繁的向外表达,观察或感受到外界反馈,能够促进我们思考,呈现出更恰当的穿着方式。

获取反馈是对于服装是否适合个人以及场合的最佳验证方法。比如穿去上班的衣服得到了同事的夸奖,虽然本质原因可能是因为穿对了适合自己的服装款式色彩,但大部分人只会因为获得夸奖而喜欢上这套衣服,从而更频繁的穿去更多场合,也会尝试添置类似风格款式的服装单品并使用类似的搭配方式。正确穿着方式被运用多了,会逐渐对自己构建起风格的正确意识。

二、自我着装形象认知的偏差

我们前面讲了服装是个体内在和社会外界之间的链接物,心理学家William Jame理论中提出社会自我及精神自我两个概念[3],我对他的两个概念进行拆分,形成了以下五个自我:精神自我、主观精神自我,社会自我、主观社会自我。

① 真实精神自我:指最真实的自我;②理想自我:期望想要成为的自我即理想中的“我” 主观;③精神自我:我是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即自己眼中的“我”;④ 主观社会自我:主观有意识向外去表达和塑造的自我;⑤真实社会自我:别人是如何认识和看待我即别人眼中的“我”。

以上五个“我”之间往往隔着鸿沟,存在非常大的不一致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真实精神自我、主观精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前的差异。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样子和真实的自我存在误差,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我认知偏差,这也是大部分人找不准自己着装风格的原因。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的气质是女汉子型的,而真实气质却是温婉柔美的,由于这种偏差的存在,她努力把自己往女汉子方面去打扮和穿着,自然没有办法展现出自己的美。解决这个偏差,需要对自己建立准确的形象认知。

还有很多人的理想自我和精神自我存在矛盾。人们往往渴望自己没有的,越是自己不适合的风格,越是想自己成为那个样子,最终在不断尝试中碰壁又总达不到一个理想的形象状态。要解决这个偏差,需要和自己和解,接纳和认可自己该有的样子。

用社会自我的来进行验证,能从较根本的方面解决自我形象着装认知偏差。向外界和向他人征询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扭转对自我认知的误差,帮助自己更为客观的认识自我。

服裝是精神自我向社会的视觉化表达符号,在通过着装形象向外的进行自我表达的时候,大部分人也会出现社会外界收到的信息,与个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不少人的主观社会自我形象和社会自我形象之间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利用服装来传递信息。比如,长相比较显小长甜美的人,在职场中往往容易给人青涩和不够成熟稳重的社会自我形象,而主观却想要表达值得信赖的具有专业感的社会自我形象,但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解决这两者之间差异的方式是,系统学习个人形象管理知识,再根据想要表达的形象,在个人风格的基础上,运用妆发和搭配技巧来进行风格的微调。

只有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达到统一,才能顺利通过服装这个自我表达媒介,达到一种穿着自在且自信状态。

参考文献

[1]浅谈服装行为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J].上海: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2]潘健华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72-148.

[3]WILLIAM J.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1950:78.

作者简介:

贾韵(1988.6.3),女,四川传媒学院,610000,教师,硕士研究生,服装专业,研究时尚与个人形象方向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社会性形象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