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战俄罗斯 国际原油市场重组

2020-04-21 08:53寇佳丽
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定价权减产沙特

寇佳丽

无论如何,2020年的3月份将会成为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特别时段。这个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经过评估,WHO认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为“大流行病”( Pandemic);美联储大幅降息,时隔多年重回零利率时代,且美股10天内出现4次熔断,史无前例:“维也纳联盟”第八次会议谈判失败,国际油价很快出现“史诗级暴跌”。

国际油价谁说了算

维也纳联盟也称OPEC+,即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OPEC产油国之间通过签订限制原油产量而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机制。

3月6日,在第八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沙特未能说服俄罗斯接受“在2019年12月达成的170万桶/天减产额度基础上,再减产150万桶/天,直至2020年底”的提议,会议不欢而散。这意味着,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将于2020年3月底结束,而从4月1日起,OPEC+各产油国将不再受协议约束。

此后,沙特迅速宣布增产并全面降低石油产品价格,国际油价应声而跌。3月9日,美油(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一度暴跌34%,低至27.34美元/桶;布油(Brent Crude Oil,布倫特原油)暴跌26%,至33.49美元/桶。而就在2020年1月8日,WTI报价59.56美元/桶,布油收盘65.77美元/桶。

为什么沙特与俄罗斯谈崩了?为什么6日的会议以后,沙特与俄罗斯的对峙中又出现了“美国因素”?这一切都要从国际油价定价权说起。

作为燃料,石油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没有之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石油的作用日益重要,而其定价权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

1960年OPEC成立以前,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Shell)、雪佛龙(Chevron)、德士古(Texaco)和海湾石油公司(Gulf Oil),也称“石油七姐妹”,依靠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世界主要产油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权,进而垄断了石油生产、销售以及国际贸易等的各个环节,控制了石油定价权。

整体上,这一时期的前期与中期,石油定价权掌握在美国手中;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越来越多的新产油区投入开采,美国在石油定价权上的绝对地位相对被弱化。

1960年,为避免有害的、不必要的油价波动,中东国家成立了OPEC。他们团结一致,通过调整产量、影响供需实现对石油价格的调整,日益壮大。

20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大幅贬值,加上OPEC主要成员国对西方实行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先后爆发。这也标志着,OPEC取得了国际油价定价权。这期间,OPEC的官方定价成为世界油价的基准。

由于OPEC形成了新的资源垄断集团,经常利用产量加减法来制裁对手或者新兴产油国,导致市场逐渐对OPEC失去了信心。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现新油田,填补了市场需求。而西方国家,一方面加强OPEC地区以外的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一方面着手建立石油金融市场,谋求石油贸易的金融化,竭尽全力争夺石油定价权。

直到今天,多元化市场定价体系已经形成,而石油企业与OPEC、非OPEC产油国都有话语权。此外,国际油价还要参考产量、储备、大环境以及国际投资等。

“过去,OPEC还能一家说了算,但现在不行了。沙特可以通过抛售、倾销手段降低油价,却做不到让油价上涨。这样一来,也就不能说沙特享有国际油价定价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教授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俄罗斯为何不再配合

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事实上的领导者,沙特一直试图通过减产手段稳住国际油价。而既然OPEC无法一家独大,自然需要联合其他产油国,好共同行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应对全球石油需求萎缩,沙特提出了150万桶/天的扩大规模减产计划;其中,OPEC国家日减产量再提升100万桶,而非OPEC产油国日减产量再增加50万桶。若计划顺利执行,OPEC+的总减产量将达到360万桶/天。

遗憾的是,出于不同考虑,俄罗斯并不赞同沙特提出的扩大减产计划。

丁隆说:“俄罗斯的立场比较温和。一方面,俄罗斯觉得,在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石油需求已经大幅降低,若在平时,进一步减产150万桶/天或许还可以抬升油价,但现在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时候,OPEC+继续深化减产协议,等于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其他生产商。这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当前,在整个国际石油市场,供应早就超过需求,这个时候减产,其他生产商会迅速填充进来,结果就是继续减产不仅挣不到更多钱,还会丢掉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俄罗斯实际上希望借此机会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而且他们生产的大多数是页岩油。页岩油成本比较高,基本上国际油价在40美元/桶左右的时候,页岩油产业就无利可图了。页岩油产业本身涉及大量投资、贷款和金融资本,油价一旦降下来,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很容易出问题。”

美国页岩油探明储量世界第一。为实现能源独立,美国积极开采页岩油。前期由于开采技术不成熟,产量并不多;2008年,美国页岩油开采技术实现突破,页岩油开采量实现井喷。2014年,得益于页岩油产量的猛增,美国原油产量突破日均900万桶的重要关口,且此后持续增产;目前,该数据为1310万桶。

沙特曾经是美国原油的最大进口来源;而2019年6月份,美国却一度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并非不希望美国页岩油产业遭受打击,“只是限产保价是OPEC的传统思维,一旦油价下降,他们就会如此选择,形成了惯性。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新形势下,OPEC那一套实际上不太好用了。”丁隆强调说。

沙特宣布增产后,俄罗斯也不甘示弱。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也可能会迅速加大该国的原油供应力度。而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将一个残酷的事实拎到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面前,即几乎所有的页岩油钻探再次回到无利可图的境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称,美国页岩油行业在每桶51美元的价格时,就可以为其今年的资本支出预算提供资金,以及还清债务或向股东汇钱。然而如今,WTI距离51美元实在有点儿远。

重组结局不确定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全球石油消费量正在迅速萎缩。3月15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由于旅行禁令、城市封鎖以及大量供应链的中断,全球石油需求受到了全面且严厉的打击。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财务官Brian Gilvary近日指出,疫情暴发导致的经济放缓,可能会使2020年全球原油消费日均减少30万桶-50万桶。

“其实,我们不光要看到俄罗斯不再愿意配合以沙特为首的OPEC,OPEC内部本身也出现了团结问题。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很低,几美元而已。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为了保住或者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沙特有意打压国际油价,因为它觉得自己扛得住,但OPEC内部有些成员国很可能扛不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这样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OPEC网站显示,该机构现有成员国13个,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委内瑞拉。

有分析将OPEC成员国分为四种类型:

财政赤字压力较小且外债偿付压力较小,比如伊拉克、科威特;

财政赤字压力较大但外债偿付压力较小,比如沙特、伊朗;

财政赤字压力较小但外债偿付压力较大,比如利比亚;

财政赤字压力较大且外债偿付压力较大,比如阿联酋。

未来长期,若油价维持20美元-30美元/桶的水平,第三、四类国家将会面临很大的债务危机风险。

可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不断萎缩的大背景下,在国际原油已经供过于求、沙特拉低油价抢占市场、俄罗斯奋勇迎战、美国页岩油产量短暂收缩的综合作用下,国际原油市场格局正处于变动与重组中。

“现在很难说最终局面会如何。以前,沙特也因为页岩油问题和美国较劲,美国挺过来了。沙特产油成本低,不怕价格战,但俄罗斯的产油成本也低。俄专家指出,俄罗斯单纯的抽油成本在3.5美元/桶左右。美国页岩油成本高,可是美国的外汇并不依赖石油,俄罗斯外汇却高度依赖油气能源。”贺文萍这样强调。她还提醒记者,在当前的特殊时期也不要忘记,对于产油国而言,它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基本面也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国对低油价的抗打击能力。

与此同时,低油价对另外一部分国家而言并非坏消息。长期的原油供应宽松会使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能源进口大国处于有利地位。

原油是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之一,每年要消耗大量外汇储备。2019年,中国总进口额高达2.07万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额占比为11.6%,进口原油均价约为65美元/桶。油价降低,有助于中国增加经常账户的贸易盈利,改善我们的国际收支平衡。

截至发稿,尼日利亚石油部长也公开表示,尼日利亚将增加原油产量。

猜你喜欢
定价权减产沙特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错打农药导致西瓜减产咋赔偿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