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桦木科树种的自然分布特性与生态应用

2020-04-21 21:06位劼
乡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辽西地区

[摘 要] 辽西地区处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区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桦木科树种在本区域有鹅耳枥等8种。本文经过调查,系统科学评价桦木科树种在辽西地区的物种与群落特性,如建群种和先锋树种作用、群落优势种作用、群落的自然演替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以及经济林的可开发价值等,进一步提出桦木科树种生态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桦木科树种;自然分布特性;生态应用;辽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 Q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2

1 辽西地区自然气候概况

辽西地区包括辽宁省朝阳、锦州、阜新等地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区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年平均降水在430~540 mm,且多集中于7—9月的雨季,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倍多。冬季寒冷、植物生长季节炎热干燥是影响自然植被的主导因子。

2 辽西地区桦木科树种的种类与自然生长分布

2.1 种类

辽西地区桦木科野生种有8种,分别为鹅耳枥属

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桦木属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坚

桦(Betula chinensis Maxim.)、黑桦(Betula dahurica Pall.),榛属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虎榛子属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

2.2 自然分布

辽西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气候偏湿润,桦木科树种自然分布较多,虎榛子、毛榛、榛常作为优势种,形成灌丛群落;鹅耳枥、白桦,有时为群落的优势种,多为天然次生林的伴生种;黑桦一般出现在次生林内,零星分布;坚桦生长在石粒子上或高山陡坡、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是珍贵稀有树种,散生;辽西北部地区,虎榛子有时也自然生长于阴坡立地条件较好地段,形成小灌丛。总之,作为耐旱的原生乡土树种,这几种树种在辽西山地环境自然生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防护与生态功能。

3 辽西地区桦木科树种物种与群落的特性

3.1 建群种和先锋树种作用

在辽西地区,受季节性降雨、干旱、低温等影响,以白桦、毛榛、虎榛子、榛等为建群种的天然林时有分布。桦木科树种作为先锋树种,为多种植物的生长创造了适宜条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桦木科树种充分发挥出乡土树种的诸多优势,无病虫害,生长良好;乔灌木先锋树种的生长改善了小范围内区域环境,更适于其他耐阴的多种乔灌木及草本植物生长,逐渐实现植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如果立地条件稍差一些,鹅耳枥、千金榆等可生长为小乔木或灌丛[1]。

3.2 群落优势种作用

桦木科树种大多根系发达,如毛榛、榛、虎榛子等,形成天然灌丛后生长茂密。因为受根系营养水肥吸收、光照等的影响,其他乔灌木树种很难在毛榛等灌丛中生长,因此,榛灌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群落稳定性。同时,这种类型的天然群落在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方面具备强大的生态功能,群落优势种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3.3 群落的自然演替作用

天然鹅耳枥林与天然白桦林,群落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构成适应辽西气候条件的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所有植物个体都与环境相适应,体现出“相宜相生”特性;建群种白桦与鹅耳枥适应环境并生长后,竭尽最大可能繁衍扩大自身种群数量,拓展生长根系、光照等空间,达到自身“种群最大化”,形成优势种;群落内所有植物通过生长,根系发育、枯落物增加、光照条件改变、降雨风蚀等,逐渐影响改善土壤结构,涵养自然降雨,达到植物群系对自然环境“适度改造”;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生存竞争后,一些不适应新环境的植物个体逐渐淘汰死亡,适生的蒙古栎、暴马子丁香等幼树更新生长,形成天然次生林,达到植被群落稳定。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

与立地条件相近的非乔灌木同类地块相比,以桦木科树种如白桦、毛榛、榛等为优势种形成的天然群落,不仅乔灌木的种群种类、种群数量较多,而且林下耐阴性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较丰富,如中等耐旱的草本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黄芪(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等有不同频度生长;相似耐旱灌丛主要为荆条[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Franch.)Rehd.],伴生种有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Bunge)Hu ex H. F.

Chow]等,种群数量少;草本更体现出耐旱性,如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兴安天门冬(Asparagus dauricus

Link)等。

3.5 经济林的可开发价值

毛榛、榛、虎榛子等果实富含淀粉与其他多种营养成分,经济价值较高,可适当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在保证其他生态作用正常发挥的同时增加结实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4 辽西地区桦木科树种生态应用措施

4.1 加强封山育林,实现整体生态效益最大化

对辽西地区的荒山荒地,特别是南部地域偏远、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可大面积实施封山育林,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封育区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灌和其他一切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一般10~20 a后即可形成天然乔木或灌木林,使多种原生木本、草本植物自然组合,生态功能互补,实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2]。

4.2 利用自然演替功能,生态修复补植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引进栽植本地乡土树种,如鹅耳枥、坚桦等,与原有植被自然搭配,缩短植被群落自然演替的时间。可以结合适宜的保水措施,用实生苗木栽植;也可以根据不同树种特性,催芽后直播造林。引进栽植密度一般控制在800~1 500株/hm2,视不同立地条件,块状或不规则植苗均可[3]。

4.3 开发经济林价值

选取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对榛类灌丛进行割灌平茬,保证一年生旺枝开花结果数量。平茬在冬季或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划出间隔带,每年割除50%,带宽2~3 m;5月中旬前,及时除掉基部萌蘖,减少树体营养消耗;6月上旬及时疏枝,包括对过密的徒长枝、细弱枝等进行适当疏除;次年早春短截徒长枝、超强枝等,保留侧芽饱满、长短适中的健壮枝为结果枝,实现连年丰产。

参考文献

[1]罗菊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中國林业出版社,2013.

[2]刘洪伟,白瑞兴,魏金杰.凌源野皂荚生物、生态学特性调查与资源利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3(3):83-84.

[3]于大川.辽西地区榆叶白鹃梅的天然分布与生态利用[J].防护林科技,2016(3):92,104.

作者简介:位劼(1983—),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生产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辽西地区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纹饰综述
辽西地区的山杏容器育苗及雨季造林技术应用浅析
辽西地区无花果引种试验
荆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辽西地区的分布和保护利用价值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辽西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