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钢琴教育者艺术修养自我提升的几点思考

2020-04-22 05:59孔令俊
北方音乐 2020年2期

【摘要】传统钢琴作品的授课历来是我国钢琴教学的重点,但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完善与进步,现代钢琴作品也日渐受到重视并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现代作品中新异的音响、复杂的节拍、节奏等都对教师们提出更高和高新的要求,这需要钢琴教师以与时俱进的勇气,努力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而自我提升其实面临很多瓶颈,该如何突破是笔者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艺术审美为切入点,并在寻求钢琴演奏技术新突破和发掘新、老作品等方面,介绍笔者多年的探索经验,供参考借鉴,并期待教育界前辈们批评指导。

【关键词】钢琴教学艺术审美;钢琴演奏技艺;自我提升挖掘新;老作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105-02

【本文著录格式】孔令俊.当代钢琴教育者艺术修养自我提升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20,01(02):105-106,109.

传统美学框架下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是不可绕行之路。18、19世纪的作曲家们用多声的、功能的、色彩的旋律与和声,为人类创造了缤纷绚烂的的听觉世界,如建筑般的逻辑、充满凝重的思索、真挚情感的宣泄、瑰丽的山水画卷等,足够我们穷尽其一生来挖掘——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对现代及当代的艺术成就视而不见或干脆屏蔽之理由。艺术审美的裹足不前,会成为提升我们自身艺术修养及钢琴教学的直接障碍。

一、努力提升自我的艺术审美

20世纪的作曲大师们早已不满足于旋律、和弦以及规整的节奏等传统的艺术表现,他们在改造“听觉”的道路上,已然探索了一个世纪,且成绩斐然:从调性的游戏到彻底抛弃调性的颠覆性改革,开启了听觉艺术美学的新纪元——强调不协和的现代主义应运而生。不协和因素对于多数听众来说晦涩难懂,望而生畏,聆听过程中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多数学生在第一次欣赏、演奏现代作品时也往往紧锁眉头、不知所云,但是当其对现代音乐作品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情况就会好很多。

其实,现代美学意义作品的出现是有着历史发展必然的,音乐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资产阶级的兴起与启蒙运动孕育了古典主义;法国大革命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20世纪上半叶相隔不久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艺术家们深入思考人类命运的同时也全面拓展了艺术的表现手段。正如绘画中的野兽主义把色彩从传统的绘画体系中解放出来一样,音乐界也在进行激烈的变革,用极度夸张的音高、节奏、节拍制造刺耳的声音来表现绞肉般的厮杀、残酷的压迫、扭曲的人性等。梅西安于战俘营里创作的《时间结束四重奏》,勋伯格回顾纳粹监狱犹太囚徒的《一个华沙幸存者》,齐默尔曼的现代歌剧《士兵们》,都可以轻易地触动无论经历与否的心弦。音乐在20世纪100年内紧跟科技的、经济的步伐,跨越式前进: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序列主义、偶然音乐、微分音乐、简约派音乐、电子音乐等派别林立,五花八门,纷繁呈现。艺术的表现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历哲、自然、情感等传统内容涵盖,而延伸至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可抽象、可具象,可上天、可入地,可表现机械、电子、高速公路等进步的文明,也可表现饥饿、贫穷、环境等突出现实问题;不论人文的、非人文的,都可以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作为艺术家或者艺术教育工作者,在21世纪的今天,仅仅秉持传统的美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

美学的提升绝非意味着抛弃传统美学,传统的音乐美学是现代的音乐美学的基础,现代的音乐美学是传统音乐美学的沿革与拓展;新的美学观念有助于我们获得新的审美体验,一些无法接受的声音变得很容易理解,那么在聆听、演奏近现代或当代的音乐作品时就未必会抓耳挠腮了,进而可以有所在分门别类的现代音乐作品中有所选择地尝试一二或深入探究。

二、寻求钢琴演奏技艺的新突破

近现代以及当代的作曲家們为了追求音乐的革新,在积极的探索道路上不遗余力且卓有成效。他们不但为听觉艺术开辟了新的美学领域,也引领后来者在创作思维上发生转变。非传统的音数思维、音序思维、音群思维、微型思维,都为演奏者带来了头脑风暴,新锐的钢琴语言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开发。钢琴演奏者可以从20世纪的大师们创造的每一个绝非“凡响”的音乐瞬间中感受到由于音高、节奏的变换莫测所带来的弹奏上的全新挑战,体验技术提升的真正的获得感。

当然,我们不苛求自身的审美或演奏技术与现代主义大师们全面“接轨”,每一位作曲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演奏技巧。适当地选择一些现代作品进行学习和研究,对钢琴教师的自身技艺的提升而言,会有诸多裨益。

笔者挑选了几个精致的音乐片段提供给读者,共同探究其中的精妙。如意大利作曲家达拉皮科拉的钢琴独奏曲《对位练习之(二)》(前四小节):

这是一首用十二音技术创作的作品,作品节奏丰富,休止符、装饰音随处可见,音程跨度大,时而连贯、时而跳跃。值得注意的是,右手是以半拍时的值差倒影模仿左手。这个片段对于演奏者而言难度不是很高,但要精确地表达却绝非轻而易举,着实考验演奏者的反应速度。

再比如匈牙利简约派作曲家利盖蒂的《匈牙利摇滚》片段。这个作品独特之处之一在于其对传统意义的复拍子创意性改造:左手以2+2+3+2的方式组合9/8拍子演奏固定低音和弦,每4个小节一组往复循环;右手则在此背景下,不受拍子组合限制,在由简入繁的发展过程中,与左手形成对峙:

类似的拍值的重新加工,我们可以在其他作曲家的诸多作品中发现。利盖蒂在1985年创作了6首钢琴练习曲,每一首都独具特色。比如第一首(Etude1:Desordre),初看乐谱的左、右手似乎是建立于双调基础之上,在这里我们不能以传统的“调性”来解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全曲的左手是建立在“五声”全黑键的基础之上而无白键,右手则是建立在“七声”的基础之上而无黑键。

这首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作曲家以3+5(5+3)的方式组合成4/4拍子,双手同步进行,行进过程中却在第4小节末尾处,右手比左手减少半拍,从而变为(7/8)的拍值,也因此造成左、右手小节线错开半拍。4小节一组的节奏每循环一次,左手的小节线便比右手多错开半拍。这种有趣的弹奏方式对于演奏者而言着实难度不小。

现代音乐的创作关键在于节奏,节奏是现代音乐的灵魂与核心。我们可以从本土作曲家孔令伟的钢琴独奏新作《松吟组曲》之第二乐章《鸣蛉》的片段中感受到异于传统的节奏处理:多层次的非对称结构,重拍的非重音处理,微时值、微止符、微音型等现代的节奏处理方式。

当代钢琴演奏开发了许多新的非弹奏方式的钢琴语言,如:根据音乐表现需要,采用刮、划、抹、按、压的方式,在键盘上制造音流或音块;使用手指拨奏琴弦制造非常规音色;通过敲击琴板或琴体制造非琴弦音色等。也有作品为了极其特殊的表现需要,要求演奏者在华丽炫技的同时,还要伴之以声嘶力竭的“呼喝”及“呐喊”,达到人琴合一的效果。由于现代作曲和钢琴演奏的流派众多,笔者在此不一一例举。

关于可听性的问题很容易让人陷入误区,并非现代意义的作品都充斥着不协和(当然不排除这其中有许多哗众取宠的充数之作),有些作品还是具有相当的可听性的,甚至充满震撼的力量。在现代钢琴艺术的钻研与教学过程中,如果有针对性地涉猎合适的流派及代表作品,相信我们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以匠人的精神发掘并探究“老、新”钢琴作品

我国的钢琴作品,自赵元任的《花八板与湘江浪》、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经几代作曲家探索至今,走过了一个多世纪。作品内容虽无西方系统,但风格各异,几经传承后已精品林立成为经典,在当代钢琴教学中不可或缺。201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依据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出版发行了一套《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汇编了我国作曲家们的“探索之作”和“呕心之作”。

当然,“百年经典”也有未能惠及之处,其中所选编的作品大多为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那些非代表性的作品就需要钢琴教育者以“匠人”的精神去探究和发现——同时这也是教育者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马思聪先生除了创作有交响乐作品外,还创作有钢琴作品若干;江文也一生创作了33首钢琴作品;汪立三先生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钢琴作品创作领域;我国交响乐创作最多产的福建籍作曲家郭祖荣先生,在钢琴领域也达41部独奏曲、协奏曲的总量,等等不一一例举。在这其中,有些作品虽被发掘出来,经研究,在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杂志上发表了学术成果,但仍处于乏人问津的状态,并没有引起钢琴教育界的足够关注。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王西麟先生的钢琴组曲《晋风》,这是他创作的不多见的钢琴独奏作品。该作品共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极具浓郁的地域风格以及作曲家深深的个人情怀,该曲完成于1998年,成功首演后直到2014年才又再次登上舞台被重新演奏,被“雪藏”了16年。

老一代作曲家在汲取民族音乐语言的精粹上堪称楷模,他们同时也将西方的写作技术兼收并蓄;作品能融民族情怀、浪漫气质于一身,更有不懈坚持者甚至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吸纳一定的现代主义,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年輕一代新成长起来的作曲家们更容易为中国钢琴曲库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很多学术期刊、各大音乐学院学报等都为新人、新作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部分刚刚从音乐学院走出来的学子,或非科班出身,因缺少展示机会较少引起业界注意,但这并未妨碍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反而少了些名利与浮躁,多了些品质。民族经典中新、老作品的推动离不开钢琴演奏及钢琴教育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助力。

四、结束语

现代音乐在西方已经走近百年,而当代音乐的现代主义创作在我国方兴未艾。在我国钢琴艺术领域,只钟情于传统美学观念的演奏与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新的美学观念带来的创作上的技术革命与演奏上的头脑风暴正检验着我们每一位作曲家与时俱进的勇气与能力;本土具有历史沉淀意义的老作品等待着被发掘,青年作曲家中的新人新作需要呵护式推广,对于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一方面是责任担当且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是艺术修养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安德烈亚斯·魏玛,陈莹,译.拉赫玛尼诺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约瑟夫·班诺维茨,朱雅芬,译.钢琴踏板法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3]罗伊格·弗朗科利,杜晓十,檀格胜,译.理解后调性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魏廷格,李明俊,许民.中国钢琴名曲曲库[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