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2020-04-22 05:59叶静雯
北方音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歌乐段音色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多以介绍创作背景、听辨主题旋律、哼唱主题旋律等传统方法就草草了之。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和方式缺少思考和实践。多元化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欣赏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多感官感受音乐,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欣赏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163-01

【本文著录格式】叶静雯.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五年级下欣赏课《对花》为例[J].北方音乐,2020,01(02):163,165.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将多种方式进行组合,让学生在老师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下多感官去感受音乐,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欣赏教学是以老师讲解、学生听为主,老师看不到学生内心的反应,很难去测量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程度。所以,欣赏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本文通过创设生活场、插入情景剧、聚焦问题链和搭建多元展示平台四个方面,以欣赏课《对花》一课为例,谈谈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场,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片段一】导入环节

1.引对花

师:同学们平时对花的认识有多少?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花吗?

2.唱对花

(1)节奏问答:

(2)对唱问答:学生对花会有一些了解,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我问了学生们对花的认识有多少,并带了一束花到课堂,让学生猜猜花谜、说说花名和花语,最后还把花送给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特别兴奋。

导入环节将“节奏”和“旋律”贯穿于“猜”的环节,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并为学生学唱河北民歌《对花》和欣赏管弦乐版《对花》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片段二】欣赏环节(1)

律动感受,随音乐做“花儿绽放”律动。在欣赏感受第二乐段时,我设计了“花儿开放”的律动,通过律动表演再次感悟作品的变化,让学生变身为花园里的花朵,亲身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和乐器的音色变化,从一朵一朵花儿绽放到一片一片花朵的开放,最后展现出一望无际的花海,沉浸在音乐情景中,感受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二、聚焦问题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

力度的大小、音乐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疏密、旋律的上下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它们不同的表现意义。因此,每一首音乐作品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聆听音乐之前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一层层剖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段三】欣赏环节(2)

1.在设计唱对花环节时,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感受旋律,提出了以下问题:

(1)听琴声,问句和答句的旋律在情绪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呢?

(2)这样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谁能取个名字呢?

2.在听辨“对花”乐器的音色时,提出了以下问题:

(1)听听什么乐器在问?什么乐器在答?

(2)他们音色有什么区别?音乐展现的怎样的场面?

3.在聆听第二乐段主题音乐时,提出了以下问题:

(1)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不同场景?

(2)三次旋律相同,但是又有变化,我们来听听有什么变化呢?

从简单的情绪问题入手,再到听辨乐器音色、想象不同场景,最后对比聆听三次旋律的变化,问题一个接一个,从简到繁,从局部到整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随之加深,鉴赏能力随之增强。其中,在学生给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取名字时,出现了两种答案:对歌和对唱。音乐体裁是对歌,演唱形式是对唱,在厘清两个概念的同时,学生对对歌和对唱这两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深刻印象。

三、插入情景剧,激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直觉感受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里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全感官沉浸式体验。情景式听觉系统,从体验到感知再到认知,一步步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和这些音乐要素的组成规则。富有情景的聆听和感受,可以使抽象的乐曲更接近学生接受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创设不同情景,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主聆听和感知音乐作品。

【片段四】感受环节

1.初次完整聆听,观赏百花园

A主题:赏花。配图为一朵朵鲜花缓慢开放的动态图。

B主题:百合花静静开放。配图为百合花向不同方向缓慢开放的动态图。

尾声:采花。配图为人群融入花海的远景图。

在赏花过程中播放管弦乐版本的《对花》,感受乐曲旋律及情绪。当不同主题出现时,分别配上不同类型的图片,使学生初步形成主题和结构印象。

2.聆听第二乐段,画旋律花朵,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及力度变化

根据音乐的变化画出三朵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花朵,让学生从中感受力度的变化;通过线条粗细变化和色彩变化感受管弦乐音色的变化及对整个音响效果的感知,以直观带动想象,从具象到抽象,化繁为简。对于能力强的一点学生还可以通过表格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乐器音色、情绪等音乐要素作对比。

四、搭建多元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音乐素养的提高,给学生搭建多元展示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多元展示平台会让学生从中聆听美、感受美、展现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片段五】展示环节

1.模拟对歌场景

师: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对歌的场景。来,请这边同学来问,这边同学来答,全体起立。通过男女生对唱,一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民歌体验环节中,了解“对歌”的特点,二是熟悉和感受民歌《对花》的旋律并加深记忆。

2.模拟乐团演出场景

本课让学生来担任管弦乐团的演奏家,老师担任指挥,通过分组模拟演奏双簧管、长笛、短笛和小提琴四种乐器,分辨四种乐器不同演奏姿势和音色特点。最后完整聆听管弦乐《对花》通过播放视频,呈现一个模拟音乐厅,营造现场氛围,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整体音乐形象,并对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进行巩固,第一乐段再现强化了旋律记忆,感受三段体的结构,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五、小结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不是单靠听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欣赏教学需要突破传统欣赏课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将听、唱、奏、演甚至跨學科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梯度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之美。

作者简介:叶静雯(1993—),女,汉族,浙江杭州,二级教师,本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听涛小学,研究小学音乐。

猜你喜欢
对歌乐段音色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对歌趁年青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视唱练耳与钢琴
民俗活动中的“聚戏”对非遗保护的思考
对歌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跳跳龙失踪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