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2020-04-22 05:59刘虹雨
北方音乐 2020年2期

【摘要】在西汉与魏晋这两个特定的背景下诞生了两部对儒家思想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和《乐论》。正是由于动荡的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交流与融合。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思想发展现状不一等情形下,两部各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优秀论著在内容上一定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出发,立足于两者的理论观点,对它们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对比。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乐论;音乐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253-01

【本文著录格式】刘虹雨.浅析《声无哀乐论》与《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J].北方音乐,2020,01(02):253-254.

一、嵇康及《声无哀乐论》的成书背景及主要美学思想

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创作编写了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这一时期是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动荡的年代,国家战乱频繁,人民的生活不安定,大量的思想与音乐也在这样的混乱环境中快速地相互融合与交流。当时在魏国统治阶级的内部,司马氏和曹氏正在进行着极为激烈的政治斗争,司马氏想假借禅让之名夺取曹氏政权,因此他一方面歼灭曹氏的同党,另一方面又手握军权,拉拢名士,从而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面对两两党之争,嵇康选择支持曹氏而极力排斥司马氏一党,由于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的性格造就了最终被司马氏杀害的悲惨结局。

《声无哀乐论》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写,其中用“东野主人”指代自己,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对话之间阐明自己的音乐美学观点。

(一)“心有声,明为二物”

“心有声,明为二物”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哀乐是人们本身内心所存在的情绪与音乐本身无关,二者并无直接联系。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指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这说明了这些情绪都具有自己的属性和规定性,而不能作为所“接”之物本身的属性。

(二)“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

“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这一观点表明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不存在任何的关联,嵇康认为音乐和情感是两个独立的客体,不会互相影响。其中“和声无象”指的是音乐没有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哀心有主”指人的情感是原本存在的。音乐对于人的情感具有激发的作用,而人的情感占主导地位。“音乐即为情感”“音乐为情感的集中表现”等音乐美学思想,他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割裂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只是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然乐之为体以心为主”

嵇康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认识是建立在“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基础上的,音乐在移风易俗这一方面的功能主要是决定于人的内心本身是否平和;在另一方面,嵇康也强调了人内心在音乐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他从中表明了音乐只能够在人的内心平和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养身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对于“移风易俗”这一功能,嵇康在《声无哀乐论》是这样定义的,他写道:“诚动于言,心感于和,风俗壹成,因而名之”,这表明了人的内心情感被歌词所感动,内心的情感会被和谐的音乐所感染,这也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乐记》的成书背景及主要美学思想

“《乐记》是以《声无哀乐论》作为参考素材,并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以来儒家音乐理论资料,同时借鉴了其他学派的部分理论,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增添了《声无哀乐论》中未曾论述的一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由此看出,《乐记》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的。

西汉时,政治上全国大一统,阴阳学派和道家的思想他也逐渐萌芽并开始同儒家思想相融合。《乐记》便是阴阳学派思想同儒家学派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这也是我国在音乐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著作。

(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乐记》中首先论及了“音声”同“心”以及“心”同外物的关系。“音声”具体指的是音乐自身的音响运动形式。“心”的内容是人与外界事物接触后所产生的各种情感。

(二)“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儒家思想与阴阳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提出了音乐体现宇宙和谐特征的观点,这完善了对音乐内涵的定义,一方面音乐具有客观性,它能够体现人心的情感;另一方面,音乐又有着主观能动性,能够体现宇宙和谐的状态。

具体来看“天人合一”的思想,《乐记》中提出音乐的“度数”与阴阳相通,乐音的运动就是一种“气”的运动,因此,音乐能够感化天地,音乐的“度数”又是与五行相通的。

(三)“声音之道,与政相通矣”

《乐记》还对音乐的功能进行了论述。《乐记》指出:“审乐以知政”的观点认为音乐能够决定国家的兴亡,政治的发展。《乐记·魏文侯篇》中提出:“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其中“纪纲”指的是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下的三綱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

三、《声无哀乐论》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乐记》是两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音乐美学著作,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思想主张上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乐记》又是仅此于《声无哀乐论》而出现的,在内容上又同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者的思想主张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一)音乐本源问题上的差异性

《声无哀乐论》相对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的起源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追求着精神世界的超脱与自由,他否定了虚伪的“名教”,认为声是随着世间万物而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乐记》指明了音乐是由人的内心情感而产生的,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内心的情感。

因此,《声无哀乐论》在这一问题上割裂了“声”与“心”的关系,而《乐记》则揭示了两者的共生关系,认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音乐特征问题上差异性

其关于音乐的特征问题。《声无哀乐论》更加着眼于音乐的本质,察觉出了音乐在内部结构上的高低变化、轻重缓急的变化运动。该著作中的“躁静”观点便阐述了“音声”能够“发滞导情”这一功能。《乐论》关于这一问题指出“天人合一”“德音之谓乐”的观点,强调了音乐中蕴含了天地五行以及道德伦理,这一观点也使得其思想走向了荒诞和神秘。

(三)音乐社会功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在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这一问题上,两部著作的主张和观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

首先,它们都认识到了音乐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但是它们在音乐实现这一社会功能的实施途径上有所不同。其中,《声无哀乐论》主张“然乐之为体以心为主”,以平和之聲为其外观形式的平和之心来移风易俗。具体来说,就是拥有平和内心的人在被和谐的音乐所打动之后对其的日常生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心”“声”的关系基础上的。而《乐记》则过分地夸大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深受阴阳学的影响,将五行与政治相关联,认为音乐能够影响国家的兴衰。另外,强调音乐与“德”“礼”的联系,认为将“礼”“乐”两者相结合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能够影响人的思想道德。

因此,《声无哀乐论》在这一问题上割裂了“声”与“心”的关系,而《乐记》则揭示了两者的共生关系,认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参考文献

[1]修海林.古乐的沉浮[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黄敏学.中国音乐文化史[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虹雨(1996—),女,苗族,湖南怀化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