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需求视角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策略分析

2020-04-22 20:26张涛陈志顺曲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回收

张涛 陈志顺 曲红

摘要: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绿色产品社会认同感的加深,制造企业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供应链管理中,进行绿色环保的产品生产和回收再制造。针对该需求,研究了消费者绿色需求引导下制造企业业务方式的变革,从生命周期角度设计了企业的绿色电子产品设计系统、生产制造系统以及回收再资源化系统,并且从加强政府领导管理、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及公众监督力度、加强制造企业绿色化运作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子产品绿色生产、回收和再制造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绿色需求;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

一、引言

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废旧电子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在回收处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其报废和遗弃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

“十三五”是我国建设经济和文化强国的关键阶段。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行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据统计,2016年我国回收利用的废旧电子产品(包括进口)达700万吨,已纳入我国目录的14个品类的电子电器产品废弃量在2017年达到了1164万吨。预计在2031年,电子产品的废弃数量将达到516亿台。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子产品报废、遗弃数量及其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任务十分艰巨。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集中力量解决的是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过程中的资源回收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改善两大问题,从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开始,将环境质量作为重要考察指标渗透至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整个链条。同时,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等倡议的提出,消费者也越来越关心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并且更青睐购买绿色环保的再制造电子产品。在资源回收效率与环境质量提高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废旧电子产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建立规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系统,提高回收效率及全社会福利,政府为顺应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生产型企业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再制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绿色回收与再制造、提升环境质量的新要求与新政策的号召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需要从环境治理的新角度来转变废旧电子产品的生产、回收、再制造策略,强化技术驱动,实现资源循环使用及环境保护的转型发展,使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更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从而在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双重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整个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废旧电子产品的环境治理概念,分析在消费者绿色需求下生产型企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新思路。首先,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相关利益方、回收体系建设、回收主体和回收渠道選择,以及逆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方式;其次,考虑制造商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根据当前消费者对设计环保、使用无害的绿色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绿色需求引导下从整个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设计了绿色电子产品设计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回收再资源化系统;再次,从政府领导、制造企业主导运作、消费者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子产品绿色生产、回收和再制造的政策建议。

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情况综述

回收再制造业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产业方面,比传统制造业发展得更快并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其中一大原因是这些电子产品具有巨大的再利用价值。[1]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天然材料的短缺,电子产品中可重复使用的部件、可回收的贵金属以及一些便宜的材料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2]然而,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若不经过正规的回收处理,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研究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相关利益方及回收体系建设

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指的是从人们产生电子产品的需求开始,一直到其使用报废的全过程。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相关利益方和回收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方主要有政府、制造商、废旧电子产品拥有者、零售商、消费者等。政府是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过程中的责任主体,Tong等采用定量化方法,估算了市场化回收体系下废旧电子产品的省际流动格局,揭示了政府干预的物质流影响效果[3];Wang等通过分析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体系中各利益方的责任以及EPR系统在日本、德国、瑞士、中国运行的物质和经济机制,探讨了EPR基金政策与其他政策的耦合关系[4],对WEEE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相关利益方对回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回收后的废旧电子产品需要经过拆卸变成零部件进行再制造的特点,Wang等以废旧家电产品为例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中心和消费者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和最优化决策理论来分析企业运营管理的决策,得出在不同回收方式下价格策略的制定取决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这样的结论[5]。同时,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Shu等认为消费者偏好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策略的制定、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实现及整体利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6]。在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张涛等认为参与者的不同决策行为会对回收过程和回收效率产生影响,对产品回收过程中收益分配关系的讨论能够进一步优化相关利益方与政府的决策行为[7]。目前,我国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系统及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系统中,回收商回收策略的制定需要政府政策引导,或者政策激励,具体来说,政府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和刺激回收企业的回收行为。

(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主体及回收渠道选择

在回收主体以及回收渠道选择方面,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制造经历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绿色生产和废旧资源再生化的历史性变革,经历了环境责任演变的三个阶段。[8]第一个阶段是在传统模式下,生产企业即制造商只负责生产而不承担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责任,忽视了废旧电子产品报废和遗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第二阶段是在认识到传统电子产品生产模式的弊端后,政府利用行政管理工具以及回收补贴等方式要求电子产品生产厂商进行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9],但生产企业从成本—效益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环境规则视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通过各种手段权衡成本和效益来逃避环境保护的义务;第三个阶段则是真正意义上以保护环境为主的绿色生产、绿色回收阶段,该观念在国外已然盛行,但目前在我国的实践还较少,有待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

目前国内外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系统主要有三种回收渠道,如图2。第一种是由制造商直接从消费者也即废旧电子产品拥有者手中进行回收,第二种是制造商委托零售商进行回收,并支付一定报酬,第三种是制造商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帮助其进行回收。[10]但是从我国目前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情况来看,尚存在很大的资源回收潜力,生产企业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策略的制定上亦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逆向供应链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观念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也不断推出新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鼓励生产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产品。[11]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在传统正向供应链基础上向正、逆向供应链并行的闭环供应链体系转化。闭环供应链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给社会带来生态环境效益。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逆向供应链的早期研究中,研究主体一般限定于供应商和零售商,不涉及到制造商。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逆向供应链也成为了闭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学者们主要研究了逆向供应链的网络设计、信息管理[12]、库存管理[13]、路径优化[14]以及产品管理[15]等,研究主体也扩大到了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反向链条和研究体系,但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优化以及效率提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总体来说,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方式及回收再制造过程的相关责任划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影响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因素中,政府政策引导、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消费者环保意识及消费偏好是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水平,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回收再制造策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通过合理有序的回收策略促进废旧电子产品再制造,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需求视角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策略

通过对我国目前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方式、体系、渠道以及资源使用现状的分析发现,企业在积极改变生产策略,转向绿色生产,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传统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如图3所示,从供给侧出发,回收再制造系统的相关参与方根据主观预测来制定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以及销售策略。但消费者即废旧电子产品的拥有者放弃废旧电子产品的意愿并不确定,也就导致回收商在进行回收时产品来源、数量不确定,为了维持企业生产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回收商和再制造商的策略制定就要受到消费者行为的约束。更进一步,由于原材料的来源不稳定,导致产品生产的数量也不稳定,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与当期产品的需求数量会出现不匹配,造成產品滞销或者脱销的情况。

(一)绿色需求出发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基本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实证研究及实践检验发现,企业自身对改善环境的行为的投入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收入水平。同时,已有的研究证明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行为,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可持续和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流行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考虑购买环保型产品。由于再制造产品的外形、效用和性能等与新产品并无太大差别,因此关注环境的绿色消费者们更愿意为可持续产品付费。显然,生产企业若从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和再制造,可以显著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并体现出企业及其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因此,在低碳背景下,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偏好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将是显著的。根据当今市场的变化趋势,企业应当考虑重新设计电子产品及其销售、回收的过程,从而对具有可持续性产品需求的消费者产生购买吸引力。

从消费者绿色需求出发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首先应当使制造企业对绿色生产、回收、再制造、销售等有新的认识,真正意义上抛弃原来“只生产、不回收”的成本为先的观念,主动实施绿色战略;其次,制造企业也应该开展电子产品绿色生产的技术研发,使用绿色技术和工具进行生产制造。因为电子产品一旦进入到市场,就很难对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作用了,甚至连基本的不污染环境可能都无法保证,因此,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上就应该考虑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制造出合格的可回收的电子产品。

(二)基于绿色需求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实施框架

从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不能等产品对环境造成污染了再去治理,而应该从源头进行预防,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为主线,使其贯穿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接受并以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理念来对待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在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角色是担任绿色电子产品整个供应链链条上游—下游—上游间信号传递的媒介,同时负责整合和监督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绿色责任,是实现消费者绿色需求引导下的电子产品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基于绿色需求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系统范围的界定,是研究消费者绿色需求引导下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基础,该供应链实施框架以制造商为主导,主要参与者为零售商、消费者、电子产品运输商等,各个参与方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其中,在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制约下,制造商主要负责在闭环供应链的源头即起始点领导绿色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回收;零售商主要进行绿色电子产品的销售以及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消费者购买制造商所生产的绿色电子产品和经过回收、再资源化处理的再制造电子产品,以及担任绿色需求引导下整个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口碑传播者和产品质量提升的发出(要求)者,对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等有重要作用。

从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基于绿色需求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实施过程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系统,即绿色电子产品设计系统、绿色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系统、绿色电子产品回收再资源化系统。下面对三大系统进行详细论述。

1.绿色电子产品设计系统

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从源头解决电子产品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电子产品的绿色性能,首先要从产品设计阶段入手。

制造商在进行绿色电子产品的设计时应当以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作为指导思想,将绿色化思想融合至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使用、回收处理、再制造等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主要环节。具体来说,绿色电子产品设计系统主要包括了电子产品绿色材料的选择及管理、易于拆卸的结构设计、可回收性及可再生性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等,如图4所示。

首先是电子产品绿色材料的选择和管理,首选新型绿色无污染材料、无毒无害材料、低能耗材料、可回收利用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以及可再生材料。产品设计环节绿色材料的选择对于电子产品的绿色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选择消费者满意的绿色材料对于降低产品能耗,改善生产和回收环节的环境问题亦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电子产品的易于拆卸性、可回收与可再生性、环境友好型设计,由于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可再利用组分和材料,如各类贵金属和普通金属,对其进行部件的可拆卸设计及材料的可回收设计,能够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也可以减少由于废旧电子产品器件的不合格处置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液和废渣,减轻环境污染。在进行电子产品结构设计时,从环境友好的目的出发,在不增加产品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产品的造型和结构,缩小产品尺寸。

2.绿色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系统

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经历三个过程:集成电路生产、印刷电路板生产、印刷电路板装配和电子器件组装。传统的制造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且会产生对人体具有危害性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因此有必要依据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案,对以上三个生产过程采取绿色化处理措施,如图5所示。

首先制造商在生产集成电路和印刷电路板时需要从传统的生产工艺向新型绿色化生产工艺过渡,采取改进旧工艺、推行新工艺的生产制造策略。传统生产工艺可以采用绿色优化技术进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处理,例如: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元器件进行清洗,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可考虑改良用水系统,实行循环用水工艺,从而减少水的消耗量;虽然电子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总量不大,但种类繁多,且其中一部分是有毒物质(如铅、汞等),这些材料使用后的不恰当处置极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因此,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要全面推行无铅化处理,选用符合环境标准的元器件,同时,基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以及自身健康的考虑,生产过程中应寻找无毒的替代性材料,以减少对工作人员和使用者的健康威胁与身体伤害。

制造商对新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發时也需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多研发一些节能、节材、少排放、少污染的绿色工艺,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3.绿色电子产品回收再资源化系统

从绿色需求出发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资源化系统主要回收功能性的元器件和各类材料。制造商作为领导者,组织各零售商进行产品回收,同时,在回收时根据废旧电子产品的质量进行评级并给予消费者可接受的回收价格,以提升消费者回收废旧电子产品的积极性。

对回收的电子产品进行再资源化处理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产品较新、质量较好的废旧电子产品可以进行整机修理翻新,或者拆解出功能完好的元器件,用作新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备用件或修理配件;电子产品芯片和电路板中的贵金属、贱金属、钢铁等,都可以通过拆解分离进行回收再资源化处理;以塑料为外壳的电子产品可将废旧塑料再加工做成日常生产用品,例如镜架、包装物等。

制造商在进行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时不仅要关注拆解回收的电子产品数量,更应该建立相关的回收评价体系,对回收方案、回收再制造过程的环境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回收再制造工作满足绿色化要求。

四、废旧电子产品绿色回收再制造的政策建议

电子产品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绿色发展对于平衡生产力进步和生态环境质量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目前电子产品绿色生产和回收再制造工作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该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制造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电子产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发挥领导作用

首先,政府方面应完善制造商负责绿色回收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法规建设、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以及监管制度建设,明确消费者手中废旧电子产品上交的单位和机构,并及时关注制造商对整个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处理情况,对不合格环节进行行政处罚和公示。

其次,建立行政管理协调机制。在制造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回收、再制造过程中,成立由环境保护部门领导,商务、质检、工商等多部门协调的工作小组,共同推进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生产、回收和再循环。

再次,政府应尽快出台与制造商绿色生产制造、绿色回收相配套的补贴优惠政策,给予制造企业相应补贴和激励,重点扶持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工作的开展。

最后,加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宣传工作,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普及环保知识以及宣传电子产品随意处置的环境危害,呼吁群众将废旧电子产品交给正规渠道和企业,不要随意丢弃,也不要交售给小作坊等不合格单位回收处理,并且建议消费者优先购买绿色制造的电子产品。

(二)制造企业实施绿色化运作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制造企业应根据绿色需求在产品设计、生产、回收、再制造环节引入环保理念,选择绿色、无毒害、易拆卸的环保材料,使得产品回收处理时产生较少的危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次,制造企业应该规范电子产品回收渠道,进行绿色化回收再制造。当前制造商对于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尚存在正规回收渠道狭窄、非正规渠道盛行的情况。因此制造商应积极拓宽回收渠道,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零售商、售后服务机构等部门的绿色回收责任;积极开展有偿回收和以旧换新业务,提高消费者交售废旧电子产品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行。

再次,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学习国外电子产品的绿色制造和绿色回收再制造工艺,提高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效率和技术水平。一方面,制造企业可定期组织到国外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国外绿色制造和回收处理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可积极参加电子产品绿色制造的學术交流活动,引进绿色处理设备,加强国内外同行的技术协作。

最后,制造企业应该协调政府对废旧电子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补贴,并且在回收过程中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大部分消费者选择闲置手中电子产品,一是因为制造企业未对消费者所放弃的废旧电子产品提供相应补贴,二是因为部分电子产品中含有用户隐私信息,消费者担心回收工作不彻底,个人信息泄露。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和制造商协调,制定出统一的回收补贴政策,规范回收处理工作,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做好绿色回收工作。

(三)消费者增强参与度

首先,消费者应增强环保意识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意识。虽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自身健康和环境角度考虑更加倾向绿色环保的电子产品,但受限于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大环境,许多消费者仍然回收意识不强,也没有完全认识到电子产品废弃所产生的危害,所以消费者应多关注政府对于电子产品绿色生产制造、绿色回收的相关政策和宣传,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购买符合环保标准的、正规制造商生产的电子产品,使用过后通过正规途径交售废旧电子产品。

其次,消费者应行使好公民的监督权,对制造商是否绿色生产、绿色回收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购买再制造电子产品时,消费者应关注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再制造环保标准,对于不合格再制造品可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行使消费者权利,以督促制造企业提高生产和再制造的质量。

五、结论

本文主要从绿色需求的视角分析了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绿色回收再制造策略,以电子产品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制造—绿色回收再资源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电子产品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污染情况,对废旧电子产品逆向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探讨,总结了绿色需求对制造商绿色生产和回收的影响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策略。笔者认为,由消费者绿色需求逆向倒推至企业的绿色改造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还可以提高绿色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绿色需求下的企业行为,但在绿色处理专业化技术层面的研究尚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更加详尽的规划。

参考文献:

[1]Nnorom I C, Osibanjo O. Overview of Prospects in Adopting Remanufacturing of End-of-life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0,1(3):328-338.

[2]Grant D B, Banomyong R. Design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and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for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2010,22(2):232-246.

[3]Tong X, Wang T, Chen Y G, et al. Towards an Inclusive Circular Economy: Quantifying the Spatial Flows of E-waste through the Informal Sector in China[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8,135:163-171.

[4]Wang H D, Gu Y F, Li L Q, et al. Operating Model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7,127:159-167.

[5]Wang J M, Ou S M, Li S L. Pricing Strategy for End-of-lif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with Remanufacturing under Joint Recovery Mod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17,10(5):76-83.

[6]Shu T, Liao H, Chen S, et al. Analysing Remanufacturing Decision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in Uncertainty of Consumer Preferences[J]. Applied Economics, 2016,48(34):1-20.

[7]张涛,郭春亮,卢宝周.考虑公平偏好的产品回收策略[J].系统管理学报,2016,25(3):806-820.

[8]Schaefer A,Harvey B. Stage Models of Corporate greening: A Critical Evaluation[J]. Business Strategy & the Environment, 1998,7(3):109-123.

[9]呂肖东,丁浩.政府协同视角下废旧电子产品跨区域治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25-29.

[10] Wang N, He Q, Jiang B. Hybrid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with Competition in Recycling and Product Mark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8.

[11]Esenduran G, Kemahlioglu-Ziya E, Swaminathan J M. Take-Back Legislation: Consequences for Remanufacturing and Environment[J]. Decision Sciences, 2016,47(2):219-256.

[12]Yang T J, Fu C, Liu X B, et al.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Recovery Information of Reusable Containers[J].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2018,35(1):266-292.

[13]Moubed M, Mehrjerdi Y Z. A Hybrid Dynamic Programming for Inventory Routing Problem in Collaborative Reverse Supply Ch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2016,29(10):1412-1420.

[14]Shi Y, Nie J, Qu T, et al. Choosing Reverse Channels under Collection Responsibility Sharing in a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with Re-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15,26(2):387-402.

[15]Kuik S S, Kaihara T, Fujii N. Product Recovery Configuration Decision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J]. Procedia CIRP, 2016,41:258-263.

责任编辑:韩国良

猜你喜欢
回收
探析供应链管理中回收供应链的课程设计
TFT玻璃研磨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设计
浅析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
关于调试现场隔离与隔离钥匙的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废料回收问题研究
国内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现状研究